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领域项目教学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2019-01-02董静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习领域建筑工程技术五年制高职

【摘 要】根据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理论对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进行项目教学实验探究,以真实的职业情境和工作逻辑建构学习领域课程框架、设定项目教学活动,同时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学习领域;建筑工程技术;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4-0059-03

【作者简介】董静,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分院(南京,210000)督导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是通过模拟职业情境中的典型职业活动来实现专业知识的习得和职业技能的掌握,以系列项目进行跨专业的处理,追求职业综合性、整体性的集成化课程方案。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建设工程企业需要的施工员、造价员等技术人才,是专业跨度较大的一线管理人员,而不是仅具有单一工种技能的操作工人。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其实施的时空、人员、材料、设备、组织等因素都会有一定的差异,这也意味着企业更需要“具有以经验和策略为代表的隐性的过程性技术”人才。

因与德国长期的合作关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分院在部分专业已连续开设了几轮以学习领域课程模式进行教学的实验班,并获得了许多成功经验,现分享如下。

一、学习领域项目教学实验班实践情况

(一)课程框架计划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五年制高职实验班的课程设置主要参照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制定了以典型工作过程建构的学习领域课程框架,实施项目教学。从第四学年开始,由于诸多条件限制,学校对课程框架计划进行了调整,具体内容如下页表1所示。

(二)项目设置要求与教学目标控制

学习领域课程框架,其项目设置要选取职业情境中的典型职业活动,符合企业生产劳动的职业行动逻辑。在专业课程与专业教学整体上以行动导向进行跨专业处理,知识的学习以行动导向逐步渗透,知识的积累以螺旋式重复并深化,比如:一段梁(或柱)钢筋骨架的绑扎→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与柱的浇筑→小型混凝土框架施工等。在制定每个项目的教学目标时,需要教师把握几个基本要点:1.让师生知道“所学专业与职业的对应”;2.让师生知道“什么是能力提升及怎样提升”;3.让师生知道“怎样应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4.让师生知道“怎样交流与沟通”。

(三)课程的实施与教学评价

10个领域的教学主要由两名“双师型”教师负责,以“做中学”实施项目教学。例如,学习领域课程第一阶段要求学生完成一段直墙的砌筑,在这简单的任务中开始学习基本的识图、放线、材料准备、砌筑、检验等相关知识内容,所学的知识主要满足“够用”,而非系统知识。引导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从“挫折—求助—探讨—修正—交流总结”的过程中认识职业与专业、学习与工作、交流与合作等。

随着项目的推进,建筑识图、测量、材料等知识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逐渐丰富、强化。三年级的学生被安排到企业进行跟班实习,主要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监理员、施工员等岗位的实习,任课教师巡回参与管理(学生被分派到不同的施工现场,主要交由企业负责管理)。一年实习期满后,学生回校继续学习。

教学评价以行业规范为主,任务与评价要求具体明确,如能列出材料、工具清单,能使用技术手册按规程完成操作,能进行基本图纸的识读或绘制,能进行任务实施的计划安排,能进行基本的力学或结构计算,能发现任务完成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等。每一个项目的实施情况,主要由学生小组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完成。

二、学习领域课程实践中的思考

(一)专业兴趣与学习动力

学生一开始就在设定好的一个个“工作过程”中学习,直接感知职业情景,学习状态较为正常,学习的专业知识虽然简单零散,但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会与不会”“够与不够”的状态,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不易使其丧失信心。这种在真实情境下的“动中学”,创生了学生对专业兴趣的萌芽,而获得的一定经验也给学生注入了学习的动力。

(二)学习体现为一种主动建构生成经验的活动

学习领域课程项目从简单逐渐向综合化推进,技能与知识的习得打破了固定化、静态化的僵局,而体现出动态性、丰富性和一定的创造性。在一个个学习领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在施工现场的实践中不断建构经验,学生不再是课程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程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更令人惊喜的是,虽然第四学年后部分课程又回归到以学科为主的课堂教学,但学生的社会能力、情感态度、学习能力,特别是求知欲都表现出超出普通班很高的水平,他们能团结互助,主动记笔记,积极参加讨论,积极参加岗位证书的考试,在就业面试中也表现突出。

(三)师生在学习中成为真正的主人

学习领域课程项目虽然也有预设的计划,但总体呈现出足够的开放性空间。学生在“做”中产生的兴趣、遇到的问题、采取的学习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等各异,教师面对的也不是常规教学中熟识的教科书知识,这意味着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新挑战,从而不断学习,共同成长。

(四)课程实施的困境

实践证明,对于如建筑工程技术之类的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学习领域课程框架下的项目教学对培养目标的实现最为有效。由于建筑产品的特殊性,每个工程项目的时空、建造方式等都有变化,且体量庞大。在学校设置项目必然受到场地、设备、经费和时间的限制,学校要全面实施教学基本是不可能的,目前也仅在极少的班级实施。另外,在三年级组织的下企业跟班实习,接收企业的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困难。

职业学校的教师绝大部分来自高校,虽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但缺乏生产管理经验。在学习领域项目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承受了很大的压力,需要将各种知识与能力融入教学中。但经过一轮实践教学,可以看到教师对生产过程的了解和把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知识服务于生产管理实践的重构也有了较全面的感知。

建筑產品生产因其特殊性,教学项目仅由学校设置并在学校实施,其场地、设备及时间等都受到很大的限制。若由企业主导并参与,或与政府联合,借鉴德国的方式建立“跨企业培训中心”,一些项目的实施直接在培训中心进行,而不是仅靠一所学校甚至一个专业系部去实施,也许能克服当下的一些困难。

猜你喜欢

学习领域建筑工程技术五年制高职
建筑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双师型”教学团队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
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五年制高职护生谦虚心理品质培养实践研究
五年制高职班主任学生工作的探讨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设计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