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哈萨克族民间音乐资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利用研究

2019-01-03赵欢吕宝文

丝路视野 2019年4期
关键词:哈萨克

赵欢 吕宝文

摘 要:新疆哈萨克族民族音乐资源丰富而多样,非常有必要引入到中小学音乐教学当中,本文阐述了哈萨克族民间音乐资源利用的重要意义,对哈萨克族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分类梳理,针对不同类型资源的特点,列举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转换、运用,同时提出了关于资源引入的几点策略,最后对资源利用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

关键词:哈萨克 音乐资源 利用研究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当地的音乐资源,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2011 年版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部分指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新疆被誉为“歌舞之乡”,有着取之不尽的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笔者研究中发现很多地方、学校已将少数民族舞蹈和音乐引入学校教育,但仅仅局限于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缺乏专家的指导;同时,在研究中发现新疆哈萨克族(后简称哈萨克族)民间音乐较之维吾尔族的音乐形式相对简单,非常适合中小学学习,哈萨克族民族音乐与目前基础教育的理念、目标要求、课程内容都非常吻合。

一 、哈萨克族民间音乐资源在中小学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哈萨克族文化底蕴悠久,音乐资源丰富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非常热爱音乐的民族,有着“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的说法。哈萨克族音乐形式多样、资源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音乐宝藏。哈萨克族民歌、铁尔麦、阿依特斯、乐器冬不拉等都被分批次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萨克族民歌优美、抒情;乐器冬不拉节奏多样;吹奏乐器斯布孜额的神奇等,这些音乐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除此之外,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都散落着不少民间艺人,例如常年举行的阿肯弹唱会等一些节日、庆典集会,这些都是活态的音乐课外教学资源。如此丰富的音乐资源,引入中小学教学,使孩子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在音乐中感受生活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保护和传承哈萨克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

保护和传承哈萨克族族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必须要借助于音乐教育来实现,而将哈萨克族民间音乐资源引入中小学课堂有利于保护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哈萨克族音乐多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多项遗产已面临失传的境地。保护和传承哈萨克族音乐迫在眉睫,音乐教育是传承保护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小学阶段是音乐感知能力最敏锐的时期,也是音乐审美趣味形成时期。这个时期让学生接触民族民间音乐,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对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有进一步学习了解的意愿,从而更好地传承与保护优秀的文化遗产。

(三)哈萨克族民间音乐歌曲符合小学生音乐课堂认知发展特点

新疆少数民族众多,有我们熟知的维吾尔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哈萨克族民间音乐以七声调式为主,相对维吾尔族音乐更易于学生接受,例如哈萨克族民歌“安”,旋律比较抒情,节拍也比较规整,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易于掌握。他们演唱的形式多样,有对唱、即兴的接唱,非常适合中小学学习。哈萨克舞蹈与民族图腾、劳动生活息息相关,动作简单易于模仿,例如熊舞、天鹅舞、山羊舞,都是直接模仿的动作体态和步伐,而擀毡舞、绣花舞等来自劳动生活之中且容易掌握。总之,哈萨克族音乐的相关形式与当前我们的基础教育的理念、目标要求、课程内容都是非常吻合的,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对哈萨克族音乐的学习。

(四)加强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

新疆地区由于地域宽广、各民族人口分布较为复杂,经济发展不平衡,教学师资条件相对也不平衡,统一的课程标准、常用的几个版本教材不能完全适应新疆地区的音乐教学,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的引入可以使各校合理利用当地音乐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符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关于“三级课程”管理这一理念。充分挖掘哈萨克族优秀音乐文化资源,并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可以使汉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具备多元文化的视野、素养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引导学生尊重多样文化,有效促进各民族间的理解、认同、合作与团结。

二、哈萨克音乐资源的分类梳理

(一)哈萨克的民间歌曲

歌曲类资源是最易于引入到中小学课堂的,歌曲既可以学唱又可以欣赏。哈萨克族歌曲可分为“安”“月令”“吉尔”,“安”指旋律宽广优美并有固定曲名和唱词的歌曲。根据歌词的内容演唱场合及社会功能还可分为牧歌、渔歌、狩猎歌、情歌、宗教歌曲等,不难发现,其中牧歌、渔歌、狩猎歌曲都是不同劳动场景的劳动歌曲,这种题材节奏感强、具有一定律动性、歌词直观、易懂、具有画面性,学生可以在歌曲学习中了解劳动场面,也可以进行动作模仿,在歌曲演唱的同时加入表演,使课堂教学趣味盎然。“安”另一种形式是哈萨克冬不拉演唱形式的“安”,是哈萨克族民歌与弹拨乐器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形式,这类歌曲引入课堂可以转变为综合课的形式,歌唱教学与弹奏相结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能力。“月令”多指填词演唱的民歌,常见的即兴填词有“阿依特斯”“达斯坦”“铁尔麦”等,这类题材多以对唱、即兴创作为主,并且歌曲句式简短、句数较少,只要求能用精炼的语言迅速回答对方的盘问,故而学生易于掌握也乐于接受,可以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与创编能力。“吉尔”是伴随婚礼全过程的婚礼组歌,这类音乐资源可在高年级作为欣赏曲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类题材和民俗、仪式结合紧密,通过歌曲的欣赏,让学生可以学习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理解认同多元的音乐文化。

(二)哈萨克族器乐资源

哈萨克族的民间器乐曲统称为“魁”,“魁”是用不同乐器演奏的乐曲,在“魁”的前面加上乐器的名称就是哈萨克民族对乐器的称呼。比如用冬不拉演唱的乐曲就被称为“冬不拉魁”。除此之外哈萨克民族的乐器还有 “斯尔乃依”(口弦)、“阿德尔那”(鹿笛)、“斯布孜额”(吹管乐器)、“达布勒”(打击乐器)等。普遍的观念认为器乐资源相对歌曲资源似乎更難引入到中小学,其实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进行教学。首先,器乐作品可以作为欣赏曲目进行教学,哈萨克族留下来大量的器乐作品,与豪迈、热情的民歌相比,哈萨克的器乐艺术更加细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有的以英雄人物为背景,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次,哈萨克族乐器技法并不是很复杂,可以尝试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掌握一些简单的曲目或是为歌曲进行伴奏。也可以自制一些乐器,例如哈萨克乐器斯布孜额采用芦苇茎做原原料的吹奏乐器,此乐器取材便捷,可以让学生尝试制作,探索发音的原理。

(三)哈萨克族舞蹈

哈萨克族舞蹈,反映了哈萨克族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草原牧民的特点。哈萨克族人大多都喜欢跳舞,他们可以用舞蹈来表现自己的感情,抒发内心的情绪。哈萨克族舞蹈以骑马为主要题材的很多。例如《走马舞》,表现了骏马奔驰在辽阔草原上的矫健姿态。其他生产活动如挤奶、剪毛、擀毡、编席等也都体现在了舞蹈艺术之中。哈萨克族的舞蹈干净纯粹,大多使用肩膀和手臂去表现悲伤或者是高兴的情绪。哈萨克族舞蹈既适合一人来表演的同时也适合很多人即兴进行表演,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己的即兴发挥和创作,同时活跃课堂氛围。其中哈萨克族的熊舞、天鹅舞、黑走马、擀毡舞、挤奶舞等也都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模仿教学,来提高学生们的身体协调性以及对音乐风格的感知能力。

(四)其他音乐资源

除了上述民间音乐资源,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新疆哈萨克族聚居的各州、县,成立了专业文化团体,创作了大量的歌曲、歌舞节目,以及大型歌剧,这些综合艺术形式都是可以让学生观看、欣赏的。在哈萨克族聚居的农村牧区,节日、庆典上各种形式的弹唱会,以及大量的民间艺人,都是优秀丰富的音乐资源。这类音乐资源可以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例如带学生采风、参加各种仪式庆典,既是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音乐,又可以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哈萨克音乐资源引入的几种方式

(一)课堂教学中直接引入

在现行版本教材,出现了一定的哈萨克族民歌或是新疆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进项拓展,将教材中没有的音乐引入课堂,让学生多唱、多听,或是与其他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进行对比欣赏,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民间音乐的风格。

(二)课外活动中引入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资源引入的重要手段。例如開展哈萨克民歌大赛,在学生课间操可以将课间操改成具有哈萨克特色的舞蹈课间操,也可以邀请哈萨克民间艺人到学校来开展举办形式多样的哈萨克民族系列的音乐会及相关活动,让哈萨克民间艺人可以定期来讲述哈萨克民歌中的演唱技巧,真正的让学生了解、观看哈萨克族音乐的表演。开展各种兴趣小组,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会哈萨克族民歌和文化的魅力,加深学生对哈萨克族民歌的了解和对哈萨克族文化的理解。

(三)开发哈萨克族音乐校本课程

将资源进行分类整合,编写目前适用于学生实际情况的哈萨克族音乐系列的校本课程,确保资源引入规范并落到实处。校本课程开发既可以选择哈萨克族民间音乐的一种类型,也可以进行综合开发,例如:冬不拉弹唱、哈萨克族民歌或哈萨克族民间音乐欣赏,具体开发选择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老师的特长。

四、结语

资源的引用需要长期不断的积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并且了解哈萨克族音乐,找到有效的途径,把哈萨克族音乐纳入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范畴,必须持续的建设与开发音乐资源。需要说明的一点,在开发引入资源中没有地域限制,也不受民族限制,中小学生无论是哪个民族都能学习到哈萨克族丰富的音乐资源,当然哈萨克族聚居地、州更具便利条件。教师、课程开发者应把搜集的哈萨克族音乐进行筛选、梳理、整合,按照课标中规定中小学音乐学习的内容,对音乐资源进行再筛选、重组,部分资源进行简化、转变,形成哈萨克民族资源库,进行资源共享,实现共享共建。

猜你喜欢

哈萨克
论哈萨克传统刺绣工艺的发展与创新
哈萨克族马烙印文化研究
双语教育中哈萨克文化传承与建设研究
来自北疆牧区生活的全景描摹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传承人培养模式探究
与生灵共舞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文化发展与传承问题
哈萨克民族传统熟食品的热寒属性探讨
对哈萨克高中生汉语听力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