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背景下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为例
2019-01-03杨媛
杨 媛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一、引言
2015年11月,国家领导人针对中国面临的经济问题,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讲话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改革,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经济领域改革的方向,同时也引领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截至2014年,中国教育现状显示,我国高校在校生的规模达到3559万,居世界第一;高校数量为2824所,居世界第二。随着办学数量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局面,高等教育也逐步从原来的“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设置如何适应这种变革和挑战,已经列为很多高职财经类院校的重点课题。
二、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来源于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力量,即萨伊理论。这一理论在西方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被需求管理为核心的恩格斯主义取代。但在20世纪70年代,在高失业、高膨胀的背景下,恩格斯主义经济学失灵,供给侧学派的主张再次登上历史的舞台。
供给侧改革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在改革开放的时期,我国通过解放生产力,刺激生产潜能,供给潜能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使计划经济时代的物资、供给匮乏的局面得到了改善。但我国为了应对2008年的次贷危机,通过4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来拉动内需,虽然稳定了经济的增长,却造成了中国经济结构的问题。
三、供给侧改革下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的SWOT分析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市场要求高职类金融管理专业的设置和架构具备更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以提升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专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能否脱颖而出,这取决于我们对金融管理专业优化路径的分析认识和策略选择。借助SWOT分析,我们可以系统地、客观地认识金融管理专业具有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策略。
图1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专业SWOT分析表
(一)优势因素分析
首先,近些年来,全国金融行业对于人才的整体需求大幅度增加,随着重庆对高技术产业的重视以及对于大型企业的引进,导致人才需求暴增。2017年,重庆银监局发布《关于积极做好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银行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促进重庆建立以自贸试验区为中心、覆盖重庆市、辐射内陆、联通全球的西部地区离岸金融高地。由此可见,作为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其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其次,金融管理专业定位准确。在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确定了“行企生”三结合的思路,注重学生“情商”、“逆商”和“健商”的培养。同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金融管理专业对课程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从传统的“满堂灌”模式逐渐变为“学生为主体”模式,最后形成“微任务、双主体”的教学模式。
(二)劣势因素分析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专业在较短时间内,校企合作已初成规模,并且较早尝试了“学徒制”模式。但是,校企合作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为合作的金融企业类型较为单一,缺乏深度合作。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专业的合作对象主要集中在保险和信贷行业,对于银行、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行业还未涉及。
金融管理专业虽然建立了校内外实践基地,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实训基地是属于金融系的金融管理、投资于理财和证券与期货专业学生的共享资源,由于学生实践课程较多和实训基地数量的限制,不得不压缩教学课时,降低了教学实践的效果。
(三)机会因素分析
2018年3月20日,重庆市政府出台了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发展的30项政策措施。这一利好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刺激了重庆市金融企业的发展,金融企业的扩张对金融一线人员和服务人员的需求量会进一步增加,为金融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的理财观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储蓄业务,更是把目光拓展到信托、基金、证券和银行理财产品等。消费者对于金融产品需求的多元化,就需要更多的高素质金融从业人员为其提供优质理财服务。
(四)威胁因素分析
高职教育的发展必然导致高职数量的极速扩张,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的发展会面对生源和就业两大市场,体现了市场和产业的鲜明特性,体现了行业环境对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的建立来研究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随着招生制度的改革,毕业学生由选择学校转变为选择专业。如何从众多金融管理专业脱颖而出,如何体现金融管理专业的特色,这是金融管理专业需要思考的问题。随着教育范围的扩大,中职院校和民办学校对高职金融专业的威胁越加明显,其威胁程度取决于行业壁垒的高低。由于“象牙塔”的本科教育在社会上的接受度较高,因此,很多毕业生宁愿放弃高职院校录取的机会,选择复读,降低了高职院校报到率。此外,由于有些金融行业的基本工作对于技能要求较低,加上成人自考的金融专业在社会上认可度的提高,也造成了对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的威胁。
图2 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五种竞争力量作用模型
高职院校的建设依赖于政府的财政和服务支持,而金融行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从金融行业获取行业投资,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的特点,会增加各个高职院校对于资源的抢夺。用人单位和学生作为高职教育的消费者,拥有消费者追求高质量、优良服务的特点。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产品,在教育产品的接受者(学生)和教育产品的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体现出较强的关联度,提高教育产品的比较优势才能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需求侧背景下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教育体系出现结构性失衡,从有效供给角度看,高校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形成人才供给过剩,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需求出现断层现象。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接受调查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两个月内失业率达到17.6%,也就是127万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困境。而人才匮乏的制造业、服务业却面临着工荒的尴尬局面。高等教育产品供给过剩和社会人才需求短缺共存的效应,说明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一)高职教育金融管理专业生源危机日益凸显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和适龄人口数量的激增,促使高职院校进入了非常态化的发展时期。但是,随着适龄人口的落差、高中毕业生复读、毕业生出国深造、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和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差异性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高职院校已经面临“生源危机”。面对“卖方市场”的形成,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为了保证足够的生源规模,通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专业宣传,挤占了学院资金,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滑。除此之外,还不惜降低招生门槛,造成了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学生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需求侧背景下的招生模式不再适用于高职金融管理专业的发展需求。
(二)高职教育金融管理专业供求总体失衡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跟经济的发展有着高度的同构性,从上世纪末,采取了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校率从1998年的9.76%激增到2015年的40%。而美国的高等教育的毛入校率早在2007年就超过了80%,为什么美国高等教育没有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没有出现就业难的局面?我国高等教育的产品从“卖方市场”逐渐走向“买方市场”,同行之间的挤占效益越发明显。虽然从市场优化的角度看待,市场竞争可以优化人才资源,但市场调节的滞后性,让社会不能在第一时间吸收这些资源,导致资源的闲置,导致人才积压效应加剧。这一现象并不是总需求不足导致的,关键在于供给机构、质量与社会发展不匹配,也就是结构性的过剩。
(三)高职教育金融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金融管理实践课程占整个课程体系的比例将近一半,但是由于校内实训基地和教师资源的有限性,导致部分实践课程的开展并未落到实处。实训课程的开展更倾向于理论化的教学,导致了很多前沿、实用性课程无法开展,造成了很多金融行业所需的职业技能无法真正的落实到实践教学,形成了理论知识比不过本科院校学生,实践技能落后于中职学生,这样尴尬的局面。
(四)高职教育金融管理专业良性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尚未成型
高职金融管理专业的落脚点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是需要金融企业、金融行业以及社会,这“三方”共同参与完成,达到“三方共赢”的效果。目前,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并未成型,金融管理专业并未走出校园走向企业。而且,大部分高职金融管理专业的合作方面只局限于国有银行,而忽略了对证券、保险以及信贷等输出方向的合作。从金融行业的角度看,由于金融企业过多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寻求低成本的运营模式,造成了校企合作的意愿不高,阻碍了高职教育金融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设置思路
(一)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
1.以典型业务流程为依托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遵循“工学结合、校企直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特定的岗位群的具体工作任务,分析实际工作过程,从中提炼出具体的业务操作流程,形成“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工学交替”的金融管理专业的模式。
2.设置合理地实训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是复合型人才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的特色。金融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应该形成“单元项目”的能力训练、“课程项目”的能力训练、“综合专业”能力训练和“定岗实习”训练,这种“立体四维”的实践实训教学模式。也就是,根据学习目标,在每个学习单元后设置一个特定的训练板块;根据课程目标,在每个课程结束设置一个集中实训板块;人才培养的所有课程完成之后,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设置一个综合实训板块;最后通过定岗和轮岗的形式进行岗位能力的训练。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就业市场对于综合型、高素质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针对这一发展趋势,高等院校的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要主动打破专业壁垒,注重专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例如,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金融系,在《金融礼仪》这门课程中,体现了金融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合作交流。该课程采取“微任务·双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发布微任务,学生完成微任务,最后以学生自己录制“微视频”的形式,检验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的掌握情况。一方面,学生通过微任务的解析和完成,更能透彻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微课”的制作,也拓展了互联网的知识,并作为课程资源库的一部分,更有利于教师以后的教学。
“互联网+”的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发展趋势,因此高等院校在教育改革中应该体现“互联网+”的教育特色。例如,美国MOOC的发展速度惊人,有人甚至认为会颠覆传统的教育模式。MOOC所产生的影响更在于“它创造了直接利用慕课生产学位的新型网络大学,满足更多人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MOOC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这种远程教育的形式是需要优质高等院校的合作、实力雄厚的教师团队以及完善的服务机制作为支撑,高等院校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应该着力考虑MOOC与高等教育融合的问题,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远程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
(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在供给侧改革中,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实现高等院校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1.专业服务工作室的建立。针对企业合作意愿不高,学生就业分散和监管力度不够严的问题,针对专业特色设立相应的服务工作室,借助校企合作单位作为平台,通过评估、筛选出风险可控、具有盈利性的实践项目,以实现学生和企业的双赢。
2.构建递进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渐进性和企业资源的有限性,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应该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校内:借助服务工作室让善于教学同时业绩能力较强的学长学姐进行校内教学,实施“校内学徒”的培养;校外:通过对“校内学徒”进行制度性的选拔,筛选出自愿并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通过企业导师制,让学生跟随并协助师傅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完成实践的学习。这种渐进的培养模式,一方面节约了企业人才培养的资源,另一方面,校内筛选也让学生在竞争机制下更迅速的成长,更易于适应社会。
六、结论
“供给侧改革”是中国当下经济转型再平衡的主导思想,我国高职院校想在新形势的情况下实现转型,从适应时代的发展到引领社会的进步,就需要在供给侧改革思想的引领下,借助高职院校自身资源,解决高等院校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过剩,社会型、应用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最终才能建设高职教育强国。对于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的金融管理专业而言,应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社会实践等方面综合金融管理专业,以适应“供给侧改革”下中国经济对金融类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