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9-01-03

关键词:围术组间缺血性

印 琳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江苏 无锡 214044)

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其有着发病较急、进展快、预后较差的特点。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有效手段是介入治疗,给予介入治疗期间的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能使临床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1]。作者为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及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发挥的效果,分析了近几年本院收治的患者,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本院介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57岁~73岁,平均年龄为(67.11±1.05)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56岁~75岁,平均年龄为(67.84±1.49)岁。组间常规一般资料相似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将常规介入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实施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具体为:(1)心理护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会因为该病发病突然,且伴有肢体功能障碍这两点原因受到很大的影响,患者悲观、焦虑的情绪也会由此而生。针对患者出现的情绪问题,护士要主动与其交谈,对待患者要保持同情和宽容的态度,同时为让患者正确认知自己的病情,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应采取向其介绍所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疗效,以及治疗中必要的检查项目等的方式。(2)术前准备,对患者有无出血史进行询问,进行心、肝、肾功能的全项检查,对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血液黏稠度、纤维蛋白原计数进行测定。(3)术中护理,患者处于卧位,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和舒适的状态,对患者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等各方面的变化进行细致观察。(4)术后护理,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因溶栓药物会延长凝血时间的原因需要带动脉鞘,要防止动脉鞘污染、扭曲、打折的情况出现,同时为防止动脉鞘损伤血管造成大出血,患者应避免弯曲肢体,在4h后可拔鞘。拔鞘后应保证有24 h的卧床休息。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细致观察,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的变化。患者若有头偏向一侧且意识不清的情况,应给予负压吸引,监测心率、血压、血氧。为达到促进造影剂从体内排出的目的,宜增加饮水次数和数量,同时进行大量静脉液体的输入。

1.3 观察指标

评估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分数,对比两组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中的两组数据使用SPSS 15.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发生率(%)、“±s”表示,x2、t检验,当P<0.05时,说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分数为(13.79±5.27)分,低于治疗前(24.12±5.27)分(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分数为(18.71±4.68)分,低于治疗前(24.65±5.12)分(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组间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为(9.07±2.12)天,显著低于对照组(14.88±3.33)天。(P<0.05)。

3 讨 论

脑血管狭窄或血栓栓塞血管等会引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头痛等神经系统病症会由于患者脑部出现供血不足现象或者血流中断情况而导致,在出现此类病症后,尽快介入性溶栓治疗对于促进血管再通,改善脑部缺血状况意义非凡。而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临床意义的手段是在介入治疗同时给予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干预[2]。为保证护理过程中对出血情况的及早发现,需严格细致的观察病情的变化。要注意观察皮肤紫癜、黏膜出血、有无鼻衄、血尿、牙龈出血、黑便等,与此同时对瞳孔、神志、呕吐、血压、有无头疼的观察也十分必要。从发病到治疗的整个过程,治疗各科室和医患之间都要更加积极的配合,分秒必争,给予患者最及时有效的治疗。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出血有着较为理想的效果,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均可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方式,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围术组间缺血性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高龄孕妇临床妊娠常见状况分析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