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研究专题
2019-01-04邬沧萍
主持人:邬沧萍(我国人口学、老年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荣誉一级教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名誉主席;《人口研究》杂志名誉主编)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老龄化国家由于生产力、社会文化的不同,各国出现老龄化的时间也不同,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最先开始老龄化。一开始人们只认识到老龄化是个体衰老问题,不懂得群体也会出现老龄化。国际上于20世纪30年代,由索维(A·Sauvy)正式提出“人口老龄化”这个概念,后来索维的学生皮撤(B·Pichat)任联合国秘书处人口司司长,于1957年出版了《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进一步论述了人口老龄化的具体内涵及其影响。由于当时生命科学还不是很发达,人的寿命并不长,那时候全世界预期寿命达到70岁的只有北欧这几个小国,所以当时对老龄化的主流观点非常悲观:一方面,老年人数量的增多,劳动生产率降低,社会抚养负担加重;另一方面,老年期的衰老、失能等现象,令很多人“谈老色变”。皮撤也没有摆脱这种悲观思维,他用大量的人口数据证明了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社会保障、老年护理的不利后果。其后,一些发达国家提出来,是不是将老年人集中起来居住会更容易照顾,主要考虑节省长期护理成本,当时的寿命也没有现在这么长,比较容易实现。荷兰是最积极推行机构养老的一个国家,但是实践的效果证明并不理想。后来各国纷纷提出来要回归家庭养老。本人结合中西方思想,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居家养老”的概念。当时的“居家养老”仅指居住安排,现在的“居家养老”不仅指居住在家中,还需要相应的社区服务来配套,而“社区居家养老”就是这种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的典范。
老年人的安全感来源于原有的、熟悉的生活环境,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是符合人类身心发展规律的一种养老模式,也是人类社会率先进入老龄化国家实践经验证明的最优选择,更是国外“在地老化”养老理念在国内养老方式上的具体践行。由于90%的老年人是居住在家庭中的,搞好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就能解决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社区居家养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所有社会养老主体的一种养老方式。国内对社区居家养老的实践探索已经非常丰富,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和素材,但社区居家养老还面临着服务项目单调、服务主体职责模糊不清等问题。本人认为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很有必要。因此,《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就“中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主题开展专题研究正是对于上述问题的一种回应。北京大学穆光宗教授的《中国式养老: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研究》探讨了社区养老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路径方向,其中介绍了“品质养老”的品牌——泰康之家,其打造的以北京燕园代表的医养融合养老社区,是未来新型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的方向,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借鉴性。江南大学教师彭青云博士的《多元主体视角下居家养老服务路径探索》澄清了社区养老服务多元主体之间的职责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了比较符合实际的多元主体融合的居家养老服务路径,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