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
2019-01-03杨爱萍
杨爱萍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深入,加强对初中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将生态教育渗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之中成为了教育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全面依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各种特点和教学内容来讲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的活动以及生态文明的相关训练融入其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提升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关键词】生态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 渗透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生态教育在初中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WW[2018]GH040。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071-01
在当今时代下,生态教育已经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将生态教育与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有效融入,让学生能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获得深入有效的生态教育培养。为了提升生态教育在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渗入效果,教师们必须要加强对教学方式的研究,创新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提升生态教育的水平。因此,本文首先对现阶段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生态教育融入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教育渗入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
一、现阶段生态教育渗入到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情况
在当前我国初中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的实际开展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与其他的教学科目不同,这门课程不能仅仅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还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情况进行长期的评价。所以说,与其他的课程相比,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将生态教育渗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也无法对渗入情况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具体的来讲,目前生态教育渗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典型的问题:首先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忽视生态教育目标而过于重视认知目标。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开展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态文明作为当今时代下最为重要的素养之一,理应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往往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了学生对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掌握上,而对于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却不够重视。这就造成学生尽管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却不明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在日常生活中也缺乏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的积极性;其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缺乏正确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单向输出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机械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听讲,不但不能够提升教学效率,也严重的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导致学生逐渐产生厌学心态。
二、生态教育渗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分析
当前在开展生态教育渗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中,主要存在缺乏正确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不合理两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入手,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正确认识生态教育的重要性,将生态教育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学方式的研究和创新,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特点来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完善,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具体的来讲,生态教育渗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将生态教育渗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准备环节之中
在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准备的过程中,教师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要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理论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相比于其他各种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情感价值、综合素养的重要阵地,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让生态教育体现在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为生态教育的融入创设合理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
2.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导入环节进行优化,为生态教育的融入提供前提
课程导入环节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快速的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对课程开展的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针对生态教育的特点和需求,对课程导入环节进行优化和完善。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们必须要针对课程的具体内容来设计合理的导入语,从而让学生获得情感的共鸣,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起来。从而为后续教学环节的展开提供便利。
3.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的结合起来。生态教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有将生态教育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充分的融合,才能够有效的提升生态教育的水平。特别是要实现情感教育与生态教育的结合,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情感和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具备了应有的情感,才能够做出相应的行为。这与生态教育的目的不谋而合,生态教育培养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们养成正确的生态意识和观念,充分的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这样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够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将生态教育意识的培养与生态文明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来培养生态文明意识,进而引导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4.加强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外活动的开展
与其他的教学课程不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仅仅依靠课上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课堂教学中往往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没有太多的实践留给实践教学。因此,必须要通过开拓课外空间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教学力度。再加上生态教育与社会现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将生态教育渗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过程中,更要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一些社会实践,让他们在社会活动中更加深入的理解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激发他们生态文明意识,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结语
总的来讲,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加强初中生的生态教育,将生态教育渗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已经成为了初中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正确认识生态教育的重要性,积极的将生态教育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学方式的优化和创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培养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进而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霍洪宝,刘文文.法治文化教育对公民生态意识塑造研究——评《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实例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8(10):111.
[2]許思云. 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研究[D].中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