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路径护理效果探讨

2019-01-03韩麟珠

关键词:输液重症实验组

韩麟珠

(贵州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贵州 贵阳 550002)

近年来我院对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实施路径护理,效果显著,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烧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所有患者烧伤面积超过30%,重度烧伤面积超过10%,排除合并有严重并发症、循环系统或者血液系统存在疾病的患者。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27±4.21)岁;实验组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32.48±4.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急救期实施常规护理,加强患者烧伤创面的保护,注意预防感染,若患者呼吸虚弱需要及时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预防休克,观察并记录患者各项数据,检查氮平衡。实验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输液及营养路径护理,护理内容包含:(1)制定路径护理方案。组织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责任护士结合护理工作经验,制定护理路径,内容主要包含患者病情评估、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等等。(2)患者病情评估。待患者入院后,详细了解患者基本资料和病情进展情况,耐心告知患者及其技术路径护理的作用、内容以及注意事项等等,从而提升患者护理的配合度。(3)输液护理。考虑到重症烧伤患者感染的风险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在输液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保证静脉穿刺一次成功,在输液期间加强巡视,主要查看输液器及管路是否有异常,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处理。(4)心理护理。由于重症烧伤患者需要承受皮肤损伤和换药时巨大的疼痛,因此难免会伴有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又影响了治疗和护理的顺利开展,为此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心理进行评估,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5)营养护理。结合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营养计划,严格按照医嘱在规定的时间内用食,在肠外营养时控制好药物的浓度和给药顺序,肠内营养时要注意均匀加热,营养液要现配现用,以防食物温度过低和食物腐败引起的腹泻,病情许可时可以适当将患者床头抬高,不仅可以预防患者呕吐,还可以促进食物消化吸收[1]。

1.3 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营养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情况包含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情况对比

在护理前,实验组ALB为(26.35±2.54)g/L,HB为(84.25±9.34)g/L,对照组ALB为(26.41±2.52)g/L,HB为(84.36±9.42)g/L;护理后实验组ALB为(34.85±7.84)g/L,HB为(116.34±11.68)g/L,对照组ALB为(30.54±3.54)g/L,HB为(99.54±10.34)g/L,由此可见护理前两组患者营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护理后实验组营养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有3例(9.68%)出现了并发症,其中呕吐1例、恶心2例;对照组有9例(29.03%)出现了并发症,其中呕吐2例、恶心3例、误吸2、胃滞留2例,可见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重症烧伤作为比较严重的一类烧伤类型,会引起机体能量代谢和能量消耗增加,降低了患者抵抗力,甚至还有部分患者伴有多器官损伤,引起感染,特别是急救期内患者,除了应及时输液补充电解质,还需要给予营养支持。路径护理作为一类新型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主要由患者每个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构成,能够为护理人员的护理提供指导,同时也能让患者明确自身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的护理中[2]。在上文中,通过对31例重症烧伤患者在急性期实施急救期输液及营养路径护理,结果发现与常规护理相比,实施输液及营养路径护理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明显,而且还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输液重症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重症不惑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