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身份构建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综述

2019-01-02官逸伦

文教资料 2019年30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

官逸伦

摘    要: 身份构建是批评性语篇分析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就身份构建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有助于厘清不同群体利益,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运用批评性语篇分析进行身份构建研究的状况,指出当前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 批评性语篇分析    身份构建    研究综述

身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语言学家对身份构建的研究日益繁荣。特别是批评性语篇分析,作为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为阐述身份构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然而,国内的批评性语篇分析对于我国少数民族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体的身份构建的研究极为不足。因此,本文将对国内批评性语篇分析视角下的各类身份构建研究進行总结,指出目前研究优势与不足之处,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希望本文为国内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身份构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批评性语篇分析

自早期批评性语篇分析学者福勒(Roger Fowler)于1979年提出“批评语言学”的概念后,费尔克劳(Fairclough)、梵·迪克(Van Dijk)、沃达克(Wodak)等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继承、发展,最终形成“批评性语篇分析”。批评性语篇分析以话语-实践法、社会-认知法、语篇-历史分析法为三大主要研究路径,加上后来兴起的话语空间法、批评认知法、积极话语分析法等,通过语篇分析揭示社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由费尔克劳提出的话语-实践法吸收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观与方法论,提出了由语篇或文本(text)、话语实践(discourse practice)和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三个层面组成的三维分析框架。通过描述(describe)语篇或文本、阐释(interpret)话语实践、解释(explain)社会实践,考察话语与社会间的辩证关系。梵·迪克将社会认知视角引入批评性语篇分析,将一些重要的认知概念纳入其社会-认知法研究之中,强调“建立起一个跨学科的“话语研究体系”的重要性(毛浩然,高丽珍,徐赳赳,2015:39)。沃达克的语篇-历史分析法遵循八步骤方法论,采用多学科视角进行分析,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具有特有的研究优势。

二、国内身份构建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在身份构建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创新。基于国内话语实践,各类职业从业者身份构建、性别身份构建、社会特定群体的身份构建、文学人物的身份构建成为近年来国内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研究热点。这些研究均进一步促进我国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体的身份构建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

1.各类从业者的职业身份构建研究

对各类从业者职业身份构建的准确分析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不少学者以批评性语篇分析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析各类从业者的身份构建,为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建议。近日,医患矛盾、大学教授与社会认可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医生与教授身份构建的研究日益丰富。

就医生的身份构建研究,谭晓风(2015)借助批评性语篇分析对中医门诊医患对话进行细致的分析。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作者以韩礼德功能语法为工具,从名物化、分类、及物性、情态系统四个方面对录音转写的语料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在整个门诊过程中,医生借助以上四种方法既规避了可能需要承担的医疗风险,又成功塑造了自己处于话语领导地位的高视角形象。

刘文宇、毛伟伟(2017)在研究教授的身份构建时,通过构建批评性语篇分析三维框架,分别从微观话语结构、中观话语策略与宏观社会语境分析教授身份的构建过程。二者借助量化内容分析软件KHcoder,以“人民日报”中与微博相关的内容为研究语料,获得反映教授主要活动内容的词汇网络网,揭示其有重要社会贡献的高级知识分子身份。

2.性别身份构建的研究

性别歧视问题一直是批评性语篇分析关注的热点。性别身份的构建,尤其是女性身份的构建一直是国内相关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研究的文本主要是广告与学生的教材。夏慧言、傅钊(2014)以商业广告这一迎合受众内心需要以助其构建理想社会角色形象的工具为分析对象,通过将广告语与广告中女性行为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相联系,理解并阐述广告背后的“言外之意”,揭示出广告中所塑造的贤妻良母式的“照料者”与男性的“附属者”的有偏颇、受歧视的女性社会身份。戴姣姣(2018)以人教版初中英语课本(于201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为例进行其性别身份构建的相关研究。在研究中,作者以雷斯和范·莱文的视觉语法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工具,选取插图与相应文本,以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研究课本中性别角色的身份构建。分析发现,女性角色更多的是以动作者与需求者形象出现,但同时更多地处于中心位置;女性与男性身份虽然存在差异但并不明显。

3.社会特定群体的身份构建研究

不同的社会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对不同群体的身份构建分析有助于各群体间相互了解,促进社会和谐。下岗女工、老年人、香港人与网络红人这四类社会群体,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群体,对他们的身份构建进行研究对缓和社会矛盾有所助益。

下岗女工群体成为项蕴华、张广林(2008)的身份构建研究对象。二者着眼长春十几位下岗女工,在批评性语篇分析视角下,以对下岗女工的采访为语料,通过对其回答中代词、称谓、俗语、隐喻、叙述的结构及van Dijk意识形态的分析,反映出其过渡性的身份:受到现代思潮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既没有群体内部的优越感,其内部又存在隐性的差异(项蕴华,张广林,2008:9)。

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身份构建研究,刘文宇、李珂(2017)借鉴Koller(2012)集体身份研究三层面,在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运用批评性语篇分析对相关语料进行研究。研究基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料库、微博相关内容,以“老年人”为关键词,随机抽取相关语料,利用NVivo11工具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报刊倾向于构建积极的老年人身份,而微博则倾向于构建消极的老年人身份。

对香港人群体的身份构建研究极具中国特色。王加林和申智奇(2016)采取批评性语篇分析这一视角,基于香港回归前后22年的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对香港回归前后香港人的群体身份构建进行分析。在研究中,两人以语用预设为分析切入点,通过语用预设与意识形态的联系,揭示香港政府通过施政报告在香港人身份构建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引导性作用。通过分别塑造香港回归前后中国大陆“他们”的负面形象与“我们”的正面形象,引导香港人在回归前后分别构建起与大陆疏离和是中国人这个大群体一员的不同身份。

网络红人作为国内一个新兴群体,其数量与影响力皆与日俱增,但国内学者利用批评性语篇分析对其进行的研究却并不充分。以中国知网(CNKI)为例,截止到2019年7月9日,批评性语篇分析视角下的网络红人研究文章仅有一篇。陈欣杰、刘嘉辉、孙红、周红红(2016)在研究中,以papi酱为例,通过分析其语篇特征,揭示其构建起两大语用身份的全过程。papi酱通过使用当代中国青年较为熟悉的用语,通过重复使用语气词与问句,构建起吐槽的语境,顺利构建起网络吐槽红人的身份;既通过在其短视频中传递一些价值观,俗称“很正的三观”或用戈培尔的名言警醒大家“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张灿灿,2016:111),又顺利地帮助其构建起才女的身份。

4.文学人物的身份构建研究

目前国内对文学人物的身份构建研究大多停留在国外经典小说、剧作、报刊或电视剧所塑造的人物中。岑玮(2011)就对海尔曼剧作《小狐狸》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通过对否定词、感叹短语、反问句、祈使句与排比的分析,展现出新兴资本家张狂、残酷的形象与男性的社会统治者形象。甘昀(2011)则关注美剧“绯闻女友”中女主人公Serena的身份构建。作者以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模式为理论框架,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绯闻女友”第一季中部分对话为分析语料进行研究。该研究总结出Serena作为曼哈顿东城年轻女性强调个人自由、个人利益,重视物质上自我满足与快乐又善良体贴的形象。

三、未来发展趋势预期

从近十年的相关资料看,国内批评性语篇分析关于身份构建的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既注重日常对话,运用相关话语策略进行定性研究,又越来越重视网络平台语料,运用相关定量分析工具,在身份构建研究中,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同时,研究对象愈加丰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出现许多新群体与新热点群体,如:网络红人与老年人、教授群体。随着相关语料的积累,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些新群体、新热点群体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但在近十年的研究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群体的身份构建研究还不够充分、研究语料的多样性与时代性特征还不够鲜明。据此,本文对未来国内有关身份构建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发展有如下预期:

1.研究对象更具中国特色、时代特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体,赋予一大批群体全新的时代特色,如:网络红人、各少数民族、台湾同胞等群体。未来,随着社会关注重点的转移与侧重,国内身份构建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对象应随之向更具中国特色、更具时代特色的方向发展,这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和谐共处。就文学人物的身份构建研究,国内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可关注以现代中国社会为背景的文学人物,以此加深对我国现代社会人群的理解。

2.研究语料更加丰富多样、与时俱进

随着研究对象的多样化,研究语料将随之更丰富多样、与时俱进。将地方志、民族志纳入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研究语料,将对我国少数民族与各地区群体身份构建的研究大有帮助。如《黎平行知》一书就对一侗寨竹坪款碑碑文有所记载。碑文将“无知之棍徒”与寨中人相对立,塑造出寨中人的善良、本分形象;三个“不许”树立起寨主疾恶如仇的强势统治地位。同时,不仅可以选择网络小说作为文学性分析语料,而且可以选择一些青少年儿童读物、近期出版的较有影响力的书刊与电视剧、电影等作为研究语料。

四、结语

近十年来,国内就身份构建的批评性语篇分析在各类从业者的职业身份构建、性别身份构建、社会特定群体的身份构建、网络红人的身份构建、文学人物的身份构建等方面,通过不同分析方法与分析工具,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不难发现,就“中国故事”的“中国人物”的身份构建研究尚不充足,还有很多值得发掘之处。在未来批评性语篇分析就身份构建研究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更加注重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研究对象,更加注重研究语料的丰富多样、与时俱进,国内身份构建的批评性语篇分析一定能有新的成果、新的突破,亦能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Koller, V.. How to Analyse Collective Identity in Discourse: Textual and Contextual Parameters[J]. Critical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across Disciplines,2012(2):19-38.

[2]岑玮.权力关系与身份建构——海尔曼剧作《小狐狸》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11(4):74-78.

[3]陈欣杰,刘嘉辉,孙红,周红红.批评性语篇分析视角下的网络红人研究——以网红papi酱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17):15-16,18.

[4]戴姣姣.多模态批评性语篇分析视角下人教版初中英语课本中的性别研究[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5]甘昀.批评性语篇分析视角下“绯闻女友”中女主人公Serena的身份构建[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4.

[6]刘文宇,李珂.报刊和微博中老年人身份构建差异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6):71-80,147.

[7]刘文宇,毛伟伟.“教授”集体身份在报纸媒体与微博中的话语构建差异[J].现代教育管理,2017(9):70-74.

[8]谭晓风.中医门诊医患会话中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1):8-12.

[9]王加林,申智奇.语用预设与香港人身份的话语构建——基于回归前后香港政府施政报告的批评性分析[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5):13-17,80.

[10]夏慧言,傅釗.广告话语对中国女性社会身份的构建——批评的视角[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55-58.

[11]项蕴华,张广林.长春市下岗女工身份构建的个案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9.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
微学习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