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减轻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2019-01-03陈颖
陈 颖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
术后疼痛是临床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1]。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普遍比较强烈,患者对疼痛的忍受能力因人为宜,容易导致疼痛加剧现象,引发患者投诉。因此创设骨科患者术后应做好疼痛护理干预,减轻术后疼痛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本次调查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探究创伤骨科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减轻术后疼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四肢骨折18例,锁骨骨折15例,腰椎骨骨折7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1~76岁,平均年龄46.2岁;对照组四肢骨折16例,锁骨骨折16例,腰椎骨骨折8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12~77岁,平均年龄46.8岁。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已知悉护理方式,签署知情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骨科创伤患者给予药物止痛。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疼痛采取护理干预措施:①术后药物指导。骨科创伤患者术后根据医嘱和疼痛等级进行药物镇痛。药物镇痛前,护理人员要将镇痛药物使用强度、使用后不良反应等情况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属,了解服用镇痛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了解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和镇痛的效果。患者和家属同意用药后,应做好镇痛用药的记录,观察是否存在呼吸、消化道等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做好观察和记录。②术后心理指导,骨科创伤患者术后由于骨折的创伤面积大,容易造成心理恐慌和心理压力,存在疼痛放大的情况,因此应进行术后心理指导和疏导,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沟通的工作。对患者心中存在的不良心理,要做好疏导工作,了解患者实际需求,减轻患者的焦虑紧张程度,降低心理因素造成的疼痛加剧情况,同时做好疼痛宣传,了解术后疼痛的原因和问题,争取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提升护理质量。③适当分散疼痛注意力。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不可避免会存在的疼痛情况,因此应适当分散患者的疼痛注意力,根据患者的兴趣,培养患者多种兴趣,从而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增强耐痛的能力,同时注重舒适护理,保持患者病房环境,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改变姿势、变换体位等;此外应结合临床实际,采用针灸、穴位、按摩等方式对患者疼痛进行干预,减轻疼痛对患者的干预,如患者疼痛等级较高,应采用非口服药进行干预,如神经阻滞等方式。
1.3 疗效判定标准
统计患者手术后6 h、1 d、2 d通过数字疼痛分级法评价两组患者的强度,其中0属于无痛,1~3属于轻度疼痛,4~6属于中度疼痛,7~10属于中度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6 h疼痛程度为(4.56±1.41),1 d疼痛程度为(3.23±1.32),2 d疼痛程度为(2.15±1.32)。对照组患者6 h疼痛程度为(5.89±1.54),1 d疼痛程度为(4.64±1.45),2 d疼痛程度为(3.17±1.31)。观察组组患者手术之后6 h、1 d以及2 d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骨科手术属于一类急性刺激,会产生病理生理反应,疼痛感加剧[2],临床护理过程中需要针对患者疼痛进行针对性的干预,采用药物、心理辅导、中西医结合等多种护理方式降低疼痛对患者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影响,特别是术后6 h和1 d和2 d的疼痛控制,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对患者的影响。一般疼痛在术后3 d后疼痛感不明显,因此不作为讨论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