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9-01-03王缅,胡宇
王 缅,胡 宇
(遂宁市民康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下面总结了精神分裂症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方法,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遂宁市民康医院从2016年1月~2018年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本研究一般资料。观察组:男17例、女17例,平均年龄(34.6±5.3)岁;参照组: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34.6±5.3)岁。使用SPSS 21.0数据统计软件统计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结果证实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对比的价值。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抗精神分裂治疗和溶栓治疗,参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含
(1)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提醒患者一旦有不适时要理解告知医务人员。要戒烟戒酒,禁食高胆固醇食物,多食用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多喝水,保持大便畅通。
(2)患肢和皮肤护理。针对需要绝对卧床的患者,需要借助专门的腿垫将其患肢抬高30°,注意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和干燥,给予必要的保暖,注意避免外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皮肤的温度、颜色以及远端动脉的搏动情况,详细记录好患者双侧下肢周径改变情况,首次测量患者的腿围和双侧下肢后,做好标识,然后每日测量并做好患肢腿围变化情况,协助患者更换体位,以免发生压疮。
(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采用柔和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并积极关怀、体贴患者,鼓励患者多向身边的人表达内心感受,以缓解其不良心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4)疼痛护理。疼痛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在疼痛的折磨下,患者常常持续心情不佳、拒绝治疗、不愿意活动等情况,从而进一步加重了精神分裂症症状。因此有效的疼痛护理在预防和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显得非常重要。可以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缓解方式,除了指导患者聊天、看电视、听音乐来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还可以结合患者病情适当应用镇痛药物来控制疼痛[1]。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借助SPSS 21.0数据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开展统计分析,患者的例数以n表示,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腿平均周径用均数(±s)表示,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用(%)表示,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观察组疼痛减轻时间为(3.42±0.25)d,肿胀消退时间为(4.31±0.29)d,参照组疼痛减轻时间为(5.18±0.36)d,肿胀消退时间为(6.08±0.41)d,由此可见,观察组疼痛减轻时间和肿胀消退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非常满意21例、一般满意12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4.18%;参照组非常满意12例、一般满意16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为82.35%,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慢性的、持续性的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行为分裂、个性思维分裂、情感分裂等,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常常需要长期且大量的应用抗神经病药物,再加上日常活动较少,血流速度减缓,导致其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增加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精神分裂症比较少见的一类并发症,其危险因素较多,会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巨大创伤,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精神分裂症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予以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对病情的影响,提高下肢深静脉的治疗效果[2]。
在本文中,总结了对精神分裂症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发现对在积极抗精神病治疗和溶栓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健康教育、患肢和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疼痛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模式,结果发现同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患者疼痛减轻和肿胀消退的时间更短,提高患者满意度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