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机理研究

2019-01-02杨主泉

社会科学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城镇旅游业城镇化

杨主泉

(贺州学院 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为了研究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情况,需要深入分析协同系统的各个要素的相互关系、内在规律以及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本研究认为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机理,是指影响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以及运行机制,其中,二者协同的动力机制是前提,运行机制是根本,共同体现了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的内在机理。

1.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同关系

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明显的协同关系,相互促进的同时又相互制约。耦合是一种研究子系统之间良性互动的模型,却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子系统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本文引入协同的理念,系统的研究旅游业系统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旅游业系统主要包括产业支撑、旅游规模、旅游经济、基础动力四大子系统,新型城镇化建设系统主要涵盖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五方面因素,作为一个系统、开放的系统,两大系统及其子系统之间的要素都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关系。

旅游业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凭借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的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也离不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树立良好的目的地形象,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形成特色的旅游经济等,推进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样,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空间依托和基础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依托一些优惠政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黄金机遇,促进旅游业链条的深入拓展和延伸,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也发挥着巨大的功效。

但是两大系统也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旅游的发展存在一些弊端,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过度商品化等消极的影响,在一定的程度上又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人地矛盾、生态失衡、环境破坏等问题,都成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因素。因此,旅游业系统与新型城镇化系统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同时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图1 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关联模型图

1.1 旅游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效应

1.1.1 旅游业的发展拓展了城市空间

旅游开发的早期阶段,旅游目的地凭借着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交通,吸引了众多旅游者前来观光游览,随着旅游发展的深入,与旅游业关系紧密的酒店业、餐饮业、旅行社业、运输业、交通业等第三产业相继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区域集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聚,形成旅游城镇空间集聚核心区域,进一步的拓展了城市空间,甚至形成新的旅游城镇,实现了空间城镇化的扩展。纷至沓来的旅游者为旅游地经济的发展增添了动力,旅游消费也不断提升了城市的经济活力。此外,人口的集聚和空间的扩展,也使各类相关设施不断完善,逐步改变着城镇的空间布局和城镇风貌。

1.1.2 旅游业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完善

旅游经济的本质是通过“游客搬运”从而实现“消费搬运”,旅游经济的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就业环境、产业集群、基础服务等方面的支撑,是城镇化质量不断改进的重要因素。随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化,新时代背景下对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更细致、更人性化的要求。其中,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旅游地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多种旅游形态发展大趋势下,旅游产业链条也在不断延伸和细化,城镇产业结构以及服务配套设施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旅游城镇的空间结构也不断延伸、拓展、重构,促进了城镇功能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1.1.3 旅游业促进城镇产业结构升级

城镇化的形式是在一定的拉力、推力、政策制度等动力机制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其表现形式是城镇规模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集聚以及三大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巨大经济效益形成城镇人口转移的拉力,政府宏观调控和制度设计则成为最直接的操控手段,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城镇。随着旅游业的深度发展,旅游产业的集聚效应逐渐明显,旅游业与旅游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一方面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三大产业的优化重组。旅游业的集聚为新型城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游客以及相关服务人员的集聚实现了人口城镇化的形成,满足旅游服务的基础设施为物质化的城镇发展提供便利,旅游以及旅游利益相关体的基本活动繁荣了城镇生活,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融合发展,带动了新型城镇里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1.1.4 旅游业发展促进城镇居民就业

旅游业是服务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辐射作用强、辐射面广的特点,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动大量的相关产业的产生发展,还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创造出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收了大量的就业和再就业者。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当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从业者,就会带动其他行业产生6~8个直接或是间接从业。因此,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不仅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外来从业人员,实现了人员的再吸收、再就业,为旅游活动及其相关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人力资本,还大大的提高了相关人员的经济收入,推动原有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转变,实现了人口城镇化的转移。

1.2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

1.2.1 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契机及政策保障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布,全面部署了近期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总体目标。规划的出台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政策支撑。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原则是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以新型城镇为依托,发展现代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努力走出一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地域、民族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也为旅游业的发展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也是指导城市旅游发展、引导城市旅游建设的重要规划,在相关规划指导下,旅游地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尽快调整旅游发展规划,推动旅游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1.2.2 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旅游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国内旅游持续增长、旅游收入不断增加,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旅游发展增添了新的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把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也为我国小城镇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新型城镇的发展是疏解大城市空间压力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补充,新型城镇依托与大城市的关系,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基础等条件,依据自身实力进行特色定位,逐渐的培育成与周边大城市一体化的休闲度假型小镇,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如形成一体化和网络状的交通布局体系、提高交通的通达性、增加社区医院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新型城镇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借助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备,旅游产业的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和优化,有利于树立新型城镇的形象和特色,形成宜居、宜业的美丽城镇,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

1.2.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旅游产业链条的延伸提供了平台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关乎建筑、交通、通信、餐饮等多行业发展的一项宏大的工程,城乡互动发展与旅游综合的结合发展,对于推广城市优质品牌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引擎作用,旅游综合体的发展为新型城镇提供就业岗位、提升生活质量、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同时,新型城镇化也为旅游产业链条的延伸提供了平台。新型城镇化产城一体化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创新建设的理念,促进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在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有力引导、推动下,逐渐形成泛旅游产业集群,不断延伸了旅游产业的链条。新型城镇化构建过程中的泛旅游产业集群是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以旅游业为龙头企业,依托旅游消费需求形成的产业链、集群构架复杂的产业集群,为旅游产业的深度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遇。

1.2.4 新型城镇化构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镇化的绿色发展,推动城镇经济集约发展,促进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的生态、绿色转变。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上,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积极的倡导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依托当地的山水资源脉络,让城市融入美丽的自然。因此,发展城镇旅游无疑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新型城镇构建的最佳方式。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把生态文明、生态环保等放到了一定的高度,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态环境的平衡和保护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的必由之路。而旅游资源具有一次开发、重复使用的特点,因此旅游业具有“生态环境污染少、资源利用效用高”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将城镇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破坏降到最低,旅游业的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构建的理念完全一致,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还能够促进新型城镇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

2.1 协同动力系统

本文协同动力系统是由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力系统共同组成的,这是一个囊括了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交错、综合的系统。本文参照旅游业动力系统、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力系统等相关文献,构建了包括需求系统、支持系统、引力系统在内的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动力系统[1-3]。

图2 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系统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

2.1.1 需求系统

需求系统是推动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系统因素。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需求动力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旅游者需求;二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随着现代工业化发展,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人们工作压力剧增,外出旅游的愿望不断增加,加之经济收入的上涨以及休闲时间的增多和交通通达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走向乡村、城郊,回归宁静的乡村生活,走入自然、亲近自然,新型城镇旅游随之兴起。另一方面,与传统的旅游景区不同,现代人更加的注重休闲度假体验,对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融入现代元素,同时保持乡村的原始风貌,传承和弘扬城镇传统、优秀的乡村文化,在原有村庄的形态上促进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不断改善民社,提高就业、再就业比率,这些都与开发旅游的理念是相向而行、相辅相成的。旅游发展的需要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推动了两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不断的推动二者向着更加高级的协同形态演进。

2.1.2 引力系统

引力系统产生的拉力是系统协同的主导力量,是驱动两大系统的协同变化的内在动力。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引力系统主要包括:旅游业引力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力。旅游目的地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古老的风土民情、优美的生态环境等,不断吸引旅游者观光游览,旅游业凭借强有力的辐射带动效应,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旅游消费和相关的消费是带动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为城镇发展奠定了基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绿色的发展、循环的发展、低碳的发展,尽可能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和干扰,对于旅游发展有强大的吸引力。旅游业引力系统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力系统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吸引着旅游者,进一步的促进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度协同。

2.1.3 支持系统

支持系统形成的动力是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辅助力量,引导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引力系统和需求系统。政府部门是支持系统的主要指导者和维护者,通过相关规划、政策等的制定和执行,起着规范和监督系统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都大力支持旅游业的深化发展和转型升级,在政策指向上给予了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党中央、国务院积极的引导城镇化发展,按照宜居、宜业的基本原则,全力构建新型的城镇,并引导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政策的支撑、法律制度的构建、资金的注入等都是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持。

2.2 协同动力模型

通过对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动力系统的分析,可以知道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受到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协同动力系统的因子是由主要因子和辅助因子构成的,这些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相互的转化,各个因子之间共同作用推动了该系统的发展。但是,这些因子又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保障着系统的发展,超过该范围,可能会制约该系统的协调发展。为了更加直接的了解系统协同动力机制,本文构建了两大系统的协同动力模型见图3。

从图中可以看出,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是以经济城镇化为核心向四周辐射,联动旅游产业、相关产业,形成旅游产业集群、相关产业集群,共同推动城镇休闲与旅游的发展,从而促进旅游目的地建设,不断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一体化,调整城镇经济结构、增加城镇人口,逐渐的形成人口城镇化。城镇的发展也进一步的激发人们的生态健康意识和生态理念,城镇经济在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了居民的素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和人力资本。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大量的客源以及众多的旅游资源,不仅创造了必要的社会、文化基础,还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人们更加的注重休闲,追求回归自然,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系统动力模型构建的过程中,动力传导的正效应是明显大于负效应的,所以此模型足以促进两大系统的高度耦合发展,形成良性的循环。

图3 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动力模型

3.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运行机制

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运行机制是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协同系统运行机理及变化阶段。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是动态的、运动的,两大系统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从无序发展状态到慢慢的适应,经历突变稳定下来,才会达到有序发展状态。协同系统的运行轨迹,在系统内外影响因子的作用下,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进程,通过图4,可以直观的了解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的运行过程。

图4 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系统运行过程

无序阶段:在无序阶段,旅游业系统和新型城镇化系统都只是在各自系统内部运行,两大系统之间没有任何的关联,两大系统都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因此,在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初期,会存在一系列的影响二者协同的因素存在,主要表现为旅游者的增加会加剧城镇生态环境的破坏、给城镇文化带来消极的影响以及过度商业化等,而城镇对旅游的支撑作用也比较弱,也会存在政府的调控作用不强、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磨合阶段:旅游业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的注重旅游者需求的不断满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人才资本的保障作用等,新型城镇化建设系统也不断的得到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社区居民参与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注重生态平衡的维持等。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系统协同运动的过程中,内部的各种因子在内外作用下,开始由无序逐渐的向低度协同转化,系统逐渐的远离无序状态,进入低度协同发展状态。

协调阶段:经过无序发展状态以及磨合发展状态,两大系统的协同关系进入协调阶段,无序状态越来越弱,有序状态越来越强,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连接、作用、互动发展,系统运动出现多种可能的结果,协同关系越加强烈。但是经过一定的运动变化,市场的无序发展、各种利益冲突等问题依然会存在,导致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系统失稳的因素依然存在,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推动两大系统的协同走向新的有序的状态,进入下一阶段的演化过程。

有序阶段:到达有序阶段,两大系统协同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状态,经过前三个阶段,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经由了量变走向质变,彼此支持的作用不断加强,相互制约的关系逐渐减弱。在这一阶段,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运行轨迹也不是直线的,依然存在内外因素的影响,大体上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式的态势,但这种高协同最终会实现两大系统的高度有序发展,从而进入新的运行的阶段。

4.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路径

4.1 资源协同路径

资源协同路径,主要是指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大力促进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比如小城镇旅游、特色民族村镇旅游等。随着人们资源观的发展变化,旅游资源不再是山水风光和名胜古迹,资源观由有形向无形的转变,使独特的城镇文化纳入旅游资源的范畴。旅游业与新型城镇构建的资源协同发展,能够不断扩展旅游资源的外延,不断的提升资源的效度,新型城镇的发展也有了有利的依托,不断的提升生态意识,增强城镇环保的理念,为实现两大产业的协同可持续提供了基础依托。因此,这种产业协同路径使城镇旅游资源得到深层次的运用,外延得以不断拓展。

4.2 技术协同路径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的技术路径主要是通过创新、创意和技术的作用实现。旅游创新必须以一定的技术手段为依托,技术协同路径的实质是在旅游业发展中积极引进城镇里相关技术,或是新型城镇中的部分产业以技术优势融入旅游业,从而形成新型的产业形态的协同方式。旅游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创意,需要创新,在跟新型城镇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引入创新机制,不断创新协同路径,依据多规合一发展目标,把城镇的产业跟旅游业融合发展,实现全域旅游。此外,在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辅以现代高科技手段,实现旅游、新型城镇构建过程中的智能化,营造出方便、快捷的旅游城镇化融合渠道。

4.3 功能协同路径

功能协同是在具体的协同过程中依托新型城镇的功能性特点,结合旅游业提供的产品、服务,打造特色的旅游城镇。在现实的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的过程中,通过功能上的协同发展,能够推动有关联的产品为两大产业创造出更大的市场份额,培育出更加符合当前市场需要和消费者需求的有关产品以及服务,不断的开发城镇旅游功能,也为旅游业的供给侧的改革提供平台。此外,功能协同路径是实现旅游产业增值的常见表现方式,功能上的融合带动城镇旅游产品的不断创新,产生新的消费热点,满足不同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能够最大限度上实现产城融合。

4.4 业务协同路径

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直接结果是大量相关企业、有关行业的涌现,并形成集聚效应,这些涌现出的企业及产业,在业务以及组织上充分的融合了两大产业特点,且利用同一的运作平台,推动两大产业的深度协同发展的同时,这种协同发展形式也直接导致了旅游企业组织内部结构的创新,促进了新型城镇家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业务协同发展路径为城镇居民提供了较多的工作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两大产业在业务上的协同也为相关企业的内部转型升级提供了原动力,激发相关企业进行创新以更好的迎合发展大势,带动当地旅游城镇的发展。

猜你喜欢

城镇旅游业城镇化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文化边城镇远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家乡的城镇化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