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鉴赏与翻译的德语诗歌教学实践探析
——以荷尔德林的《浮生之半》为例

2019-01-04胡一帆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荷尔德林译诗原诗

胡一帆

(浙江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杭州 310023)

作为德国文学这片天空中璀璨夺目的星星,德语诗歌以其语言、形式、韵律、主旨、意境上的美独树一帜。就德语学习者而言,诗歌鉴赏与翻译是锤炼其外语水平和母语外语双语能力的绝佳途径,并能培养其美学感知与跨文化自觉。因此,在德语专业基础课程中尝试诗歌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探索在课堂上开展诗歌鉴赏与翻译实践更是当务之急。实施德语诗歌教学应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步骤:以读者的立场阅读、感知和鉴赏诗歌;以阐释者的身份深度理解和反复感受诗歌包含的主旨、呈现的意境及折射出的文化背景;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大胆地进行诗歌翻译,感触原语的精妙,体验架起外语与母语之桥梁的困难与乐趣。

德语诗歌教学对学生的德语水平有一定要求,故建议在本科三四年级开设该课程,以确保大部分学生的德语水平在B2以上。目前国内已出版若干德语诗歌教学相关的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用书,也可参考德语原版的各种诗歌选集,从中自由挑选诗歌作为教学材料。本文以荷尔德林(Friedrich Hölderlin,1770—1843)的诗歌《浮生之半》(《Hälfte des Lebens》)为例来探讨基于鉴赏和翻译的德语诗歌教学实践。

1 鉴赏与理解

赏析德语诗歌之前,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认识诗人及其创作风格。杰出的诗人荷尔德林曾长时间遵循以希腊诗为基础的古典诗模式,写出很多相关题材的颂歌(Hymne)和赞歌(Ode)。之后,诗人把目光由古代转向现代,由希腊转到自己的祖国,创作以本民族的特点为基础及以祖国为关注对象的诗歌,被誉为现代诗的开路先锋。在后期的诗中,荷尔德林把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结合起来,风格转向沉郁[1];但诗人有意识地立足于现代,关注当下,故乡的天空和大地、一草一木都成了诗人写作的对象,其中一首名为《浮生之半》(《Hälfte des Lebens》)的诗可谓典型代表,它也是荷尔德林最优秀的诗歌之一。这首短诗初稿写于1779年,后来经过加工,于1804年连同其他九首“夜歌”[2]首次发表在威尔曼斯(Friedrich Wilmans)的《1805年袖珍书》(《Taschenbuch für das Jahr 1805》)上。接着,教师在课堂上展示这首诗,并帮助学生认识诗的形式,了解诗的内容以及诗的韵律。

HälftedesLebens[3]

Mit gelben Birnen hänget

Und voll mit wilden Rosen

Das Land in den See,

Ihr holden Schwäne,

Und trunken von Küssen

Tunkt ihr das Haupt

Ins heilignüchterne Wasser.

Weh mir, wo nehm’ich, wenn

Es Winter ist, die Blumen, und wo

Den Sonnenschein,

Und Schatten der Erde?

Die Mauern stehn

Sprachlos und kalt, im Winde

Klirren die Fahne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诗之为诗,首先在于其形式与音韵的特殊。诗由诗节(Strophe)组成,诗节由诗行(Verszeile)组成,诗行具有自身独特的形状与结构。我们常常把诗叫做诗歌,这说明诗不只是视觉的,还是听觉的,这不仅仅意味着它的节奏,还意味着它与我们的难以名状的生命世界息息相关[4]。具体而言,诗歌韵律就是诗歌的节奏,包括声音的长短、起伏,音调的高低。诗人通过诗歌韵律来表达情感与意旨,故弄清诗歌的韵律是理解和领会一首诗歌的前提[5]。教师在引入以上常识之后,可带领学生对这首诗进行音步划分,其中重读音标记为(-),非重读音标记为(︶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扬”(Hebung)和“抑”(Senkung)。

从音步图可见,第一节有七行诗,分别由三个三音步和四个两音步的诗行组成。其中,三个三音步的诗行有两个在诗的前两行,第三个在这节诗的最后一行,刚好把二音部的四个诗行包在中间。除了第六个诗行外,本节诗的其他诗行都是以一个弱起音节(Auftakt)开始,全节七行诗有五个阴性韵脚(weibliche Kadenz/weiblicher Schluβ)。第二节诗同样有七行,其中阴性韵脚与阳性韵脚(männliche Kadenz/männlicher Schluβ)的比例为3∶4,以弱起音节开头的诗行和以重读音节开始的诗行比例为4∶3,同时,以重读音节开始的诗行把以弱起音节开始的诗行刚好包在中间[6]。

从诗歌内容上来看,该诗采用了正反题结构,第一段是正题,第二段是反题。第一段呈现了夏日的景色:生机勃勃、果实累累、花红梨金、湖水荡漾、天鹅戏于水中,给人以美、给人以梦。在这里,一切分离的东西、对立的物体都结合在一起,融为一体:大地向着湖泊低垂,陶醉的天鹅把头浸入清凉圣洁的湖水,诗人与天鹅同类,因而亲切地称呼天鹅为“你们”。天鹅是第一段的中心,诗中美丽可爱的天鹅陶醉于人们对它的爱,然而却把高贵的头浸入“神圣清醒的水中”[7]180。自古希腊以来,天鹅一直是诗人的象征,所以普遍认为此处喻指诗人不为成功冲昏头脑,寻求新的创作灵感。第二段是第一段的对立面,描写了冬天到来之后的景象:没有鲜花、没有阳光,更找不到庇护的地方,眼前只有冰冷冷的、沉默无言的墙,听到的只有风信旗刺耳的响声……[8]153-154更可怕的是天地分离、与世隔绝,诗人只好孤独地面对被隔绝的毫无生气的世界。第二段的中心形象是城墙以及它上面的风信旗,它们是现代文明的象征,造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隔绝。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创作激情被扼杀,创作灵感枯竭,意味着文学创作的终结[7]181。诗人在突出前后两段的对立相反时还用了其他手段:修辞上,第一段中的名词都有修饰语,第二段的名词却均无形容词;音韵上,前段流畅、和谐,后段语调凄凉、句子破碎;结构形式上,第一段诗行协调匀称,第二段长短不一、形式纷乱[8]154。

然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首诗的理解和赏析在不同的读者那里可能会千差万别,比如关于这首诗的题目“Hälfte des Lebens”,有人认为是“生命分为两半”,分别是“夏季”代表的青壮年时期和“冬天”代表的老年期。荷尔德林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中年,已经过了朝气蓬勃的青年时代,对即将到来的衰老时期心怀恐惧,于是写下了他在“夏天”的实际体验,记下了对“冬天”的预感和担心[7]180。也有人认为:水中的倒影即生之半的隐喻,诗人就像天鹅一样为其倾倒,想浸入水中与倒影融合,结果自然是一场空。原来那样美好的景象只是表象(Schein),这正是生命的一半;潜藏于水下的现实是一片混浊漆黑,如冬天一样,没有光芒、阴影和花丛,只剩下冷墙和风旗构成的凄凉之像——这种存在(Sein)是生命的另一半[9]6。这首短小的诗包含着很多未解之谜,教师应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模棱两可的语境中,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判断。原作中多义的诗句恰好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和理解的空间,使学生充分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感受读诗的乐趣所在。

在诗歌教学的课堂上,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感知德语诗歌的形式与韵律之美以外,还应为学生梳理德语诗歌这种特殊文学体裁的有关知识点,使其能够领悟诗歌分析的切入点和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同时提示学生比较中德诗歌形式与节奏的异同,为其接下来的诗歌翻译奠定框架基础。

2 阐释与翻译

这首短诗,无论是诗的内容和形式,还是诗中的象征和意境,中国读者都不会太陌生。此外,该诗也不像荷尔德林晚期的其他诗歌那样包含着众多的宗教、文化等神秘元素,因此,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与接受这首小诗。该诗简单,但又不乏深刻,在中国早就受到众多德语学者的青睐,先后被知名译者张威廉、钱春绮、欧凡等译介到中国。教师可以提供几个名家译文,在供学生赏析的同时引导其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译出自己的风格。

译诗一:

浮生的一半[10]

悬挂着黄梨、

长满野蔷薇的

湖岸映在湖里,

可爱的天鹅,

你们吻醉了,

把头浸入

神圣冷静的水里。

可悲啊,冬天到来,

我到哪里去采花,

哪里去寻日光

和地上的荫处?

四壁围墙

冷酷而无言,风信旗

在风中瑟瑟作响。

译诗二:

生命的中半[11]

同累累黄梨一起

并且遍布野蔷薇

陆地悬入湖,

你们淑天鹅,

且因吻而沉醉

你们把头

浸入神圣清醒的水。

呜呼,到冬天时,

我到哪里找花,哪里

去找日照

和地的阴翳?

墙无语而

冰冷着矗立,风中

标旗哗啦响。

译诗三:

生命分为两半[7]179-180

大地缀满黄梨

与野玫瑰

向着湖泊低垂,

妩媚可爱的天鹅,

你们被亲吻陶醉

把头浸入

清凉圣洁的湖水。

痛苦啊!到冬天,

我去哪里采摘鲜花,

去哪里晒晒太阳,

去哪里乘地上的阴凉?

城墙耸立着,

冰冷冷的,缄口不语,

旗帜在风中吱吱作响。

译诗四:

浮生之半[12]

大地以黄梨似金

和野玫瑰的花丝如锦

投影于湖中,

优雅的天鹅,

陶醉于亲吻

不断探首于

灵澈的水中。

堪叹冬日将至,

哪儿是我寻觅花朵的地方

还有阳光

和大地的一片阴凉?

城墙无语立孤寒

风声里

画旗泼喇翻。

这四首译诗在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上都与原诗保持了大概一致,即分为上下两个对立的小节,且都呈现出原诗的意象和主旨。但荷尔德林在该诗中多处使用了头韵法,这对德诗汉译来说是个挑战。比如在第一节的“Und trunken von Küssen/Tunkt ihr das Haupt”中,诗人用trunken和tunkt两词,以t作为首韵,同时引入了u这种低沉的元音(dunkler Vokal),在诗行中形成一种特殊的音韵和声响效果。对应的四首译诗中,这两个词分别译为“醉,浸入/沉醉,浸入/陶醉,浸入/陶醉,探首”,很明显,只有译诗四考虑到了首韵这一点。诗中还有其他首韵,如以w为首的Wasser、Weh、wo、wenn、Winter、wo和Winde;以k开头的kalt和klirren,同时呼应着上一节的trunken、Küssen和tunkt这三个带有辅音k的词。若这样的独特手法在译诗中无法体现出来,就会使译诗丧失原诗特有的音韵美。

该诗结构的另一个特点在于,诗人两次使用了诗句的跨行(Enjambement)这一特殊手法,通过诗行的支离破碎来与诗中冬天残败的景象相呼应:

Weh mir, wo nehm’ich, wenn
Es Winter ist, die Blumen, und wo

译诗一和译诗三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了断句,译诗四对原意改写之后,原诗中的跨行句已难以辨认,只有译诗二对这一手法进行了再现。如此,诗人在原诗中表达的意境经过翻译都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两节诗前后的对立感也有所减弱。但原诗的第二处跨行,即第12和13行,译诗一至三都尽量呈现了相应的跨行形式。可见,诗之美加剧了译之难,译者想要再现韵律美感并非易事,教师可由此引导学生在翻译诗歌时应对这些困难有所预计。

在原诗及其汉译的对比赏析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提示学生,让他们发现不同译者对同一细节的不同处理,品鉴其中的耐人寻味,从而指出诗歌翻译是见仁见智的主观性再创作;鼓励学生在鉴赏德语诗歌的同时,大胆试译,提交具有个人风格的译诗。如题目的翻译:浮生的一半、生命的中半、生命分为两半、浮生之半。此外还有译者译为生命的半途、生命的一半,等等。那么,诗人荷尔德林通过“Hälfte des Lebens”这一标题想表达什么呢?若把上下诗段理解为两个季节的描写,分别象征着人生的两半——青壮年期和老年期,那题目中的“Hälfte”用单数不恰当,应换用复数;究其根本,Hälfte des Lebens这一表达按当时的语言习惯应理解为生命的中半(Mitte des Lebens),翻译成生命的一半、生命的半途皆准确[13]。但钱春绮和欧凡的译文中都有一个“浮”字,而原诗中的“Leben”之前并无任何修饰语,译成“浮生”无疑相当于译者在该词前添了一个“flüchtig”(短暂的、易逝的),同时使译诗与原诗相比多了一份对生命短暂易逝(die Vergänglichkeit des Lebens)的强调,这显然是译者基于自己的人生体验而对该诗作出的个人解读。

根据刘永强在《荷尔德林的天鹅之歌》中的分析,该诗“悬案众多”,其中原诗“Mit gelben Birnen hänget”里的“挂”(hänget)字就是一例。众所周知,梨树笔直向上生长,而玫瑰是低矮的灌丛,两者如何能够随着土地一起悬挂于湖面上方?刘永强认为这种手笔暗含玄机:诗人描写的其实是湖面倒影。用一个“挂”字,诗人生成景物悬于湖面上空的意象,制造出奇妙的多维空间[9]6。四首译诗将此处分别译为映在湖里、悬入湖、向着湖泊低垂以及投影于湖中,可见有的译者对这一倒影的描写了然于胸;但若直接译成“映”或“投影”相对原诗多了一份直接,少了一份诗的含蓄和神秘感。译事常常无法尽善尽美,译诗更是如此。教师不妨以此为契机,促使学生动脑思考,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试与学生商讨:译文是否可与原诗一样直接用“挂”字,“挂进湖里”是否在保持了译文忠实的同时,留给读者想象与揣摩的空间。

此外,即使是德语学习中最常见、最简单的词汇在诗中都可能引起理解上的分歧,比如第二段的第一诗行中的wenn,它可以引导从句表示时间,这样wenn就等同于immer wenn,即每当、当的意思;同时它还可以表示假设,即如果的意思。选取第一种释义,意味着诗中描述的是冬日的真正降临;选取第二种释义,意味着诗人虚构了一种观念中的寒冷[9]7。这些都是在该诗的翻译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和难点,也是德语诗歌汉译中经常会碰到的关于原诗理解和汉语再表达中的一大难题。毫无疑问,克服这样的难题不仅需要译者对德语诗歌有着透彻的理解,同时也对译者的汉语表达和创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ihr holden Schwäne这一诗行中叙述者首次现身并与天鹅直接对话,亲切地称呼天鹅为你们,达成了双方间的一种神秘制衡[9]6。天鹅在西方文化中是诗人的象征,但这种象征在普通中国读者中就鲜为人知了。汉语文化中的天鹅也叫大雁,在中国文学里多被象征性地称为鸿鹄、鸿雁,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鸿雁传书等。因此,很多中国读者容易将原诗对天鹅的描写当成是自然风景的呈现,较难跟诗人联系起来,特别是译者把ihr holden Schwäne译成可爱的天鹅、优雅的天鹅诸如此类时。这种由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难题需要译者如何克服,在没有更为巧妙的译文之前,是否建议译者加注以提醒读者,以便读者更好地领略诗的风韵,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抛出以上问题,给学生自由讨论和各抒己见的机会。

3 结 语

作为德语文学中的特殊体裁,德语诗歌以其高度凝练的语言和文化意境为读者的鉴赏和译者的翻译提供了很大的弹性空间。诗歌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不仅是文字语言符号的转换,也是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学生作为诗歌的鉴赏者、阐释者和翻译者,想要译好一首诗,除了熟练运用外语和创造性地使用母语之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及其特征,熟知原作和原作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真正地感知语言文化的魅力和精髓[14]。译者是翻译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使其不仅能够把握不同语境下的语言特点,而且具备译者的跨文化意识,以期在诗歌翻译中做到准确、传神[15]。鉴赏是翻译的前提,翻译有助于提升鉴赏,二者在德语诗歌教学的课堂上相辅相成。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将诗歌鉴赏和翻译结合起来,带着读者的审美和译者的技能学习诗歌,是帮助德语专业的学生达到驾驭德语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是锤炼其德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渠道。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荷尔德林译诗原诗
从比较文学视角看杨宪益写诗与译诗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进路
峨眉山月歌
诗人的诗人:荷尔德林
荷尔德林和德意志的命运
译诗“三美”与国学经典英译的美学问题
听他吟她的《歌》
改诗为文三步走
海德格尔的诗人与世界历史
描写规范理论在徐志摩译诗作品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