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糖检验对于控制老年人正常血糖水平的临床价值

2019-01-03崔信玉

关键词:社区卫生糖化定期

崔信玉

(吉林省龙井市龙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济宁 133400)

近些年,伴随生活水平提升,人们生活习惯发生改变,这也使得糖尿病发生率呈现出递增趋势,且在老年人中比较多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有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疾病,因此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水平控制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患者定期进行血糖检验,使血糖水平保持正常状态[1]。本文探析血糖检验对于控制老年人正常血糖水平的临床价值,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择取4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报告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择取4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病例从2017年3月~2018年3月择取,均与WHO制定诊断标准相符合,年龄在60岁及以上,其中男25例,女20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62~79(65.23±5.12)岁,病例择取病程范围为0.5~10(4.96±0.85)年。

1.2 方法

所选患者均接受定期血糖检验,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血糖水平每周检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每3个月检验1次,以便临床医师依据检验结果进行治疗。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干预前后老年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4.4~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为4.4~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范围为4.99%~6.79%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s)表达,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达,用x2检验,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前,患者空腹血糖为(7.25±1.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3.20±2.34)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8.05±1.59)%;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为(6.68±1.0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2.02±1.86)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79±0.90)%,相比于干预前,干预后老年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

3 讨 论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内分泌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高,而且病程长,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为2型糖尿病,同时多数患者伴随其他并发症,如眼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因此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水平非常重要,可以使患者的生活得到改善,提高生活质量[2]。

本次研究中,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定期血糖检验工作,结果显示,相比于干预前,干预后老年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得到改善,由此可见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血糖检验可以使血糖水平保持稳定状态,并趋于正常水平。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检验中,若发现糖代谢异常,或存在血糖水平升高现象,则不仅需要给予对症治疗,如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等,同时还需要调整患者的饮食和运动状态,使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得到改善,胰岛素β细胞承受压力得到缓解,加速葡萄糖吸收以及消化,进而实现降糖的效果[3]。另外因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波动频繁,而血糖异常则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通过定期血糖检验可以避免并发症出现,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这也是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关键。因此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血糖检验非常重要,值得推广及应用[4]。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接受血糖检验,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对控制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糖化定期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防、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探索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社区卫生服务应再上层楼
常吃煎蛋有危害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
上海推“1+1+1”基层医疗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