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研究
2019-01-03刘慧菊
刘慧菊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CT室,吉林 通化 134001)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属于不常见血管畸形,以血管瘤生长位置不同为依据,可将其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脑内型,二是脑外型。通常情况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通常出现在左右脑以及脑干,因发病部位不同,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存在差异,最常见的症状为癫痫,并伴随头痛[1]。局限性脑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等症状。针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2]。本次研究分析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行以CT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择取我院收治的33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癫痫、头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轻度中风症状,其中21例脑干右侧血管瘤、12例脑干左侧血管瘤,男19例,女14例,年龄37~76岁,平均(55.23±4.96)岁。
1.2 方法
先行CT检查,选用之后联合核磁共振成像。CT检查如下:通过GE单层仪器、飞利浦16层CT仪器进行检查,其中电流设置为240 mA,电压设置为100 kA,层厚设置为5 mm,扫描间距设置5 mm。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如下:通过MAGNETOMCONCERTO0.2T开放式低场核磁共振扫描仪(西门子)进行检查,行以矢状位扫描、冠状位扫描,同时对T1予以自旋回波序列扫描,扫描400 ms,回波8 ms,同时对T2予以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重复激发2400 ms,回波90 ms,画面视野设置为48×48 cm,选用扎喷酸葡胺作为增强剂,静脉注射后,予以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对照病理及检查结果,对这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CT检查的灵敏度为72.73%(24/33)、特异度为66.67%(22/33)、准确率为75.76%(25/33),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灵敏度为84.85%(28/33)、特异度为78.79%(26/33)、准确率为87.88%(29/33),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从本质上来说,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不属于肿瘤范围,而属于异常血管团,由大量薄壁组成,发病初期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痛症状,入院检查一般被诊断为其他疾病导致头痛,或经血管造影后无法确定病因,容易发生误诊问题[3]。
伴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CT和核磁共振成像应用越来越广泛。在CT检查中,因扫描时间短,可快速将图像反馈出来,可对血管瘤生长位置进行确定,以便于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使诊疗时间缩短。但单独CT扫描的深度不足,对于个别血管瘤无法有效确定,有区域处于模糊状态,无法有效分辨。核磁共振成像可以以病灶部位反馈信号对病症进行确定,使单独CT检查的不足得到弥补[4]。因此CT和核磁共振成像联合检查可以提高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避免误诊和漏诊问题,临床价值显著。
对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相比于单独CT检查,CT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准确率更高,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