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中风偏瘫患者略谈针灸的治疗效果

2019-01-03张永焕

关键词:偏瘫中风针灸

张永焕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在2018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把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60例患者。观察组有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的年龄在50~75岁之间;患者的患病时间在4~27天;对照组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的年龄在49~75岁之间;患者的患病时间在3-28天。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都没有较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的患者及家属都签订了知情书,自愿参与本项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西医疗法,具体操作如下:患者采用常见的药物来降低患者的血压及血糖数值,采取常见的方法清理患者的颅内淤血,观察组患者选择针灸治疗方法,具体如下所示:把患者的三阴交、内关、外关等穴位作为针灸的重点穴位,然后结合患者的身体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配穴。肝阳亢奋的患者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重点针灸患者的太冲穴和太溪穴;痰热壅实的患者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重点针灸患者的内庭穴和曲池穴;半身不遂的患者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重点针灸患者的太冲穴和阳陵泉穴。在针灸前需要对针进行科学的消毒处理,针灸过程中需要留针半小时,治疗时间在三周左右。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生活水平以及运动水平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相关量表进行科学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其运行能力正常的确定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运动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的确定为有效;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且患者的运动能力没有出现好转的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通过相关调查不难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7%)明显比对照组(83%)患者高出很多,具有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生活能力、运动功能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的运动情况及生活水平没有太大差距,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水平及运动状况也都有了提升,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各方面提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数据有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脑血管疾病中,中风主要表现为出血性损伤或者脑部缺血问题,容易造成患者的残疾或者死亡。偏瘫是中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并发症主要是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口歪眼斜等,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从中医角度来看,中风偏瘫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气血不畅、脉络空虚、正气不足等引发的,不仅如此,大部分中医都觉得偏瘫受到患者饮食习惯及精神压力方面的影响较大。针灸在我国具有较为显著的历史渊源,主要是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刺激,这样能够激发患者的自身抵抗力,还能疏通患者的经络,有利于患者颅内血块的化开。上文中已经提到,中风偏瘫患者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针灸患者的相关穴位,从而有效疏通患者的身体经络,通过对患者进行头部针灸还能提升患者的头部血液循环效率,提升患者的脑细胞活跃性,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运动情况,最重要的是,针灸没有副作用,还会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得到了人们的信赖,被广泛运用到中风偏瘫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本文的相关研究不难看出,通过相关调查不难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7%)明显比对照组(83%)患者高出很多,具有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质量都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比对照组患者的变化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发挥针灸治疗方法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水平,除此之外,还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不断提升患者的生活水平。

猜你喜欢

偏瘫中风针灸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针灸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漫画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