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esys稳定系统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疗效比较
2019-01-02夏克龙籍金华
张 耘,夏克龙,籍金华
椎管狭窄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椎管局部或多节段狭窄,对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形成压迫,进而使患者出现疼痛、麻木、四肢无力、行走困难等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椎管狭窄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先天性畸形、骨质增生、创伤等[1]。椎管狭窄的治疗手段包括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降低组织炎性水肿,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但适用范围窄,效果有限[2]。手术是椎管狭窄的主要治疗方式,可减轻增生组织对神经的压迫,不改变脊柱的生物力学特征,远期效果较好[3]。其中常用的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能够有效清除病灶,疗效确切。而Dynesys系统是新兴的腰椎非融合技术,在保留固定节段生理活动范围的同时,还能够稳定脊柱,防止邻近节段的退行性改变。本研究探究了全锥板切除减压术与Dynesys系统对腰椎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拟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治疗的腰椎管狭窄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编号,采用奇偶数法分为两组,各40例。试验组男 22 例,女 18 例,年龄 37~59(46.39±2.63)岁;对照组男 21 例,女 19 例,年龄 38~60(45.99±3.0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管狭窄;(2)有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等典型临床症状;(3)病历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合并凝血功能障碍;(2)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如肾衰竭、冠心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椎管狭窄手术史;(5)严重骨质疏松或脊柱畸形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全锥板切除减压术:术前禁食水,常规麻醉,患者取俯卧位,于腰部后正中切口入路,显露锥板,分离硬脊膜,使用咬骨钳去除病变节段全锥板,切除棘间韧带、黄韧带、多余骨赘组织、退变突出的髓核组织,扩大侧隐窝及神经根管,解除神经根和马尾压迫。减压满意后,安装椎弓根棒,将术中咬除骨质植入椎间。术中注意保护硬膜囊。
试验组采用Dynesys稳定系统[美国捷迈公司,国食药监械(进)字2013第3461091号]治疗,该系统由钛合金椎弓根螺钉、聚碳酸酯聚氨酯(PCU)构成的弹性间隔器和多聚酯纤维(PET)绳构成的张力带组成。患者取俯卧位,全麻后于腰部后正中切口入路,剥离组织显露横突尖部,放置椎弓根螺钉;切除增生肥厚、壅积于侧隐窝的黄韧带,显露硬膜外缘,向内牵开并保护好神经根;切除突出的髓核、骨赘,扩大神经根管孔,使神经根充分减压放松。适度撑开螺钉钉尾,使腰椎轻度前屈,对椎间盘突出严重者,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测量椎弓根螺钉的距离,截取相同长度的PCU套管,穿入PET绳索后将螺钉连接起来。
两组术毕均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术后均予以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围手术期指标 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纱布染血量+吸引器吸血量;纱布染血量=染血纱布总重量-干纱布总重量,按1 g=1 ml计算;吸引器吸血量=吸引器内液体量-冲洗液量。
1.3.2 疼痛程度及脊柱功能 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及6个月,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脊柱功能进行评估。VAS评分1~4分为轻微疼痛,5~6 分为中度疼痛,7~9 分为严重疼痛,10 分为剧烈疼痛[4];ODI量表包括生活自理、步行、走位等10个方面,每个方面分为6个选项,对应0~5分,得分越高代表脊柱功能越差[5]。
1.3.3 手术及邻近节段活动度(ROM)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测量其手术节段、手术上位和下位邻近节段ROM,腰椎ROM=过伸位角度-过屈位角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 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n=40)
2.2 VAS及ODI评分比较 术后3和6个月,两组VAS及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术后3个月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6个月时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VAS及ODl评分比较(n=40)
表3 两组术前术后手术及邻近节段ROM比较(n=40)
2.3 手术及邻近节段ROM 术前两组手术及邻近节段ROM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手术及邻近节段ROM有很小幅度的变化,而对照组手术节段ROM降低为0,手术上位和下位邻近节段ROM明显升高,且均与试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见表 3。
3 讨论
椎管狭窄患者因神经根受压迫,常常出现疼痛、肢体麻木、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当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尽快实施手术。传统椎管狭窄的手术方式为全锥板切除,效果显著,锥板切除后融合,能够有效保护椎管周围的骨组织和软组织。但融合术前提为牺牲融合节段的运动功能,且融合节段及手术邻近节段会出现加速退变现象,严重者甚至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因而对锥板切除减压后是否需要实施融合尚存在较大争议[6-7]。
Dynesys稳定系统属于非融合术的典型代表,已广泛应用于腰椎不稳、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等症的治疗。周兴等[8]研究发现,相比于经椎间孔腰椎间盘融合术(TLIF),Dynesys稳定系统避免了因融合术而引起的假关节出现,保留了手术节段的活动功能,减少了邻近节段的过度活动,对老年退行性椎管狭窄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吕乔等[9]研究发现,采用Dynesys稳定系统治疗的患者术后手术节段的ROM由术前的7.1°降低到4.9°,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组则由 7.3°降至 0°。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表明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相比,Dynesys稳定系统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等优点。本研究还发现,术后3和6个月,两组VAS及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术后3个月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 6个月时差异不显著(P> 0.05),提示两种治疗方式对缓解患者远期疼痛度、促进脊柱功能恢复的效果类似,但Dynesys系统早期效果更好。术后6个月,试验组手术及邻近节段ROM有很小幅度的变化,而对照组手术节段ROM降低为0,手术上位和下位邻近节段ROM明显升高,且均高于试验组;表明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相比,Dynesys稳定系统能够最大限度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并减少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分析认为,相比于其他手术,Dynesys稳定系统具有如下优点:(1)术中无需大范围剥离椎旁肌,术后肌肉缺血和失神经支配损伤出现率较低,有利于术后快速恢复;(2)术中小关节及横突等容易暴露,置钉方便,缩短了手术时间;(3)螺钉增加了腰椎的把持力,减少了术后不稳定及相邻节段退变的可能;(4)相比于融合手术,Dynesys稳定系统最大程度地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减小了椎间盘内压力。
综上所述,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相比,Dynesys稳定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具有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减少邻近节段的过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