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德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究
2019-01-04林方
林 方
(浙江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杭州 3100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在于做人的工作,中心环节在于立德树人,核心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能力[1]。因此,当前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根本要求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是: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课程思政不是单单一门课程,而是一种课程德育,指的是整合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充分发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双重功能,实现通识课、专业课与德育有机有效的融合,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渗透于专业教学的顶层设计上,从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思政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教学理念,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在本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方法且有效果地对学生进行系统性思政教育。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大思政”格局的转变,一方面有助于改变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德及高校辅导员单兵作战的现象,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这就意味着中国高校的课堂思政教育将不单单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也将是每一位高校专业课教师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也将逐渐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孤岛”困境,消除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两张皮”现象[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而大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与掌握也必以思想意识为主导,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必定会达到相辅相成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那么,德语专业教学要如何顺应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发展,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的时代要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如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中发挥本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这些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课题。
1 “高级德语”课程简介
德语专业教学服务于学校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核心素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兼具综合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高级德语”是德语专业四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学科。经过三年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单项技能都达到一定水平。在此基础上,“高级德语”课程将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会如何分析文本、总结论点、检索资料、进行科学论证,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鼓励学生在扎实的语言知识基础上向一定的复合专业方向发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一定的科研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促进自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5]。因此该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文化课程,也是拓宽知识面,培养跨文化能力和增强问题意识的素质教育课程。“高级德语”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改革应在语言知识和国情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发挥外语课堂具备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优势,将课堂主渠道功能发挥最大化。
2 “高级德语”课程思政实践
笔者结合该课程的授课实践与思考得出,思政建设应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能力、兴趣等维度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融入于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之中。秉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围绕课程主题开拓思维,深挖思政元素,通过教师讲授、课堂讨论、线上答疑、课外作业与学习汇报等多种教学方式,在引人入胜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教育目标。
2.1 教师为引导者,提高自身思政素质及思政教育能力
《礼记》有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6]。古往今来,但凡为师者都注重德才兼备,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高校教师既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又是道德言行的引导者。习总书记多次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引路人,要全面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工作水平。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教师作为立德树人这项系统工程中“三协同”的主体之一,要把立德树人转化为内心信念,把崇高师德内化为自觉价值追求[7]。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课程思政教育能力。
当今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技术不断升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使用相关设备接收海量信息。知识信息化必然引起教育的变革,教师不再是直接提供信息的主体,而是在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学习探索活动过程中的引导者。所以,在课程思政实践中如果只是对理论知识的转述或对核心价值观的直接灌输已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思维习惯[8]。专业课程教师首先应提升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思考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不断关注时事热点,积极开拓视野,精研教材中的时政要素和思政元素,开发课程的思政教育内涵;并依托课堂主讲,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现代化信息渠道开展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发挥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9];将课程育人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坚持言传身教和因势利导相统一[10],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
2.2 课堂为基础,营造思政教育场景,挖掘思政教育元素
“高级德语”课程思政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重视讲授法和讨论、演讲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11],同时重视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富有吸引力的情感表达;既要“本山取土”就地取材地挖掘专业课程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又要善于发现好的媒体文章、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节选,并结合主题引入这些“他山之石”于课堂讨论之中,进而将思政教育融入、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
2.2.1 营造思政教育场景,形成师生共鸣
在新课文导入环节,可利用5~10分钟时间,找准时政理论或话题与课程学习章节主题的结合点,与学生交流互动并引发学生讨论,营造适合的思政教育场景,由此使得“课程思政”在专业授课过程中更贴近时代特色,贴近学生日常所熟悉或乐于关注的领域,使师生互动更有共鸣性,最终达到思想的共振与价值观的契合,让授课内容不但能够入耳、入脑还能入心。在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发现学生不时闪现出的智慧火花,并抓住机会进行对话并适当引导,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12-14]。
教学过程中,还应结合外语课堂的特点,通过对情境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的灵活运用,不断引导学生针对不同主题进行跨文化思辨,使其辩证看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本土特色与国际形势,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从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个自信”。
2.2.2 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形成教育专题
真正将思政教育专题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形成系统性的高级德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框架。
2.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富强 在Lektion 1 Chinesisch-deutsche Beziehung(第三单元:中德关系发展史)、Lektion 4 Die Zukunft Chinas(第四单元:中国的未来)和Lektion 9 Wirtschaft(第九单元:经济)这三个单元授课过程中开展围绕“中国基本国情”“中国梦”以及“综合国力与大国地位”的主题讨论,依托课堂内容引入主题,结合时事政策拓展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了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需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学生了解国家综合实力与大国地位的必然联系,增强新时期大国国民意识。
2.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 Lektion 10 Bürgersinn(第十单元:公民意识)通过对西方社会文明发展史课堂内容的讲授,提炼出“以人为本”“公民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等概念进行中西方跨文化思辨式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社会主体意识和公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心,并将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
2.2.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 Lektion 5 Frauen und Politik(第五单元:女性与政治),通过对德国总理默克尔作为全球典型女性政治家的职业生涯的了解,引导学生对性别平等话题产生思考,通过对产生社会性别不平等的成因分析,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充分认识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反推之,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表现即是性别平等。
2.2.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民主 Lektion 11 Demokratie(第十一单元:民主)引入西方民主意识和中国民主意识的讨论,以及两者分别以基督教教义和儒家学说为思想文化根源的探讨,培养学生的民主认识和民主意识,了解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组织原则,懂得中西方国家在民主问题上的交流应建立在对话和宽容基础之上。
2.2.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 Lektion 2 Hochschulstudium(第二单元:高等教育)引入对中德高校教育制度异同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具有德国特色的“双元制”教育体系的优势,结合本校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引发跨文化思考,充分认识到中国高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追求和而不同,构建和谐,天下大同的精神,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
2.2.2.6 关于现代先进科技发展 Lektion 7 Gentechnik(第七单元:转基因)通过该单元授课,引导学生进行关于转基因技术的思考,使他们明白该技术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诸多问题,并展开与此相关的伦理讨论,倡导学生辩证统一地看待科学技术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发展和生态问题。
2.2.2.7 学习“一带一路”的历史和现在 Lektion 6 Reisen-Entlang der Seidenstraβe gen Westen(第六单元:沿着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本单元的学习结合“一带一路”主旨,通过解读课文内容,追根溯源,使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历史发展和独特的经济文化意义。结合时政知识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熟悉关键词的官方表达,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从历史观的角度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一带一路倡议。
2.3 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拓展思政教育机会
德语教学的课程思政,不仅可以在第一课堂上实现,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通过补充材料、课后习题、学习汇报等形式利用好第二课堂,从而拓展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借助类似人民网德语视界、孔子学院、中德人文交流等本土公众号平台以及ZDFheute、Das Erste、Spiegel Online等德国媒体平台,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优质文章作为课堂教材之外的补充阅读材料并推荐学生使其形成常态阅读的习惯,特别是中德文对照的纲领性文件,主流媒体报道的中德文版和相关政治文化活动的媒体评论等,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多渠道提高“高级德语”思政教育意识。在课后习题和中德文翻译习题中,要求学生熟悉政治组织结构或相关文化组织名称在欧美国家和在中国的差异性表达,并熟练掌握与经济体制或政治体制相关的专业术语和关键词的正确表达。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权威翻译及政治名词翻译背后的意识形态传播问题。鼓励学生不断接触热点话题,在增强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知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依托任务型教学法,设置学习汇报环节。每周一次,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准备以时政为主题并结合课堂内容的学习汇报展示,提倡学生对时政的科学思辨和积极探讨。这不仅从内容上保障了学习的实效性,同时突破了语言学习的界限,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缘事析理的能力,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此外,也应重视隐性教育空间[15]和班风班纪建设,营造具有人文气质的教学氛围。比如张贴海报,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诸如口号式、标语式的宣传海报,而是倾向于兼具视觉美感和教育意义的设计作品。海报配文主要考虑引用德国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格言或流传甚广的民间谚语,例如:提倡个人或国家之间相互尊重的“Mit dem Hut in der Hand, kommt man durch das ganze Land”(予人尊重,畅行无阻);主张学习和工作应有目标地稳扎稳打“Blinder Eifer schadet nur”(欲速则不达);强调人的社会性和交际能力的爱因斯坦名言“Um ein tadelloses Mitglied einer Schafherde sein zu können, muss man vor allem ein Schaf sein”(要成为羊群中优秀的一员,你就必须先成为一只羊)等。教师应积极融入班会或集体活动中,与学生进行自然的线上线下的沟通,保持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参与并引导学生对时事热点问题的分析,避免对事件做简单片面的论断。
3 结 语
本文基于课堂实践,结合课程特色和要求,总结“高级德语”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提出以教师为引导者,必须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增强自身课程思政教育能力;以课堂为基础,营造思政教育场景,并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形成教育专题;以第二课堂为补充,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拓展思政教育机会。身为高校教师应明道信道,以身作则,行为示范,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支持者。修身正已才能立德树人,应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担好学生健康成长路上引导者的责任。细致入微才能润物无声,应深化、细化课程思政教育实践工作,发挥外语课堂教学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作用。如何充分利用外语课堂的优势,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现代化媒体技术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中,并争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做出更大贡献,为社会输送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的外语人才与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高校外语教师需要深入探究和长期投入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