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与事故现场散落物形态研究
2019-01-03李茹婷王
李茹婷王 伟
(1.安徽三联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龙图司法鉴定中心,安徽,合肥 230601)
一、绪论
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但也加速了交通事故数量的增加。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的勘查关系到公安机关如何判定事故责任。但在实际事故处理过程中,事故现场可能会受到破坏或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利用事故现场散落物的分布特性进行事故现场的还原。分析事故现场散落物特性、判断肇事车辆与事故现场散落物形态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办案机构和保险机构判别事故方驾驶员在行车过程是否存在违规违章行为提供依据。
二、事故现场散落物概述
车辆发生事故时,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撞击,在撞击过程中,车身上的物体或装载的货物受到撞击后,会产生变形凹陷、撕裂、破损、脱落、抛洒,这些脱落、抛洒的与车身整体分离出来的物质,会顺着车辆行驶的方向散落到路面,形成散落物。
因此散落物顾名思义,指遗留在事故现场,能够显示或者间接证明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物品或物质。例如:损失脱离的车辆零部件、风挡玻璃和大灯玻璃碎片、车身油漆碎片、车辆装载物、被震落的粘附在车辆上的土沙碎块、人体、从其他物体上掉落在地面上的树皮、断枝、水泥及石头碎块等[1]。事故现场散落物中隐含着事故发生的重要信息,因此交通事故现场散落物是事故再现的重要依据和关键因素。
(一)散落物分类
事故现场散落物通常分为固体散落物和液体散落物。
1.固体散落物。通常在事故现场固体散落物是比较常见的,包括车、人、周边环境所留在现场的散落物。车包括车体附着物,油漆碎片,玻璃碎片,车载物,车体零部件,车辆牌照等散落物。人的散落物包括人体,穿戴物品和携带物品。周边环境包括从客体上掉落的水泥以及石块,还有倒落在地面的树以及断枝、树皮等[2]。
2.液体散落物。事故现场液体散落物包括车体遗留的汽油、柴油、防冻液、机油、冷却水等一系列原本存贮于车体的液体,还有车载液体和人体受伤所致的血液。
(二)散落物特性
事故现场散落物的形成是由于强烈的碰撞、挤压、刮擦、惯性等,它遵循抛体的运动规律。通常,散落体的散落地点、附着位置等均隐含着事故再现的重要信息[3],在交通事故重建中可以用来判断车辆类型、车辆行驶方向、车速等。
汽车与汽车碰撞或者汽车与其他物体碰撞时,碰撞双方均会产生形变或损耗而消耗自身能量,这时就无法利用制动拖印长度来计算汽车速度。但可以根据散落物散落的位置利用物体抛物原理来判断碰撞双方的碰撞点的位置和碰撞时的瞬时速度,因为汽车的任何部分都与汽车整体以同一速度运动,碰撞时,因运动状态受到改变而使车上震破的玻璃等物仍以原来的速度被抛出。并且这些散落物都有一定范围的分布场,利用这些散落物的与车辆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分析就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数据。
三、车辆与事故现场散落物关系
(一)利用现场散落物判断车型及碰撞接触点
根据现场散落物中属于车体散落物的玻璃碎片、油漆碎片和其他车体零件,可以初步判断车辆类型;从轮胎上脱落的土块,可以反映出轮胎的花纹的局部形态。根据车体散落物在车体上的具体位置,可以推算出碰撞接触点的位置,因为散落物在碰撞之前是与车体具有相同速度的,在碰撞后由于惯性作用会继续沿原来的方向抛出,所以接触点还应在散落物之后的某一位置[4]。
(二)利用现场散落物判断车辆撞前行驶方向
1.散落物为固体。事故现场散落物若为车载物或车体零件,其撞后将会沿着车辆前进方向抛洒分布。可以根据现场散落物的分布形态来判断撞前方向以及碰撞受力方向[5]。
2.散落物为液体。(1)在碰撞事故中,发生碰撞的车辆一般都会碰撞受损导致车载液体泄漏。无论是油类还是冷却水,都会在路面留下痕迹。碰撞后的车辆如果继续运动,泄露的液体将会在路面留下拖拽痕迹。车辆静止后,将会在路面扩散为以车体漏点为中心的圆形油迹。通过此油迹,可以间接判断碰撞位置和撞后的运动方向。(2)当车辆在撞人之后肇事逃逸,伤者遭车辆碾压或者倒于血泊之中,那么轮胎将会沾染血迹,继而在路面上形成由浓变淡并逐渐消失的血迹,即为车辆行驶方向[6]。
(三)利用汽车散落物判断碰撞前的车速
可以先从散落物的散落形状大致判断,若散落物面积较大且分布狭长,则表明车速较高;若散落形状较小且较宽,则说明车速较低。具体来说事故现场大多数散落物都是随着汽车碰撞瞬间产生的,且由于过程极短,约在0.1s~0.2s内完成,可以大概认为散落物在碰撞瞬间是与碰撞车辆具有相同的速度,故可以利用交通事故现场散落物的抛距来反推算汽车碰撞时的速度。在确定了散落物的散落距离后,利用经典抛物理论计算车辆碰撞时的速度[7.8]。
假设事故现场散落物是人,将计算出车辆在事故前瞬间的行驶速度
式中V——汽车碰撞前的瞬间速度,单位为km/h;
μp——人体与地面的摩擦系数;
X——碰撞点与人体最后停止位置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
h——碰撞时行人质心高度,单位为m;
3.6——单位换算产生的系数;
g——重力加速度,取9.8m/s2
举个例子,假设一辆汽车在公路行驶不料失去稳定性正好撞在路边的防护栏,防护栏严重变形,车辆损坏。这种情况下是无法根据制动印痕公式计算出来速度的,即使有也是微小的距离是不能够作为计算依据的。因此我们要从抛落的的物体下手,像这样猛烈的撞击,车上的物体碎片肯定要抛出去了,当然可能会有很多,为了减小误差,我们一般选取较远较大的物体。物体在撞击的同时,由于惯性将以与汽车相同的速度斜抛(平抛)出去,因此我们计算出物体的速度就可以知道汽车的速度。
因此,我们可以假设碎片飞出去的速度为ν(即汽车的速度),飞出去的角度为θ(与水平面的夹角),抛掷点与着落点的高度差为H(可以测出),抛掷点与着落点的水平距离R(可以测出)。在给出上述所说的条件后,我们可以把速度分解为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从而我们我们不难发现在碎片落地的瞬间水平方向上所用的时间和竖直方向上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如图1所示:
图1 散落物形态分析图
四、小结
本文主要研究了车辆与事故现场散落物存在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通过对事故现场散落物的分析,主要包括散落物的概念与种类,散落物的作用与特点、现场散落物所提供的碰撞车辆的隐形信息等,运用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判断事故车辆碰撞前行驶方向、速度,进而还原事故发生之前的状态[10]。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散落物涉及到对现场周围环境,车辆,当事人,地面的痕迹物证等的勘验,其中主要解决车速问题,特别是针对一些肇事逃逸事故的侦破,对于事故的车辆分析以及还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