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本科院校地质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实习的思考

2019-01-02甘红杨涛袁艺王坤陈涛

贵州农机化 2018年4期
关键词:考核评价课程

甘红,杨涛,袁艺,王坤,陈涛

(1.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2.贵州理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3)

0 引言

地质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质工作的开展强烈依赖于坚实的地质理论基础和丰富的野外实践经验,特别是对野外地质现象的认识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地质工作的成败,若仅仅从课堂或书本上获取基础理论知识则完全不能满足野外复杂地质现象的研究和探讨工作[1]。因此,基于野外复杂地质现象的现场教学和地质思维培养在地质类专业教学中至关重要。

地质实践教学作为地质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3]。本科地质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几部分,其中课程教学实习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是课堂所学地质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延伸,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野外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锻炼学生对野外地质现象的独立观察分析的能力,重在培养学生对地质专业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有效获得感,为后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甚至未来的生产实践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学实习是地质类专业的启蒙教育实习,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促进其在后续课程教学中自主学习和思考。

随着近年来地学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野外实践教学的交通食宿等成本不断增加,以及因教育改革提倡为学生减负以致教学课时不断减少等多种原因导致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弱化地学实践教学[4]。特别是很多国内本科院校不重视课程实践教学实习,重理论轻实践,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实习地点单一、实习时间不足、缺乏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等一系列问题[5-6],严重影了课程教学的培养效果。如贵州大学、贵州理工学院等院校地质类专业围绕贵阳乌当实习基地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地质学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7]。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到课程实践教学实习的重要性,进一步优化改革实践教学实习方案,加强野外实践,促进现场观察和资料收集等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从事地质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1 课程实践教学实习的现状

1.1 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高校纷纷进行课程改革,不断压缩专业课教学课时,以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对于教师来说,课时的大幅缩减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大多数教师保理论教学,舍实践教学,以致课时结构不合理,理论与实践脱节。许多学生学完基础课程后,不认识常见的岩石和地质现象,不会使用罗盘、放大镜[8],对地质类课程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地质类课程就是“期末死记硬背,突击复习,应付期末考试”的错误认识。部分高校保留了实践教学实习,但是其主要教学内容往往因校而异,随意性较强,且更多的以实验室教学为主,学生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实践是理论的载体,是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锻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应课程改革号召,调整理论和实践教学课时结构迫在眉睫。

1.2 传统教育理念待进一步转变

目前,国内本科地质类相关专业主要基于传统教育理念开展地质基础知识理论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思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地质实践教学实习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写实习报告。通常,一个老师带几十个学生,实习时间大多数只有4或8个课时,实习地点多在校内或校园附近,实践教学实习纪律涣散,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多为走马观花式的观察,学生并不能深入了解实践内容。这种“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9]。因此,改变教育理念,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当务之急。

1.3 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待进一步完善

在考核评价方面,很多高校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实习报告作为成绩评定的唯一依据,评价方法相对单一,考核的方法偏于主观,不能有效检验学生实践教学实习效果。甚至部分高校把实践教学实习视为理论教学的附属部分,仅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简单完成考核任务,没有真正关注学生成长。因此,深刻认识课程实践教学实习的重要性,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是保证地质类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2 关于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2.1 基于OBE教学模式进行地质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对于地质实践课程教学而言,地质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树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观念。OBE全称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解为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是一种关注学生能力提高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成果为导向,设计教学,持续改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OBE教学模式下地质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对于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促进学生就业及快速融入社会生产服务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以成果为导向,引导学生将教师的教学输入转化为成果输出,实现校园学习与社会生产的无缝对接,改变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状。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目前在地质实践课程教学中按照OBE教学理念要求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实践性教学实习的教学价值,促进师生角色转型,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实现“强责任、精技术、善管理、重实践、求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道路上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2 合理利用丰富的地方地质资源,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普通本科院校地质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不断改革创新,建设特色的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地质资源,重视开辟新的实践路线和实践地点,剔除知识点重复的线路,增加典型的特征线路实习时间[10],突出实践教学实习的重要性。

以贵州省为例,该省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类型复杂,地上喀斯特地貌形态有溶沟、石芽、落水洞、漏斗、峰丛、峰林等,地下喀斯特形态有洞穴、地下河、喀斯特泉等,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的经典代表。但是,喀斯特地区往往土层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其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贵州文化经济的发展,这对该省高校人才培养输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这给该省地质类专业实践教学实习中实践路线和实践地点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如贵州理工学院附近画眉山的部分区域生态环境退化,水土流失,基岩裸露,具有典型的石漠化特征,如图1所示。开发该区域为新的实践地点,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认识喀斯特地貌特征,分析该区域石漠化成因机理,探索石漠化综合治理方法,可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图1 贵阳市蔡家关画眉山石漠化现象

又如贵阳市目前正在构建“一河百山千园”自然生态体系中,特别是公园内,开发了大量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其兼具了旅游景观的观赏性和地学知识的专业性,是地学专业进行教学实习的理想场所。因此,高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充分利用地方现有资源,开发新的实践教学实习场地,发挥地学旅游景观的教育功能,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步教学,让学生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认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以致用,不断促进理论知识和野外认知渗透融合。

2.3 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说,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11]。教师应通过指导学生追踪最新科研进展,以前沿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实践教学实习,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可以让学生尽早接触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了解项目运转方式,消除学生对科研工作的模糊认识,培养其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师也可设计多个小课题,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自主思考完成;或者鼓励学生申报并主持创新型科研项目,如国家级、省级或者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给学生接触或参与科研提供机会,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造就创新创业改革生力军。

此外,应加强科研设备在课堂实践教学实习和学生创新项目中的使用,充分发挥科研设备的教学功能和科研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比如,贵州理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各大型仪器在为高校教师科研项目服务同时,也鼓励学生利用大型仪器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旨在输出高素质研究型人才。

2.4 立足地方发展需求,建立合理考核评价机制

实践教学实习是课堂理论教学效果的巩固与延伸,也是学生提高开拓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实现[12],因此,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实习评价指标有助于提升学生地质实践专业技能。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从业人员的根本要求,应分层次递进教学,分专业量化考核评价指标,实践教学实习既要兼顾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掌握,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该校教师以培养贵州发展所需的理工类应用性人才为考核评价指标的基本准则,基于OBE教育理念,立足贵州省社会及行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定位及专业发展目标,加强课程实践教学实习,突出应用型教学的宗旨。

在设计考核评价指标过程中,以成果为导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考核评价指标制定工作,建立民主的评价制度,确定合理的评价内容,让学生明确实践教学实习目的、主要内容和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既能引导学生有目的性的开展准备工作,又能增强学生参与实践的责任意识。在评价指标引导下,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实习记录情况、实习报告等进行客观评价,关注学生发展,宽进严出,严格考核,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3 结语

野外地质实践是室内研究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在实现教学目标方面意义重大,但是,当前的地质实践课程教学以传统填鸭式教育理念为主,重理论轻实践,特别是对地质类专业课堂实践教学实习存在认识误区,课时不足,理论和实践课程课时结构不合理,且评价方法相对单一,以实习报告作为考核唯一依据,考核内容不全面。鉴于此现状,本文建议:

(1)基于OBE教学模式进行地质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过程中需树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观念,以成果为导向,设计教学,师生角色转型,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高校应加强经费投入,合理利用丰富的地方地质资源,开辟新的典型教学示范点,保证实践实习体系的完整性,同时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其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同时也可初步了解地质学如何产生经济效益、服务社会的。

(3)鼓励学生追踪最新科研进展,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教师设计的小课题,并积极申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进一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此外,建议高校科研设备广泛用于教学和学生创新项目,提高仪器使用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

(4)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息息相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立足地方发展需求。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考核评价指标制定工作,使其明确实践教学实习目的和主要内容等,并对学生实习表现、实习记录情况、实习报告等进行客观评价,宽进严出,严格考核。目前,贵州理工学院立足贵州省发展需求,在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需继续认真总结经验,将新的教育理念与专业理论实践、科学创新、社会需求等相结合,针对地质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实习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学生成果的获得和获得方式,培养学生野外实践能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猜你喜欢

考核评价课程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内部考核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