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文化自信的美国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

2018-12-31

关键词:情怀文学文化

郭 建

(中原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450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继党的十八大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之后,将文化自信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1]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全球文化交流背景下,文化自信不是单纯地固守本民族的文化,而是要以开放的心胸、平等的姿态守护与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拥有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也是新时代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新版)》是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标准、新路标。彭青龙提出,英语专业的目标定位是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英语专业人才”,突出了学科属性,即以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为基本要素,回归人文特质明显的英语专业特色。英语专业更加强调“英语文学赏析能力”[2],蒋洪新也指出课程设计突出内容依托,回归人文本位[3]。可见,新时代下的外语人才培养应该立足于人文本位,“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具有社会责任、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人才”[4]。

近代以来,国人在全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在文化心态上表现出“以洋为尊”“以洋为美”“以洋是从”的倾向,这实质上是对自身文化缺乏自信的表现。基于中国文化自信的美国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改革迫在眉睫。美国文学作为英语类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应该紧跟时代浪潮,以学习文学知识为基础,以人文素养为理念,基于文化自信,以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为关照展开教学改革。国际视野是一种国际视角,指能够站在全球或者更广阔的角度上思考、审视某种文化或者文明,同时它也暗含着一种比较的视角,一种跨文化的视角。“国际视野”关照下的美国文学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是指以“比较”的视角,即英美比较的视角、历史比较的视角以及中西比较的视角,重新审视、梳理、筛选美国文学的教学内容,以这三种不同的视角有意识地贯彻文化自信的理念,解读选定的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美国文学的特征,理解中美文学差异、英美文学差异以及文学演变的规律,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能够使学生为中国文学、文化而骄傲,在未来形成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优秀人才。

一、英美文化比较:美国文学的特征

努力摆脱英国文学的影响,构建最具本土性的、凸现“美国性”的文学是美国文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英美比较的视角阐释美国文学,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美国文学的本土特征。英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文学发展源远流长,先后经历了口口相传的英雄史诗、骑士文学、中世纪文学(乔叟时期)、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与后现代主义等发展阶段,构成了文类健全、风格文雅的英国文学。美国文学产生时间短,伴随着新国家的建立,美国文学从殖民地时期的日记、散文、布道、传记很快就进人到浪漫主义高峰时期。由于美国文化的兼收并蓄,使得美国文学迅速崛起,迅速繁荣,具有极大的创新性,形成了风格浓烈的美国文学。

一般情况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先开设《英国文学》课程,然后开设《美国文学》课程。这样在《美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英美文学比较的视角,既对英国文学知识有了回顾和巩固,也对美国文学有更深刻的理解。讲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时,可以让学生思考美国浪漫主义的独特性体现在哪里?何为超验主义?为何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异常繁荣而英国的浪漫主义多体现在诗歌上?美国浪漫派诗人爱伦坡的《乌鸦》与雪莱的《致云雀》、济慈的《夜莺颂》在主题和抒情方式上有何异同?为何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更体现一种地方色彩?以马克·吐温和狄更斯为例,说明美国文学的幽默方式与英国文学的幽默方式有何异同?为何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比英国自然主义文学更繁荣?两者有何异同?为何美国现代主义文学没有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发达?还可以引领学生思考海明威小说中的硬汉形象,同时让学生追踪硬汉形象的来源,从西部小说的牛仔到《大白鲸》中的亚哈再到《在路上》的迪安,这些人物与英国文学中的骑士、绅士有何异同?这些硬汉形象身上所折射的美国精神是什么?美国文学的独特性还体现在族裔文学的繁荣上,如非裔文学、亚裔文学、犹太文学等等。

二、历史发展追溯:美国文学的借鉴

历史比较的视角是指立足于文学内在演变规律,纵观美国文学发展史,有利于学生对美国文学思想流派的发展、演变有全景性的理解与把握。正如当今英国成功 “脱欧”,传承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传统的美国人民当年也是奋起“脱英”,通过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的统治,获得主权自由。美国的建国理想、美国信念、民族精神、政治信仰、族裔策略、全球主义等重大意识形态深深地影响并促进了美国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同样美国文学的发展与繁荣也极大地增强了上述意识形态所发挥的作用。美国文学在诞生伊始就深深地打上了爱国主义国家情怀的烙印。在文学发展史上,这种爱国情怀显著地体现在摆脱英国文学传统,建立美国文学自信这一信念之上,而且这种信念薪火相传,使得它经历了脱离英国文学、抗衡英国文学、超越英国文学、影响全球文学的历史进程。在美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中,通过美国文学社会历史的视角,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发现渗透在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国家情怀,这种发现与阐释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美国文学不同于西方文学的独特性,而且还能滋养中国学生的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在美国殖民时期、独立革命时期、建国时期、共和国时期、西进运动时期、资本主义商业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美国文学集中表现国家认同这个主题。例如库柏的西部小说强调到“处女地”上殖民意味着解放无限创造力和产业活力,认同边疆、民主的扩大并使得“西进运动”合理化。浪漫主义运动最核心的动力是美利坚民族主义精神,这体现在爱默生的散文中所强调的独立的个人主义精神上,也体现在惠特曼的诗歌中所展现的乐观的团结意识中。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中描绘的美国人总是崇尚自由,而欧洲人却常常是精于世故和守旧的。即使是非裔文学、亚裔文学和犹太文学中,作家虽然批判种族主义和殖民、后殖民主义,但是他们都不反对美国这个国家,并乐于在美国构建一个乌托邦。习近平指出,“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5]美国文学中所贯穿的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认同感是值得中国学生认真学习和思考的,借鉴美国文化的精华,能够增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自尊、自信与自立。

三、中西文化比较:中国文化的自信

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5]中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审美标识,是浸润着中国文化、哲学、智慧与审美的高尚心境、情趣和胸怀。在美国文学的教学实践中贯彻中西比较的视角,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学和文化引人到美国文学课程的课堂,对美国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段、审美倾向、人物塑造、情感表现等进行中西方平行比较的阐释与解读,从而丰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升民族自豪感,并以中国情怀发现美国文学的独特之美。在主题上可以比较体现美国民族精神的美国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审美体验和生命感悟方面可以比较菲利普·弗瑞诺的《野金银花》和曹雪芹《葬花吟》诗句中所体现的“诗画”意境与人生态度;在象征的表现手法上可以比较爱伦·坡的“乌鸦”与马致远、白朴的“寒鸦”;在影响研究方面可以发现超验主义的东方哲学与东方智慧,尤其可以运用东方思维去感知和阐释爱默生笔下的直觉(intuition),可以进一步发现超验主义作家梭罗对中国诗人海子诗歌创作的影响;还可以发现庞德具有浓郁东方特色的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叠加所带来的审美体验等等。那么这样的视角与中国情怀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作为18世纪美国最杰出的爱国诗人,菲利普·弗瑞诺是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一个重要过渡人物。《野金银花》是他的经典之作,描绘了诗人在南卡罗莱纳州看到一簇生于幽谷的野金银花,娇小柔美盛开的花朵让诗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花儿短暂的一生,由此激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顿悟——“if nothing once,you nothing lose”(空然然来,空茫茫去),“For when you die you are the same”(你从尘土来,又归尘土去),这与《葬花吟》中的“质本洁来还洁去”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课前去读《葬花吟》,并让学生比较这两首诗歌的中所描绘的玉洁冰心以及弗瑞诺和曹雪芹对待人生的不同感悟。

这两首诗歌创作的年代都是18世纪后半叶,但是创作背景大不相同,描绘的花朵意象也不同,一首描绘偶遇楚楚动人的野金银花的惊喜与顿悟,一首描绘“花谢花飞飞满天”桃花落英的惆怅以及“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抗争,会有学生认为这根本就没有可比性。然而通过文本细读和课堂讨论,师生共同努力,找到很多有价值的发现。《野金银花》的前两节绘景,后两节抒情。我们着重研究抒情部分:“smit with those charms,that must decay,/I grieve to see your future doom”,此句不就是要表达“明媚鲜妍能几时″“红消香断有谁怜”吗?“Unpitying forsts,and Autumn’s power/Shall leave no vestige of this flower”不是要表达“风刀霜剑严相逼”“一朝漂泊难寻觅”吗?“They died——nor were those flowers more gay,/The flowers that did in Eden bloom”此句又与“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不谋而合。伊甸园的花也难以逃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宿命,哪里还有“香丘”呢?“If nothing once,you nothing lose,/For when you die you are the same”又暗合了“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的高洁凄美的精神诉求。

尽管两首诗歌在意象与意境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却大大不同。弗瑞诺对待野金银花的态度是乐观的,“Unseen thy little branches greet”,“greet”一词表达了野金银花对待生命的态度,也是诗人的态度,尽管诗人有对人生苦短“The space between,is but an hour,/The frail duration of a flower”的慨叹,但是整体而言诗人满怀对岁月静好的感叹(“Thus quietly thy Summer goes,/Thy days declining to repose”),对待人生是一种更为豁达积极的顿悟。这也符合时代精神,作为上帝选民的美国人民要在这新世界的“荒原”“花园”里建设家园,期待“基督千年预言”的实现。而曹雪芹的《葬花吟》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委婉曲折、荡气回肠的“诗画”来表达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塑造了黛玉冰清玉洁的品质以及抗争命运的刚烈气质,凄美、哀婉、浪漫之极。通过这样的比较学习,学生既能领悟美国诗歌的独特之美,也能以深厚的中国情怀感悟中国诗词的瑰丽之美,从而增强中国文化自信。

四、结语

总之,基于中国文化自信的美国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使学生“采用跨文化的角度反思本土文化,也能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去思考和批判外来文化,以此达到两者交流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增强人文素养,成为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文主义者”[6]。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英语专业教育面临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7]。美国文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不仅承载着语言知识的教学任务,而且也担负着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任务。通过基于中国文化自信的“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的关照,对美国文学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改革,会帮助我们培养出更优秀的外语人才,他们将在全球文化交融背景下,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汲取美国优秀文化,同时守护、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确立中华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地位,并且能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发出中国声音,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情怀文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们需要文学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谁远谁近?
我与文学三十年
“五老”情怀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