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PICC导针器型号与血管深度不匹配的穿刺处理方法

2019-01-04

医药前沿 2019年36期
关键词:塞丁格导针置管

邓 婷 刘 阳

(1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湖北 神农架林区 442400)(2宜城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湖北 襄阳 441400)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中已广泛使用[1],它不仅可降低化疗过程中外周静脉的损伤,还可为患者减轻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2]超声实时引导下置管有效的保证了置管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3]。本文通过2016年6月-12月36例置管患者,因血管深度与导针器型号不批配而导致的穿刺失败情况,进行分析并查找学习不同穿刺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1月-7月,在本院因治疗需要PICC置管的132例患者中,选取47例,其中男性病人26人,年龄在23~68岁,平均年龄为42.6岁;女性病人21人,年龄在23~59岁,平均年龄为40.3岁。

1.2 用物准备

巴德血管超声仪、塞丁格穿刺套件、一次性无菌穿刺包、导针器套件、三向瓣膜4F PICC导管、消毒液、2%盐酸利多卡因1支、20ml注射器2支、1ml注射器1支、一次性头皮针、留置针、0.9%生理盐水100ml。

1.3 方法

1.3.1 置管前评估 PICC置管前评估是整个PICC导管顺利置管、正常使用、安全留置的初始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4]。

1.3.2 血管选择与穿刺部位 血管选择:首选贵要静脉,其次肱静脉[5,6]。穿刺部位:首选右侧上臂,避免选择乳腺癌术侧。此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者掌握,并能正确定位穿刺点,尤其适合上臂长度差异巨大的患者人群[7]。

1.3.3 置管方法 按PICC常规置管步骤进行,在超声引导下找到靶血管,使用两针进针法穿刺。

1.3.3.1 无导针器穿刺法 在超声引导下若血管深度<0.5cm患者,在穿刺时无0.5cm型号导针器,我们选择不用导针器,不仅不会增加患者痛苦,还能提高穿刺率[8]。

方法一:在穿刺前先确定靶向血管后,用笔做记号定位,并以此点为起点依次向上每隔1cm探测定位1点,共3点,并将这3点连成一条直线,以便穿刺时能更好的掌握血管走向[9]。剩余步骤与常规置管步骤相同。血管深度在0.5cm以内的患者穿刺时要尽量降低穿刺的角度,否则易穿透血管[10]。

方法二:也可根据情况选用7号~9号头皮针、24G~22G留置针来代替塞丁格穿刺针。24G~22G留置针穿刺到靶向血管后,见其针尖斜面即可,血管外导丝剩余10~15cm时将留置针及塞丁格穿刺针一并拔出[11-13]。

1.3.3.2 有导针器穿刺法 0.5cm<血管深度<1.0cm患者可采用下列方法来穿刺。

方法一:在穿刺时我们选择1cm型号导针器穿刺。因选择1cm型号导针器型号过大,在显影下容易导致穿刺针看似刺入血管却无回血的视觉错位,从而导致穿刺失败。

方法二:选择与血管深度最接近、最小型号的导针器后,穿刺到靶向血管后,不分离导针器及穿刺针,将导丝直接置入穿刺针内,此方法尤其对于血管深度≤1.0cm患者适用。

2.结果

47例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导针器型号与血管深度不匹配的置管患者,使用多元化穿刺方法,29例经贵要静脉置入、18例经肱静脉置入,均一次穿刺成功,所有置管患者目前均未发生并发症。

3.小结

在上述几种穿刺方法中,我们可以得出,当没有与血管深度匹配的导针器时,我们可以改变其穿刺方法来处理这类问题。其中超导耦合剂涂层加厚这一方法需要有置管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完成,该方法暂无文献报道及相关研究,也无不良事件报道。

猜你喜欢

塞丁格导针置管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中的应用及护理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在儿童恶性肿瘤化疗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髓内钉治疗:新设计的具有远端导针定位器的导向开口器的应用
“触摸和漏斗”法快速置入PFNA导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导针定位装置的临床研究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的对比分析
超声引导配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小儿PICC 置管中的应用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