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影响的研究

2019-01-03季金华顾丽萍

关键词:导图冠心病疾病

马 赟,季金华,顾丽萍,周 磊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200)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1],为了做好该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患者的自我管理至关重要。本研究应用思维导图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金坛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的100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男61例,女36例;年龄35~59岁,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者17例,初中25例,高中23例,大专及以上者32例。对比两组患者资料,P>0.05。本研究已通过了我院伦理评审委员会审批同意,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制作“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思维导图”方法

①由研究者根据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和康复需求,结合以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查阅文献,综合国内同行做法自行设计制作,并形成初版思维导图。②由1名专科医生和2名护理专家进行审阅,修改形成第2版思维导图。③选择有阅读能力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10例,使用第2版思维导图对他们进行预调查,并对内容进行完善。④对思维导图内容进行排版、美化,设计完成终版思维导图。在该思维导图中,将冠心病相关知识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图画、关键词标示出来,并运用思维导图软件XMind进行绘制,打印在纸上加以塑封以便保存及长期循环使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思维导图”由中心关键词“冠心病”发散出一级分支,即6个知识模块,包括疾病概述、危险因素、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每项一级分支分别发散二级分支,部分二级分支可继续延伸细化。

1.2.2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述法在入院第二天、出院前一天及平时的日常治疗时予冠心病相关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经过思维导图方法培训合格的护士在相同时间结合思维导图对患者和主要照顾者宣教,时间为每次30分钟。宣教注重个体化,结合患者日常生活中在自我管理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给予相应的分析和指导。在住院期间,将患者的健康宣教融入到治疗、护理的各个环节,这段时间思维导图交由患者保管,以便随时查阅,在出院前授课结束后向患者发放冠心病出院指导的思维导图海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分数越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越好。对患者进行冠心病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13和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且Fisher检验评估干预前、后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不良嗜好管理、日常生活管理、症状管理、疾病知识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急救管理和情绪认知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冠心病相关知识水平比较

健康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冠心病相关知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应用思维导图干预后冠心病相关知识44(88)高于对照组患者3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8.62,P<0.05)。

3 讨 论

自我管理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法来提高病人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2]。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费用花销,同时还能预防疾病的再次复发。思维导图是一个表达发散性思维的简单的图形工具,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而言,清晰的图片及多种色彩效果可使患者获得直观的感官信息,易于接受知识[3]。

因此,思维导图这一健康教育模式能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掌握疾病相关知识,还能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遵医行为。

猜你喜欢

导图冠心病疾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