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均等化: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公正尺度*

2018-12-31汪盛玉

关键词:服务体系基层建设

汪盛玉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人民与文化相守,文化与人民共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全局。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了全面部署。《意见》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正确导向,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改革创新的原则,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见》实施近四年,作为目标的“保基本、促公平”精神如何得到贯彻,诸如“保基本”究竟如何“保”,“促公平”究竟如何“促”,需要学界深入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2]35对此也有新要求。在笔者看来,保基本、促公平,需要结合“三农”问题抓紧落实、紧接地气,因而,“保基本、促公平”首先是一个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得到建设和完善的问题。

一、建构和完善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独特的公正意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乡村基层群众对文化权益的维护越来越重视,期盼以新的内涵来满足文化需要,以新的形式来表现文化生活,以新的媒介来传播文化活动。建构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因而具有独特的公正意义。公正,在根本上意味着“权利与义务相宜,建设与享有相称”。随着国家社会生活的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强起来”向“美起来”发展,建构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独特的公正意涵,即社会主义信仰的智力保障、美好生活的精神支撑、美丽中国的智慧力量。

第一,社会主义信仰的智力保障。文化是社会主义信仰的坚实力量。《意见》出台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3]323与民族希望、国家力量能够相提并论的信仰并不是别的什么信仰,而是社会主义信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于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包括文化利益),致力于人民拥有幸福生活,因而是最美好的信仰。构建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坚定人民的社会主义信仰,坚定人民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巩固基层文化阵地,促进基层群众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所以,建构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实在在的“生产精神食粮”和“开启智慧、富足脑袋”工程,有助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明灯在基层群众心中闪亮。

第二,美好生活的精神支撑。文化是美好生活的内在灵魂。人类社会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类自身的生活质量,从而能够更加自觉、自为、自由。2012年11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4。美好生活既是事实判断也是价值判断,既意味着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又意味着社会生活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展现出权利与义务相称、享有与建设并存。这必然要求人们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崇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一方面努力以自己的艰苦奋斗、诚实劳动去维护作为社会主义最大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共同富裕;另一方面积极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生产实践,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作品提供素材、资源和劳作。因此,文化建设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美好生活其他各项建设的指针和灵魂,借用习近平总书记评价自己的梁家河知青岁月的话来说,是“根”和“魂”,只有基层群众真正过上了美好生活,全国人民才能真正实现生活幸福。

第三,美丽中国的智慧力量。文化是美丽中国的形象名片。美丽中国作为生态话语,是中国的现实问题,也是世界性的话题。美丽中国建立在天蓝地绿、山清水秀之上,这是生态意义的唯美,然而美丽中国更在于精神生活的健康丰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只是天地之美,然而天美、地美必须实现与人美融合起来才能达到美美与共的目标,也就是说,美丽中国还须有人际之美,天地之美纳入人际之美,才能生机盎然,富有情趣。为此,需要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还需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敬畏自然、孝老爱亲等正能量、好风气,挖掘革命文化中热爱生命、艰苦奋斗等红色基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人民情怀等时代标识,以滋养基层群众的精神世界、提振基层群众的精神力量。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基层群众的精气神与智慧力预示着民族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身份和地位。

为社会主义信仰提供智力保障、为美好生活提供精神支撑、为美丽中国提供智慧力量,在一定意义上充分表明,建构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分别从基层群众的心灵世界夯实了“社会主义是为大家服务的”“幸福是大家共同奋斗出来的”“中国是倡导大家向上向善、理性平和的健康美丽国度”等公正理念基础。同时,这种公正理念需要通过切合实际的公正建设得以实现。

二、标准化: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底线式公正”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5]500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这里探讨的是真理性认识的标准问题,即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须把这种认识放到实践中去加以验证才能得知。在一定认识指导下的实践获得了成功,往往证明这种认识具有真理性;反之,在一定认识指导下的实践遭到了失败,则一定意义上证明这种认识不具有真理性。进而言之,标准指的是遵循一定规律和尺度所实现的规约和意愿,体现了“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结合。其一,标准源于人的实践生活,其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其二,标准一旦生成,需要实践主体共同去遵循和维护;其三,标准的内涵会随着客体的发展变化以及主体的实践水平提高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5]163马克思在这里谈论的是人从事社会生产的主体性与发展性问题。作为社会生物的人,有意识有思想,有理想追求有远大抱负,因而总是积极改造实践客体,使实践客体围绕人的目标和设计发生变化,社会生活因而变得有意义有价值。可以说,标准化就是始终围绕人的需要的尺度而不断优化活动方案的过程,即人们为了使社会生产及其发展目标得到合理而顺利地实现,对这种生产的目标及其发展过程等在一定范围内做出统一的规定。标准化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聚焦目标进行生产谋划和准备工作,引导生产者的生产步骤及其发展过程,合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层次越来越丰富,基层文化生产力相应地要不断呈现新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因而需要对标发力:其一,以基层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不断增加具有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文化产品供给,诸如《人民的名义》《我的兄弟叫顺溜》《乡村爱情》《我的丑娘》等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影视作品。其二,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倡导以及志愿服务为前提。结合精准扶贫工作调查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加快乡土人才培养,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重点扶持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文化。其三,以促进基层群众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标准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基层群众的新需求进行动态调整,适时推进“三农”出版物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涉农节目制作和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完善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探索数字服务新路径,打通乡村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化,是对基层文化公正的最基本维护,是“底线式公正”。一方面,基层文化因人们的生活需要而具有价值,这是底色。借用费孝通先生在《人文类型·乡土中国》中的话来说:“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我同时也等于说,如果没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6]文化不但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表现和成果,而且也是人类积极促进自身发展的要求和结晶。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发挥的解蔽祛昧、凝神聚气、扬善惩恶等社会职能,归根结底都是源于基层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基层文化因经济社会支持而得到保障,这是底气。任何事物都是由相互关联的要素统合而成的系统,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准化建设也毫不例外。它是定位明确、站位高远、地位重要的系统工程。就主体指向而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指明的是社会的事业、集体的事业、大家的事业;就客体功能而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调的是服务社会、服务集体、服务大家;就价值效应而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调的是大家的事大家一起努力做,因而倾向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也就是说,标准化建设从“量”的方面规约了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正尺度,即以丰富人民的精神食粮为底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化,必须关照基层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同时必须关照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水准。

显然,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化,是遵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律与按照基层群众的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相统一,合理设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内容,顺利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新时代,我们需要努力探寻现代新农业、现代新农村以及现代新农民三位一体的建设路径,具体从文化观念、文化管理、文化内容、文化形式、文化业态等维度彰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其一,文化观念要创新。坚持服务与惠民相结合,即强化服务意识,构筑惠民工程。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关键在于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实现城乡之间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基层群众能够便捷高效地享受公共文化产品。其二,文化管理要创新。坚持净化与弘扬相促进,即净化文化空间,弘扬先进人文,促进乡风文明。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旨在弘扬正能量,农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在弘扬正气的氛围中不断迸发,需要以更加人性化的管理促进农民群众的文化新实践、文化新风貌,营造自觉抵制麻将、赌博等奢靡之风的氛围,加快数字文化服务建设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文化需求。其三,文化内容要创新。坚持地方特色与喜闻乐见相融合,即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贵在接地气,着力于农民喜闻乐见。不断挖掘各地特色的农家乐、村民说唱、乡间艺术、节庆文化,重点是满足农村老百姓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听歌品戏、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和参与大众文化生活等基本文化需求,加大对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幸福农村数字影院、民间公益艺术场馆、新华书店农村分店等文化场所的投入和建设。其四,文化形式要创新。坚持自娱自乐与统筹配送相整合。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培育村民的价值观念,提高村民的人文素养,提升村民的审美精神,激发村民的创新精神,促进村民的全面发展,因而引导村民建设自己的文化活动中心,集村委会信息平台、村委宣教中心、青少年活动基地于一体,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集约性、均衡性;同时,各级政府定期为各地农村量身打造文化资源和文化项目,如推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科技展览、教育辅导以及高雅艺术进乡村,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常态化机制。其五,文化业态要创新。坚持经典别致与新颖独特相统合。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秉承传统,保护好黄梅戏、花鼓戏、赛龙舟、打腰鼓等传统艺术,政府搭建平台使之后继有人。同时,需要创作现代文艺作品,保障现代村舞、集体保健、体育活动等文化空间,吸引人才进行新产品研发,优化网络建设,净化文化生产空间,大力打造环保、低碳、绿色等农村生态文化。

三、均等化: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式公正”

均等,即平均、等额地享有,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而且享受的机会是平等的。机会均等、权利均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要求,人剥削人的私有制社会是达不到这一要求的,诚如恩格斯所指出,资产阶级“只是为了用金钱的特权代替了以往一切个人特权和世袭特权。这样,他们通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财产资格的限制,使选举原则成为本阶级独有的财产。平等原则又由于被限制为仅仅在‘法律上的平等’而一笔勾销了,法律上的平等就是富人和穷人不平等的前提下的平等,即限制在目前主要的不平等的范围内的平等,简括地说,就是简直把不平等叫做平等”[7]。恩格斯还曾深刻指出:“抽象的平等理论,即使在今天以及在今后较长的时期里,也都是荒谬的。”[8]所以,均等是一定社会制度基于现实社会生产的条件对人的社会权利的切实维护,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人权保障。这也在根本上昭示出社会主义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独特公正性。

均等化,指的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治理举措和行为,即政府通过体制机制建设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产品供给和社会服务,是国家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动态过程。按照《意见》的精神,从目前现实情况出发,我国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如“三馆一站”(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民文化乐园等;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包括讲座、培训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和文化类民生工程项目;三是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和管理使用;四是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包括公共文化管理者、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群众文艺骨干队伍等等。这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做好了,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文化成果。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均等化,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2]9-10基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状,建设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均等化需要着力于以下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一方面,解决供给不均。这主要体现为城乡二元体制壁垒未能得到根本消除,无论物质基础还是提供给乡村群众的产品及其人力资源和服务都明显落后于城市。在物质基础上要大力落实精准扶贫。到 2017年底全国贫困人口还有约 3 000 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居住在艰苦边远地区,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属于脱贫攻坚“最重的担子”“最硬的骨头”,“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189。扶贫重在扶志、扶智,既要积极动员贫困地区人民进行艰苦奋斗,又要搞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脱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也在于精准,努力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夫,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2]39,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同时,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夯实摆脱贫困的思想基础。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9]乡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是一种提升生活质量的需要,即在满足物质需要基础上的较高层次需要,从较高层次上显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在提供给乡村群众的产品及其人力资源和服务上,需要力求缩小与城市的差距。需要全面督查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情况、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和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情况并对标施策,重点加大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匹配的文化作品的创作力度,从财政支持和政策导向上鼓励文艺下乡、优秀人才进乡村“种文化”。

另一方面,解决享有不均。如果供给不均主要源于发展不平衡的话,那么,享有不均则主要源于发展不充分。因此,要坚持共同享有的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其实,均等化与共同享有在当代中国具有同等要求,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均等化是过程,共同享有是结果。换句话说,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保障乡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因而,享有不均的现实结果倒逼“反向施工”,即从共同享有方面找思路找对策。对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3]215-216:其一,全民共享。从享有的主体和覆盖面来说,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参与者都享有社会发展成果。其二,全面共享。从享有的内容和所得实惠来说,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其三,共建共享。从共享的实现途径来说,全体人民是享有的主人,也是建设的主人,先有建设而后有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因而人人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其四,渐进共享。从共享的推进过程来说,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共享发展理念启示我们,基层群众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体力量和智慧源泉,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在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把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块“蛋糕”做大,不断把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块“蛋糕”分好,让基层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同时,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和制度措施,消除不同群体之间的享有不均。比如,公共文化事业经费的可能性投入在城乡之间的不均衡,直接导致城市居民优先享有先进文化产品;居于文化产业经营者或管理层的社会成员优先享有优质文化服务和成果,这两种情况或多或少会引起不必要的社会冲突和群体隔阂。所以,基层党组织和政府必须把解决群众所关心的文化民生作为重点,真正促进文化享有的公平合理。

四、结语

标准化建设,主要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广度”提出建设外延,有指标有节点,可测量可评估;均等化建设,主要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深度”提出建设内涵,有容量有要求,需要深入分析,精准研判。标准化均等化,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标准化建设为均等化建设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是必要准备;均等化建设为标准化建设进行了巩固和提升,是必然结果。标准化、均等化的实质在于维护和落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基本、促公平”的内涵精神。总之一句话,不断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分别体现了底线式公正、发展式公正,目的都在于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民生,切实维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基层建设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