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中度蜂蜇伤救治体会

2019-01-04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蜇伤蜂毒火罐

刘 灵 乔 宏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和人们户外活动的增多,蜂蜇伤[1]的发病率也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逐渐成为皮肤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研究显示,蜂毒内含有的组织胺、缓激肽、透明质酸酶、神经毒素、溶血毒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可引发局部剧烈疼痛、麻木、水肿甚至溶血、急性肝肾功能衰竭、心肌损害等而危及患者生命。目前临床尚无蜂蜇伤的规范化诊治指南及特效治疗方案,若处理不当,病死率较高,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因此,笔者于本研究中回顾性分析了27例轻中度蜂蜇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了部分救治经验,以期为蜂蜇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27例,均为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95861部队保障部医院收治的蜂蜇伤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6例,年龄6~62岁,蜇伤创面1~5个,蜜蜂蜇伤者6例、黄蜂蜇伤者21例,蜇伤部位位于头面部者3例、颈部者3例、四肢者12例、全身多处者9例,伤后1 h内入院者20例、1~2 h入院者3例、2 h以上入院者4例。蜜蜂蜇伤者症状均较轻,仅在蜇伤部位出现红肿、皮下出血点及烧灼样疼痛;黄蜂蜇伤者症状均较重,除局部出现红肿、烧灼样疼痛外,全身泛发丘疹、风团者6例,局部或全身瘙痒者4例,头痛、头晕、烦躁者5例,发热、恶心、呕吐者4例,腹痛、腹胀者2例。

2 方法

2.1 局部处理

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四肢蜇伤者于蜇伤部位近心端2.0~3.0 cm处以既能阻止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又能使动脉血液少量通过为度扎止血带 (每15 min松解1 min,总结扎时间不超过2 h),并于生理盐水清洗、碘伏或75%酒精消毒后,轻压毒刺周围皮肤,用镊子夹出或细针挑出毒刺;头面部、颈部及其他部位蜇伤创面于生理盐水清洗、碘伏或75%酒精消毒后,轻压毒刺周围皮肤,用镊子夹出或细针挑出毒刺。毒刺取出后,用烧红的中粗火针以0.5~1.0 cm的间距于红肿部位快速轻浅点刺至有少量血液渗出[2]。火针点刺后,选用合适型号的火罐于火针点刺处拔罐,留罐10~15 min(五官、头皮等无法拔罐的部位及局部有水疱的部位用手挤出毒液,代替拔罐)。拔罐后,黄蜂蜇伤者于蜇伤部位涂抹食醋,蜜蜂蜇伤者于蜇伤部位涂抹3%碳酸氢钠溶液。最后,用消毒干纱布拭净创面,并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 (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00004),厚约1.0 mm,每4 h换药1次,直至症状完全消失、肿胀部位松软。

2.2 全身治疗

患者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心电图、凝血四项及血尿常规后,根据检查结果予以对症处理;所有患者均予以口服左西替利嗪片 (每次5 mg,每天1次,儿童按说明酌情使用)抗过敏,口服清火栀麦片 (广西金海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45021554;首次4片,之后每次2片,每天2次,症状较重者适当增加服药次数)解蜂毒,肌注异丙嗪注射液 (25 mg,儿童按说明酌情使用)抗组胺,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10 mL+地塞米松10~20 mg+维生素C 2.0 g(连续治疗1~3 d)抗变态反应,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以及扩容、利尿、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

3 结果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4~24 h后,局部或全身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治疗3 d后,基本痊愈,患者出院;7 d后随访,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及血尿常规恢复正常;15 d后随访,无多脏器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出现。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蜂蜇伤为蜂毒 (火毒)侵入人体所致的中毒性疾病,病机为经络阻塞、气血瘀滞。西医学认为,蜂蜇伤为蜂毒侵入人体所致的直接中毒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为过敏反应、血管内溶血、肌肉溶解等。本研究中,笔者综合蜂蜇伤的中医病机及西医发病机制,将火针、火罐、湿润烧伤膏外敷及抗过敏等对症支持治疗综合应用于了27例轻中度蜂蜇伤患者。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于治疗4~24 h后,局部或全身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治疗3 d后,基本痊愈;随访15 d,无多脏器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出现,疗效较为显著。

火针具有以热引热、行气散毒、 “开门驱邪”之功,蜂蜇伤局部采用火针针刺后再施以火罐,可有效引蜂毒外泻,减少机体对蜂毒的吸收。蜂毒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火针的瞬间温度可达800℃左右,足以使蜂毒变性失活,毒力大减,红肿、疼痛等症状减轻。另外,中医学认为蜂毒为火毒,蜂蜇伤为血热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痛[3],而湿润烧伤膏内含有的黄芩、黄连、黄柏、地龙等成分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活血化瘀之功,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黄芩内含有的黄芩苷可通过抑制白细胞内白三烯的合成及保护肥大细胞的细胞膜而抵抗蜂毒引起的过敏反应及炎症反应;黄连、黄柏内含有的多种生物碱具有抗菌、消炎、解热等作用;地龙内含有的次黄嘌呤等成分可通过竞争组胺受体而发挥抗组胺作用[4]。此外,清火栀麦片内含有的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5-6],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抗炎镇痛之效[7]。将火针、火罐、湿润烧伤膏、清火栀麦片及抗过敏等对症支持治疗联合应用于蜂蜇伤患者,起到了良好的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抗炎镇痛等效果,有效地减轻了蜂毒对人体的伤害。

综上所述,综合蜂蜇伤的中医病机及西医发病机制,将火针、火罐、湿润烧伤膏外敷及抗过敏等方法综合应用于轻中度蜂蜇伤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蜇伤蜂毒火罐
中蜂蜂毒和意蜂蜂毒抑菌作用分析
综述蜂毒的应用
春暖花开,蜜蜂蜂毒过敏莫忽视
毒蜂蜇伤的救治
不要小看蜂蜇伤
黄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1例
黄蜂蜇伤的临床特征及综合治疗体会
针灸结合火罐对30名女大学生腹部减肥的疗效观察
动气针法结合火罐治疗40例落枕的临床观察
两火罐搞定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