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家思想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影响
2019-01-03巴立明郭家娟
惠 菊,巴立明,郭家娟*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中医临床思维是以中医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为核心,运用中医四诊收集患者病情资料,分析其病因病机,最终形成病、证判断结论完整的认识过程[4]。道家思想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哲学的瑰宝之一,中医学与道家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被奉为“医家之宗”其内许多理论都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对中医学有极大指导意义,因此,要提高医生的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可学习和借鉴道家的学术思想。
1 疾病预防
中医提倡在无病的状态进行养生防病,及时纠正身体不适。
1.1 调畅情志
道家主张追求宁静平和的心境与中医学调畅情志防病的思想极为相似,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修道方式。倡导“少私寡欲”,这种恬然淡泊、清静养神的思想,渗透到中医学预防疾病中,倡导人们对待事物保持“知足常乐”的平常心,追求“上善若水”的至高境界。中医学认为七情过极致病,“怒伤肝,……恐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七情可直接损害人体五脏之精,使其气血阴阳紊乱,功能失常。“百病生于气也,……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七情还可以影响人体气的生成和气机的运动,导致气机的逆乱,发生多种疾病。七情也可以影响患病者病情的变化,如心脏病患者,常因情志异常波动使病情加重或恶化,甚至死亡。因此,调畅情志对疾病预防极为重要。
1.2 未病先防
道家提倡“治未乱”的哲理,在《黄帝内经》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亦晚乎”后世医家继承先贤经验的同时从临床实践出发,不断丰富了着“治未病”理论的内涵,中医学认为对待疾病防重于治,主张“治未病”即通过饮食、起居、劳伤、风俗进行调摄,提高人体抗邪的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1-2]。《黄帝内经》有“虚邪之风……故合于道”等治未病的思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中医师进行临床思维判断,同时有针对性的指导患者,增强人体本身的抗邪能力,以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2 疾病诊治
2.1 天人合一
道家倡导人与自然相协同,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才能够发展。《黄帝内经》有“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中医学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春夏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气血皆盛于外,皮腠松弛疏泄多汗,秋冬季节则相反,四季有冷暖之分,患病特点亦有别,疾病的治疗用药可借助自然寒热之势,以助药力。疾病的变化有旦慧、昼安、夕佳、夜甚的昼夜变化特点,如冠心病的患者常常在深夜发病,应密切关注。地域对人体亦有影响,地域环境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人体体质亦有不同,如我国南方地区,其气候特点湿热,人体腠理疏松,生活在南方地区的患者,小剂量地用药即可达疗效,用量过大反而有害。
2.2 阴阳调平
《易经》中有“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说:“道生一……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家认为事物的产生不外乎是一阴一阳之间的相互作用。[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中医学认为疾病的病因都可以归于阴阳失衡,《内经》有“善诊者……先别阴阳。”疾病诊断以阴阳作为总纲,人体的各部位、脏腑、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等方面具有阴阳属性,《内经》有“味厚者为阴,……酸苦涌泄为阴,”用药也分阴阳,道家认为“冲气以为和”《内经》中强调以平为期,注重调和的中庸思维影响中医临床思维,须根据患者症状,辨别病证的阴阳盛衰情况,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使人体达到阴阳平和的状态,进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3 调节脏腑
五行最早是由“黄老道家”所提出,《尚书》记录:“五行:一曰水,……土爰稼穑。”论述五行的特性,后人又创造了五行生克的理论,一切事物都可以用五行的特性加以推理,演绎。中医学用五行理论,构建了以五脏为中心,外联六腑、五体、五窍的网络,解释五脏特性及其相互作用,阐述机体生理结构和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治。“五脏受气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理论解释病机,预测传变,判断预后。五行之间生克制化,五脏之间生理上相互制约,临床可应用其制克生化的关系调理脏腑。
3 康复调护
疾病后期,人体气血俱虚,正气较弱,如果不好好调护,机体又极容易再次患病,因此,疾病的后期康复十分重要,可结合道家思想对患者进行康复调护。
3.1 形神兼养
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养形之人,……”。汉代医家华佗创造了“五禽戏”后世医家又创造多种导引功法,中医主张动静结合,通过对患者的评估,适度地通过散步、养生功法、劳动、散步等方法,运动形体,调畅人体气血,疏通经络,筋骨肌肉壮实,恢复人体正气,同时中医十分重视养神,金元四大家李东元说:“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临床可通过多种方法调神养心,促进疾病的康复。
3.2 顺应自然
《道德经》中有“人法地,……道法自然。”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人体五脏功能盛衰的生理变化顺应着天地自然规律的变化[5]。人应当效法天地阴阳的变化,自身才能平衡协调,人体正气才能恢复。《内经》提出了“春夏养阳……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人只有合乎天地自然运行的规律,来调摄自己的饮食起居,才能改善疾病的愈后。
4 结 论
因此,中医临床思维不仅重视疾病的诊治,也同样重视疾病的预防及后期的康复。中医师要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不仅需要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还需学习和借鉴中国传统道家思维的智慧,培养临床思维方式,辨证地分析问题,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为提高临床疗效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