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进展
2019-01-02孙序元
孙序元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ME)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也是导致低龄儿童听力障碍的常见原因。其发生主要是由于中耳积液阻塞咽鼓管形成声音传导屏障,导致患儿听力下降。数据[1]统计显示,OME主要发生于4~6岁的学龄前儿童,两岁儿童中60%曾有OME病史,而学龄前儿童中罹患OME的比例则高达90%左右。部分OME患儿能自愈,但是也有一定比例的患儿治疗不及时可能形成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导致耳聋、中耳化脓性耳聋等听力障碍、语言发育不良,影响儿童听力和心理的正常发育。目前临床对于儿童OME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激光微波等,但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不一。本次研究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临床治疗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以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 OME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
1.1 咽鼓管机械性梗阻及机能障碍 目前关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确切机制尚未有明确的定论,临床认为其发生与咽鼓管机械性梗阻及机能障碍存在着密切联系。其中腺样体增生肥大,使得咽鼓管咽口发生阻塞,鼓室出现负压因而导致黏膜渗液,进而形成中耳积液,是临床最早发现的OME病因。咽鼓管机能障碍如腭裂儿童腭帆张肌发育不良,收缩不利,使得咽鼓管的压力平衡功能减退,中耳长期处于负压状态,管腔内的渗出液积聚,导致OME发生。
1.2 免疫反应因素 有学者[2]发现变应性鼻炎患儿的OME发生率要明显提高,因此推测免疫反应因素也是导致OME发生的相关原因之一。OME患儿的鼻咽部黏膜和咽鼓管黏膜存在以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等Th2型免疫反应,与变应性鼻炎的致病机制类似,另外变应性鼻炎也会造成咽鼓管咽口部位的黏膜水肿,产生机械性梗阻作用,从而发生OME。不过目前尚缺乏关联的确切证据。
1.3 病原菌感染 也有学者[3]认为病原菌感染在OME发生中也存在一定的作用,病原菌感染后的细胞外分泌物导致慢性炎症的出现。相关的病原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卡他莫拉杆菌等,其中以流感嗜血杆菌更为常见,占比达到30%。也有实验[4]在OME患儿的分泌液检出了金黄色葡萄杆菌、EB病毒。不过目前尚没有研究数据能直接证实细胞外分泌物与OME发生的相关性,故还需进一步探讨。
2 儿童OME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1 OME的临床表现 儿童OME在临床症状方面主要表现为耳鸣耳闷、听力减退等。不过由于年幼儿童的表达能力不佳,无法明确地表述临床症状,加上本身缺乏发烧等感染性症状的表现,状态较为隐匿,因此患儿家属往往难以察觉。不过可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异常,如看电视时音量调到很高,与别人交谈时,总是问“说什么”或者需要反复说,才能够听清,缺乏快速反应。部分患儿也会出现一过性耳聋、夜眠打鼾、鼻子堵塞等相关表现。若病情持续较长,听力下降显著也会继发言语发育减缓,阅读能力下降等。
2.2 OME的临床诊断 鼓膜穿刺是发现积液,诊断OME的金标准,但是由于其为有创性检查,在学龄前儿童的应用受限。颞骨CT是OME诊断的影像学方法,它能发现OME患儿鼓室和乳突腔内的软组织影,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但是费用相对昂贵,且存在一定的辐射危害,不适于作为常规筛查方法。耳镜检查是临床常用的OME诊断方法,其中耳镜检查包括电耳镜、耳内镜以及鼓气耳镜,可见鼓膜充血混沌、内陷,观察鼓室积液情况,但是鉴于低龄儿童的外耳道狭窄,配合度较差,临床应用受限。鼓室压图-声阻抗检查能通过评估咽鼓管功能和活动度进行诊断OME,其检测的鼓室压力曲线主要呈现为A、B、C三种类型,一般以B类型曲线结合外耳道容积的大小可进行OME的初步诊断,其诊断的灵敏度较高,能达到90%,但是特异度不理想,仅在50%~70%左右[5]。听力筛查是儿童听力障碍筛查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能及早发现儿童不同类型的听力障碍,方便临床及早干预,但是在筛查未通过的儿童中,OME的占比仅在55%左右[6]。听力学检查则能帮医师了解患儿听力下降的程度,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对于不同年龄段的OME患儿,听力学检查方法有所差异,对于两岁以下儿童可选择视觉反应测听,2~4岁的儿童可选游戏测听,4岁以上儿童可进行纯音听力测试[7]。
3 儿童OME的临床治疗
目前临床对于儿童OME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抗组胺药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鼓膜置管术、腺体切除术等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以及微波治疗、He-Ne激光等物理治疗方式。
3.1 药物治疗
3.1.1 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目前国内治疗儿童OME的常用方法。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消肿、抗免疫的作用,经口服或鼓膜注射给药后,能有效减轻咽鼓管和中耳的炎症反应。有学者采用泼尼松龙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2周后,研究组OME的中耳积液消失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8]。安平等人[9]采用鼓室内注射布地奈德治疗12岁以上的OME患儿也取得了较好的短期效果,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但是长期疗效还缺乏相应的研究生数据。加上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较多,不建议长期应用。
3.1.2 抗组胺药治疗 抗组胺药物也应用于儿童OME的治疗。研究[10]认为,变态反应是OME发生的相关因素。抗组胺类药物能调节中耳积液的分泌,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咽鼓管和鼓室的黏膜水肿症状,还能通过选择性的拮抗H1、H2受体,降低中耳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积液渗出和潴留,促进咽鼓管功能的恢复,提高听力水平。周霓等人[11]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7%,远高于对照组地塞米松单独治疗的83%。
3.1.3 抗生素治疗 OME的发生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菌感染有关。因此,临床中也会采用抗生素进行OME的治疗,目前国内较为常用的药物包括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于中耳积液消退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减轻OME的发生。不过目前医师多通过临床经验进行选用抗生素,缺乏明确的选用标准。不过也有学者[12]认为抗生素治疗OME的效果并不理想,考虑到其耐药性,因此不建议作为OME常规治疗的手段。对于抗生素治疗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3.1.4 其他药物治疗 有学者[13]将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于OME的治疗,其认为表面活性物质可作为黏液促排剂,可提高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的浓度,降低咽鼓管的表面张力,从而提高咽鼓管的开放能力,还能加速黏膜纤毛的运输,促进黏液排出,起到保护听力的作用。不过表面活性物质的研究尚不成熟,缺乏安慰剂对照研究的深入比较。另外中医药也被应用于OME的治疗,中医认为OME主要是由于耳窍邪毒滞留,加上脏腑虚损失调造成的,因此多采用泻火行气、行气活血、养血祛瘀等功效的组方联合现代医学进行治疗[14]。
3.2 外科手术方式治疗
3.2.1 鼓室置管治疗 鼓室置管术是治疗儿童OEM的首选手术术式。鼓室置管术能通过中耳引流快速消除鼓室内积液,并解除中耳负压状态,长时间维持其气压平衡,一般硅胶管的置管期限为半年以上,能为患儿咽鼓管的成熟争取时间。目前鼓室置管术治疗OEM后,患儿的听力普遍提高10~30 dB,是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15]。术后并发症主要就是急性中耳炎、耳鸣钙化斑等,程度均比较轻微。但是临床存在一定比例的鼓室置管术失败患儿,主要是与中耳流脓、置管阻塞等因素有关。因此,临床应用时要把握住手术适应证,并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目前国内推荐在患儿病程3个月是鼓室置管的手术指证[16]。不过由于鼓室置管术无法全面恢复咽鼓管的功能障碍,因此术后存在一定比例的复发率,术后应注意随访。
3.2.2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腺体肥大是OME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OME患儿多半存在不同程度的咽鼓管阻塞。针对腺体肥大的OME患儿在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腺样体,能有效解除增生肥大的腺体组织对咽鼓管的机械压迫作用,解除阻塞,从而恢复咽鼓管的引流和通气功能[17]。鉴于鼓室置管术术后的复发可能性及更换通气管的风险,临床常采用腺样体切除术进行辅助治疗的术式,以降低手术复发的概率。一项研究[18]证实,采用腺样体切除术辅助治疗后,鼓室置管后的听力改善疗效延长了2年以上,其效果优于单纯鼓室置管术。不过腺样体切除术对4岁以下的OME患儿的疗效有限,临床应用价值存在一定的争议,不推荐其作为首选方案。且腺样体切除术后容易发生感染,因此术后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也有助于促进咽鼓管通畅。
3.3 其他治疗方式 微波治疗也是临床应用较多的OME治疗方法。微波疗法主要是通过非热效应,提升机体的细胞代谢,调节血管功能,扩张毛细血管,加快血流速度,进而改善中耳的血液循环,促进积液的吸收,减轻咽鼓管黏膜肿胀症状[19]。罗花南等人[20]采用超短波联合耳咽管通气治疗儿童OME的有效率高达94.1%,结果显示微波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不过学者[21]发现,微波治疗的效果与患儿的病程有一定的相关性,病程越短,效果越好。He-Ne激光为弱激光,具有消炎消肿的作用,应用于OME治疗时,能刺激神经末梢,增强中耳酶的活性,提高血液中血色素、红细胞的含量,加快血液循环,起到增加防御免疫功能的作用,改善机体的状况,促进积液吸收[22-23]。
4 总结与展望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影响因素较多,其具体机制复杂,病因学还需临床进一步深入探讨,临床上需针对患儿的具体病因对症治疗。目前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药物治疗儿童OME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作用时间短,长期疗效不确切,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腺样体切除术、鼓室置管术能消除积液,恢复咽鼓管的通气和引流生理功能,效果良好,但存在术后感染、通气管失效等并发症的风险。因此临床治疗时,需根据OME患儿的病情,选择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并寻求预防复发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