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老年患者的咬合重建修复临床观察
2019-01-03郑向明通讯作者初梦茹
马 兰 郑向明(通讯作者) 初梦茹
( 大连市口腔医院昆明街门诊部 , 辽宁 大连 116001 )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生活中诱导不良习惯的因素越来越多,导致老年人群口腔问题也逐渐增长。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是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口腔问题,患者牙齿磨耗将导致牙体硬组织渐进性丧失,不仅影响患者正常咬合及面部美观度,严重时还将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口腔病理性改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咬合重建义齿修复是当前临床治疗老年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常用治疗方式,目前常用的义齿修复类型较多,为进一步明确咬合重建义齿修复治疗的效果,本科室对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120例老年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根据实际状况选择合适义齿实施了咬合重建修复治疗。现将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择本科室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120例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老年患者。患者中含有男62例,女58例;患者年龄跨度60-83岁,平均年龄71.2岁(s=9.5)。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内容。纳入标准:实施口腔检查、X线检查确诊为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垂直距离下降,牙本质暴露>30%,连续缺损牙齿≤2颗[2];年龄≥60岁患者;完成研究及随访过程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存在其他口腔疾病患者;存在严重脏器合并症患者;精神、认知、意识障碍及治疗配合度较差患者。
2 方法:(1)修复前准备。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选择合适义齿对患者进行咬合重建修复治疗。实施套筒冠义齿修复21例,牙合垫式活动义齿修复40例,活动义齿联合固定义齿修复35例,固定义齿修复14例,固定义齿联合种植体修复10例。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对患者患牙进行常规牙髓牙体牙周处理,并采取X线检查充分了解患者口腔状况、颞下颌关节状况,制取研究模型记录修复前状态。(2)确定垂直高度。使用过渡性牙合垫式义齿辅助测定,制定上下合模型,根据患者实际合间隙、牙齿磨耗状况、面部状况调整垂直距离,可将垂直距离适当增加,保持距离<4mm,进行义齿试戴。(3)制作义齿及效果观察。根据患者实际状况、上下合关系确定修复方式,随后对患者进行定期复查,于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实施复查,随后采取3个月/次复查,复查过程中了解患者感受,根据患者实际疼痛、不适状况进行调整,患者无不适症状时表示处于最佳重建合位。
3 观察指标:(1)随访3个月,分析总结患者治疗前后修复体咀嚼效率状况,取4g花生米,由患者咀嚼咬碎,30秒后,将花生米吐出,并通过漱口吐出碎屑,将所有碎屑转移至容量瓶,摇匀、静置,取5ml上层混悬液,在比色皿内实施590mm分光光度计进行吸光度测定,均在治疗前后测定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3]。(2)对患者实施1年随访,分析总结患者治疗满意度状况,评价内容包括食物嵌塞、基牙状况、咀嚼状况、咬合关系、义齿固定效果、美观度、舒适度等,总分100分,评分>80分表示满意。
5 结果:患者固定修复、活动修复组30秒吸光度治疗前分别为0.74±0.21、0.55±0.27,随访3个月后30秒吸光度为1.01±0.22、0.82±0.23,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实施1年随访,患者治疗满意度均高于90%,且固定义齿联合种植体修复患者满意度最高达100.0%。
讨 论
人体长期牙齿咀嚼导致牙齿出现磨耗状况,正常磨耗过程对牙齿咬合功能、饮食状况等无明显影响,而出现重度磨耗时,极易导致咬合关系紊乱,使牙齿失去正常解剖形态外形,严重者牙列缺损从而咀嚼功能丧失,进一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因此,及早对患者咬合状况进行重建,修复患者牙列缺损状况是临床治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主要方式。且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也易出现食物嵌塞状况,因此患者治疗过程中也需加强牙齿平面恢复,改善咬合垂直距离及牙列曲线,改善患者预后[5]。
垂直距离的确定是咬合重建治疗的关键,因此本次研究中采取过渡性牙合垫式义齿辅助测定,在试戴后进行的多次复查及调整过程,有助于达到最佳重建合位,保证治疗效果[6]。本研究中患者随访3个月后固定修复、活动修复30秒吸光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说明实施咬合重建修复可有效改善患者咀嚼效率,促进患者口腔咬合功能的恢复。在远期随访中,不同修复类型患者治疗满意度均高于90%,说明各类修复方法均可达到良好的远期疗效,其各具特色,根据患者实际状况综合选择合适方案治疗。
综上所述,老年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实施咬合重建修复近远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