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门静脉狭窄致肝前性门脉高压症1例报告

2019-01-02杨建江王孝平汤善宏曾维政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门脉主干门静脉

秦 森,杨建江,王孝平,周 昊,汤善宏,曾维政

作者单位:610031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医学院(秦 森,王孝平);西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秦 森,王孝平,周 昊,汤善宏,曾维政);解放军77110部队(杨建江)

病例女,18岁,因“黑便3 d,呕血2 d余”入院。既往史:6年前因不明原因脾亢于外院行“脾脏切除术”。查体:贫血貌,睑结膜、甲床及皮肤苍白,但无黄染;腹部平坦,左上腹可见一长约10 cm手术瘢痕,脾未扪及,余无特殊异常。血常规示:红细胞计数2.38×1012/L,血红蛋白78 g/L,红细胞压积23.20%;肝功:白蛋白39.60 g/L,总胆红素28.80 μmol/L,直接胆红素 10.20,μmol/L;凝血 4 项、自身免疫性抗体、甲状腺功能、肾功、输血9项、铜蓝蛋白、贫血3项、肿瘤标志物等未见异常。胃镜提示:食管静脉曲张(重度),部分黏膜覆盖新鲜血迹,胃底有大量血凝块。腹部B超提示:(1)肝实质回声稍增粗,门静脉主干不扩张;(2)脾脏术后缺如。 CT 门静脉造影检查提示(图 1):(1)肝尾状叶增大,肝实质密度及强化程度稍欠均匀,肝门周围肝实质强化程度明显稍低,周围血管似被向外推移,肝硬化可能;(2)门静脉主干明显扩张(直径2.3 cm),于入肝前呈球形扩张,之后门静脉左右支显著细小(0.4 cm),考虑门静脉先天性狭窄,局部见较多细小侧支循环形成;(3)脾脏未见确切显示,食管下段、胃底及肝门区静脉曲张,门脉主干走行迂曲,门脉系统经胃小弯侧可见两条粗大侧支循环,经肝脏后与肝静脉汇合。治疗:行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术后禁食、水72 h,予以抑酸、止血、生长抑素维持静滴、输注红细胞悬液纠正贫血、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7 d后好转出院。出院后长期服用心得安10 mg,3次/d。已随访2年,患者病情平稳。

讨论先天性门静脉狭窄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肝血管性疾病[1],国内外的文献少有报道,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血管发育异常所致[2]。根据畸形发生的部位可分为毛细血管畸形、静脉畸形、动脉畸形、动-静脉畸形等[3-6]。先天性血管畸形虽然出生就存在,但因畸形程度差异较大,体征和症状可以在儿童期、青春期、甚至成年后首次出现临床症状。门静脉狭窄属静脉畸形,由于门静脉狭窄,阻力增加逐渐形成门静脉高压,致胃肠道高动力循环状态逐渐形成,进一步加重门静脉压力的恶性循环[7]。在高压的作用下,一方面在狭窄的门静脉周围可发展出许多扭曲而又扩张的侧支,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8];另一方面,胎儿出生前存在较多的门-体分流,正常情况下这些交通支在出生后大多数会闭合,但在门脉压力增高情况下,这些血管不仅不会闭合,还可能逐渐增大,成为患儿门静脉重要的分流道。

图1 肝脏增强CT影像

本例是青少年患者,因上消化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排除肝硬化及肝后性门静高压可能,考虑门静脉畸形致肝前性门静脉高压。CT门脉造影图像显示患者门静脉主干近肝段明显细小,伴局部门静脉海绵样变,肝脏门脉期灌注较差,有明显的球形扩张,其后门静脉明显增粗,在门静脉-胃小弯侧-肝内-肝静脉粗大的侧枝循环形成;通过这些海绵样变性及侧支循环,血流可回流至下腔静脉,门静脉高压的情况得以部分缓解,侧支循环形成的情况也影响到患者的发病情况。肝脏主要血液供应有80%左右来自门静脉,并且门静脉血较一般静脉血有较高含氧量。由于门静脉狭窄和侧支循环的形成,肝门静脉血灌注不足,影响肝细胞的营养与供氧造成肝脏功能轻度损伤。由于肝动脉和侧支循环的代偿,加之肝脏自身的代偿,肝脏损伤较轻微。该病的治疗包括纠正门静脉畸形、降低门静脉压力及肝移植等。本例肝脏功能尚可,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在内镜下行曲张静脉套扎术后,给予心得安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胃肠道高动力循环状态,患者获得了相对较好的预后。

猜你喜欢

门脉主干门静脉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左主干闭塞的心电图表现
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左主干病变介入诊疗中的指导价值研究
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探讨
全国主干公路网交通安全监控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研究
特利加压素联合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型上消化道出血48例
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DSA 表现及介入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