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的康复临床研究
2019-01-03刘莉菲辽宁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辽宁沈阳110016
刘莉菲( 辽宁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 辽宁 沈阳 110016 )
正常情况下,肩关节通过肩袖来维持稳定性,并保证运动,但肩袖发生病变后肩关节功能会受到极大影响。肩袖损伤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确诊后主要采用肩关节镜修复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手术效果,但手术要想彻底成功,关键在于术后开展良好的肩关节功能锻炼,不过,部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会选择出院在家自行开展康复锻炼,导致康复锻炼效果并不理想[1]。对此,本院以院内系统开展康复锻炼方式给予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在本院行关节镜修复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90例,男51例,女39例;年龄42-77岁,平均(52.8±3.4)岁;病程1-20个月,平均(9.6±4.7)个月;撕裂程度:小(<1cm)9例,中(1-3cm)67例,大(3-5cm)14例。纳入标准:(1)具备手术适应证,无禁忌证;(2)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严重骨质疏松;(2)撕裂程度为巨大撕裂;(3)伴有出血性疾病;(4)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术后依照随机对照法分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2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2 方法:手术治疗后,患者均穿戴肩吊带,术后6周内,医生视患者情况确定具体的摘除时间。对照组术后功能锻炼常规开展,院内时,将功能锻炼方法告知患者,由患者自主进行,出院后嘱咐患者每月复诊,复诊时由医生口头进行训练动作指导。观察组术后功能锻炼系统开展,由专业康复医师实施相应的治疗及指导,具体如下[2]:(1)第1阶段(术后1天-3周)。术后1天,练习张手握拳;术后3天,被动活动训练即可开展,练习项目包含肘关节屈曲、外旋等,每天2次,练习期间,康复治疗师给予适当的协助及指导;最后,将耸肩练习等加入其中,每组5分钟,间隔1小时练习1组,练习后冰敷立即进行;术后1周,肘关节被动活动、被动关节活动度练习均可开展;术后2-3周,肌力练习增加,先将肘关节屈曲,度数为90°,再将上肢向上抬起,达到无痛角度后,上肢保持在最高位置,持续2分钟后放下休息5秒,再重新抬起,1组练习需反复10次,每天练习2-3次;主动、缓慢屈伸肘关节最后进行,肩部疼痛不加重情况下,进行30次练习,休息30秒后开展下组,共连续练习2-4组。(2)第2阶段(术后4-6周)。上述练习持续基础上,练习肩外展45°位外旋/内旋,此阶段中,肌力练习为着重点。(3)第3阶段(术后7-12周)。前2个阶段练习继续开展,并对上述练习做出强化,肩关节屈曲度数达到170°-180°;练习肩外展90°位外旋/内旋,外旋、内旋度数分别要达到75°-90°、75°-85°;外旋练习在肩0°外展位进行,直至外旋度数达到30°-40°;全范围活动尽量在术后8-10周达到。后2周练习中,对肌力做出强化,各方向行低阻力抗阻力练习开展,负荷逐渐增加。(4)出院指导。出院前1天,将复诊时间准确的告知患者,第1个月复诊4次,即每周1次,从第2个月开始,每月1次,患者每次复诊时,对其功能锻炼情况做出检查,并把接下来的康复训练计划详尽的讲解给患者。
3 观察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评估量表包含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3]、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SES)[4]、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于术后7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测量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分别测量屈曲活动度及外旋活动度(外旋于肩关节外展90°位测量)。
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手术前后肩关节功能评价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UCLA术前(12.7±2.3)、(12.5±2.6),术后(32.1±1.9*)、(28.3±3.4);ASES术前(52.6±5.7)、(52.3±5.9),术后(91.5±3.7*)、(84.3±7.1);VAS术前(6.2±0.9)、(6.4±0.8),术后(0.5±0.3*)、(0.9±0.5),术前2组各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UCLA、ASE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5.2 2组术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屈曲(°) 术后7周(116.5±13.8*)、(103.8±23.2);术后3个月(145.6±10.3*)、(132.7±14.9);术后6个月(157.8±8.4*)、(147.6±11.9);外旋(°)术后7周(29.6±7.5*)、(24.1±9.6),术后3个月(44.3±7.3*)、(36.5±9.1),术后6个月(52.6±7.1*)、(45.3±8.6)。观察组术后7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屈曲和外旋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讨 论
临床以关节镜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时,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术后切口可快速愈合的优点,利于患者康复[5]。以往,康复锻炼多由患者自主进行,患者出院后定期复诊时由医生进行训练运动指导,由于康复训练的专业性不足,导致康复效果并不理想[6]。本研究中,康复锻炼在院内开展,且整个锻炼过程由康复医师依据治疗原则,结合患者特点,制定个体化训练方案,由治疗师进行训练及指导,促进了康复效果的提升。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康复锻炼从术后第1天开始,依据渐进性功能训练原则,适量开展功能训练,由被动训练逐渐的过渡到主动训练,训练负荷量也不断的增加,有助于上肢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将术后时间划分为不同的3个阶段,每阶段开展相应的功能锻炼,有助于逐步的恢复肩关节功能和上肢功能,同时,肩关节周围组织粘连、肩肘肌群萎缩均能够得到改善,进而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最大限度恢复[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系统康复锻炼后,术后6个月的肩关节功能相关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术后不同时段的肩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也优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综上,临床行关节镜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时,术后分阶段给予患者系统的康复锻炼后,有助于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并提升肩关节的稳定性,使其活动范围尽量的恢复正常,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