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现状

2015-01-31张波李伟苟林李亮张兵吴辉林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头端融合术节段

张波 李伟 苟林 李亮 张兵 吴辉 林宏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现状

张波李伟苟林李亮张兵吴辉林宏

目的 分析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现状。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出现的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研究现状。结果 邻近节段退变的概念包括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和临床症状邻近节段退变,前者的发生率最低为8%,最高可达到95%,临床症状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最低为5.2%,最高为18.5%。对于邻近节段退变的预防措施主要有:术中减少融合节段、应用非融合技术、维持矢状面平衡等等。结论 腰椎融合术后很容易发生邻近节段退变,通过对患者应用非融合技术可显著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

腰椎融合术;邻近节段退变;研究现状

腰椎融合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退变性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等多种腰椎疾患最为常用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腰椎术后融合率已显著上升,而术后效果却未能得到明显升高,尤其是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是制约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1]。目前临床上已加大了对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研究分析,鉴于此,本文就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1 邻近节段退变的定义

邻近节段退变主要是指脊柱融合术后融合节段发生了尾端椎体、头端椎体等小关节退变,目前临床上主要将其分为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和临床症状邻近节段退变,前者不会对腰椎的活动功能造成影响,而后者则会对腰椎的活动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需积极治疗,且在保守治疗未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时需及时通过手术治疗。由于邻近节段退变病理复杂,且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关于邻近节段退变的统一定义,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临床上的研究方式、定义以及判定标准也存在差异。

2 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及发病部位

由于邻近节段退变病理复杂,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因此在研究结果方面比较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外著名医学研究者Harrop通过Meta分析表明,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最低为8%,最高可达到95%,临床症状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最低为5.2%,最高为18.5%[2]。这一数据是目前临床上认同率最高的结果。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病部位主要是头端相邻节段,我国著名医学研究者孙浩林[3]等通过对50例实施器械内固定融合治疗的患者进行了随访分析,在为期五年的随访中发现,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占60%,其中头端邻近节段退变占50%,尾端邻近节段退变占5%;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占40%,其中,头端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为80%,尾端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为6%,这一结果也与Park等报道的结论基本相符。

3 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患者的个体因素,Cheh等通过试验发现,五十岁以上的患者发生邻近节段退变的几率显著高于五十岁以下的患者,并得出结论,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呈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被大多数临床研究者认同。王洪亮[4]等表明,随着患者年龄的升高,患者机体椎间盘中蛋白聚糖和水的含量便相应的降低,最终导致了腰椎关节的稳定性不断降低,提高了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

Aota等表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除了与患者的年龄有关,与患者的性别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女性发生邻近节段退变的几率明显高于男性,尤其是绝经女性,由此提示,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与机体激素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而目前临床公认的是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与手术因素关联最为紧密,尤其是融合节段长短、有无使用内固定、手术方式、椎间隙过度撑开、矢状面平衡等等,在邻近节段退变的预防上应从术中减少融合节段、应用非融合技术、维持矢状面平衡等方面入手。

[1] 楚野,梁斌,曾佳兴,等. 腰椎退变性疾病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研究进展[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2):175-178.

[2] 刘则征,张忠民,金大地. 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5):1134-1137.

[3] 孙浩林,李淳德,刘宪义,等. 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特点和再手术治疗[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6):855-859.

[4] 王洪亮. 相邻节段棘突韧带复合体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中的作用[D]. 济南:山东大学,2012.

Clinical Research Status of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fter Lumbar Spinal Fusion

ZHANG Bo LI Wei GOU Lin LI Liang ZHANG Bing WU Hui LIN Hong, 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second, Nanchong 637000, China

Objective Clinical research status of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fter lumbar fusion analys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appeared after lumbar fusion, research status of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fter lumbar fusion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Results The concept of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included imaging of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of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nd clinical symptoms, the incidence of a minimum of 8% of the former, up to 95%, the lowest incidence of clinical symptoms for 5.2%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 maximum of 18.5%. For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prevention measures include: to reduce intraoperative fusion segments, application of non fusiontechnology, sagittal balance etc. Conclusion After lumbar fusion is prone to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the patients with application of non fusion technolog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Lumbar fusion,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The research status

R687

B

1674-9308(2015)08-0028-01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8.024

637000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科

猜你喜欢

头端融合术节段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高速铁路节段箱梁预制场规划设计研究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膝关节融合术治疗挽救性人工膝关节感染可以获得持久的效果
体位改变时经颈内静脉植入胸壁式输液港导管头端位置变化及影响因素
水下作业工具快速换接装置对接容差性研究与仿真分析∗
ECG/胸片在早产儿PICC头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分析
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并发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