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境外员工健康管理平台 建设实践与建议

2018-12-31李雷波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8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评估管理

李雷波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101)

近年来,随着涉外企业国际项目数量增多,境外员工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境外环境的特殊性,员工面临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其影响已经超过其他公共安全事件,成为境外公共安全工作关注的重点。解决境外员工健康管理遇到的新问题,从而对员工的健康进行有效管理,成为所有涉外企业及相关机构面临的新课题。

1 国外企业健康管理模式

现代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人群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的全面管理,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和群体的积极性,有效利用有限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1]。常用的健康管理服务流程由5步构成:健康调查和全面的体检;健康评估;个人健康管理咨询;个人健康管理跟进服务;健康及疾病管理专项服务。美国健康管理研究中心第·艾丁顿博士经过30多年的研究发现:90%的个人和群体在接受了健康管理服务后,医疗费用降低了90%,而10%的个人和群体没有接受健康管理,所消耗的医疗费用则上升了90%[2]。

大部分国外公司凭借本国健全的公共医疗体系和社会健康管理体系,建立了完善的企业级管理平台,并对全员健康进行管理。

埃克森美孚、康菲石油、杜邦、bp等公司都建立了公司级管理机构负责员工的健康管理。其境外员工健康管理平台作为员工健康管理平台的子系统,对员工的身体与心理健康提供咨询、分析、评估,并给予合适的解决方案。通过实施动态健康管理,跟踪预防、治疗、康复等多个阶段,有效减少了各类疾病的发生。同时,通过境外员工健康管理平台的建设和积累,还能为建立境外员工健康管理数据库提供大量原始资料,为研究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的人员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数据[3]。

2 国内公司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对员工的生理、心理健康风险与需求认识不足

企业都很重视生产安全管理工作,而健康管理工作只是其附庸,认为员工的健康管理就是体检,未充分意识到员工心理与生理的多层次需求。

2.2 健康干预管理不健全

企业的管理手段集中于疾病防治与医疗保障,针对健康风险的干预手段少。

2.3 未足够重视心理健康管理

虽然各企业都在逐渐重视员工心理健康,但是大多停留在建设活动室、为员工补充文娱活动或者通过政工工作者与员工谈话等方式进行,专业心理咨询师配备不足[3]。

3 境外员工健康管理平台建设实践

3.1 境外员工健康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

3.1.1建立健康管理组织体系

境外公共安全管理架构,首先是在HSSE管理委员会下设境外公共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公司分管领导负责,国际业务部负责协调组织。

境外公共安全管理岗负责建立健全健康管理制度,制订境外员工健康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公司专业医生组成健康评估团队;境外机构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设置专职或者兼职健康管理岗位。

3.1.2健全境外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编制了公司级的“境外员工健康管理规定”,确立了“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统一了员工健康评估标准,并对岗位职责、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档案管理、境外健康应急管理、监督检查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各境外项目部编制“境外项目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对岗位职责、健康培训、档案管理、经费管理、健康风险评估、现场医疗与救护能力建设、施工区域健康管理要求、施工场区作业过程控制要求、分包商健康管理、危险因素监测、应急管理、体检要求、心理健康管理等明确具体要求。

对外派员工坚持“不评估不派出,评估不达标不派出”的原则,以公司医务室为主导,充分识别和评估员工的健康状况和风险水平,为员工外派和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根据评估结果,对重点员工进行关注,给予及时就医指导、追踪,直到健康状况稳定,从而有效避免重大意外发生,为员工安全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3.1.3加强健康管理工作力度

将员工健康管理水平纳入公司机关与境外项目部的考核指标,提升了境外员工健康管理的力度与成效。

3.1.4建立境外员工健康管理网络平台

利用信息技术管理优势,创建了境外员工健康管理网络平台,通过建立境外员工健康电子档案,对员工体检、适岗评估、健康干预实施一体化管理。

3.1.5丰富健康管理工作内容

健康管理工作已经从传统的职业卫生管理逐渐转型为综合性、人性化的健康管理,为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和公司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除为员工安排年度健康体检、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外,还为员工在境外投保,提供5家当地高资质医院备选,解决员工境外就医选择与费用等后顾之忧。

3.2 境外员工健康管理平台运行情况

境外员工健康管理平台以境外机构、项目为单位分组,严格授权管理,充分保护员工隐私。除公司外派管理人员与评估人员外,每一个境外机构只有一名健康管理员可查看本机构人员的健康信息。管理员只有员工体检资料上传权限,没有评估权限。

a)完善员工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员工健康信息数据库。健康档案包括部门、岗位等基本信息、体检报告、健康调查问卷、评估知情同意书、评估报告(包括二次评估)、异常指标管理等模块,随着时间积累,可逐步建立员工健康信息数据库,提升员工健康评估与干预准确度。

b)可实现按项目、人员类别、健康特征、重要指标等分类筛选健康信息,便于统计与实现干预措施集中管理。

c)通过平台,实现公司总部、境外机构对员工健康的同平台管理,避免了重复工作量,提升了健康管理的工作效率。

d)实现了境外员工健康评估、干预的工作流管理,实现健康信息流转与反馈的自动化。

3.3 存在问题

a)管理团队专业化、综合性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由于国内健康管理起步较晚,管理团队由医护人员、HSE管理人员、境外公共安全管理人员、行政人员等组成,大部分人员专业背景单一,习惯从技术层面考虑本岗位工作,无法为境外员工提供专业的综合性建议。

b)只能实现对重点员工的关键健康指标的静态管理,尚未实现评估与管理的智能化。现有平台虽然能通过筛选,实现对员工的关键健康指标的统一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是被动的、静态的,管理人员无法掌握员工身体指标的实时变化。尚不能实现自动预警,员工健康数据无法及时传递给医护人员,更多的是依靠人工管理的存储与检索功能,离智能化管理距离还很远。

c)目前仅是管理人员接入平台,未实现境外员工的自我管理。

d)仅能对身体健康进行管理,还未实现与心理健康管理平台的结合。

e)健康评估标准单一,未考虑地域差别,未考虑不同项目所在地气候、疫病、风俗、禁忌等具体健康风险因素对员工身体、心理的影响。

f)服务范围仅为中方外派员工,由于条件限制和文化差异等原因,对当地员工、分包商员工健康管理尚未纳入平台。

g)公司海外项目承包商众多,健康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虽然在分包合同中列明了责任与管理要求,但对分包商员工健康管理尚缺乏统一的强制性标准与监督管理力度,目前将分包商员工健康管理接入平台尚有困难。

4 境外员工健康管理平台发展建议

a)通过专业团队建设,提升健康管理专业化水平。随着中国“走出去”步伐加快,境外公共安全管理将逐步实现专业化发展,越来越多懂医疗、护理、心理学,擅于跨文化沟通的专业人员的加入必将推动境外员工健康管理的专业化发展。一般来说,专业化可以有两种模式:一是把员工健康管理工作委托给专业健康管理机构;二是建设自身的健康管理团队。对于大型公司,从管理实效角度讲,建设自身健康管理团队更切合实际。

b)推进“私人医生”服务模式,不断满足员工健康管理个性化需求。在检测数据基础上,个性化分析每位员工的健康状况,通过监测调理效果及时调整干预方案,实现境外员工“我的数据我知道,我的健康我做主”的目标。

c)紧跟人工智能技术步伐,推进员工健康管理智能化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这也必将助力健康管理的智能化发展。未来应实现员工、医院、企业多方数据对接,让体检的流程更加规范与高效,使结果更加可信,这需要强大的数据库来支持。

可尝试开发公司自有的健康管理APP,全面监测、记录员工的健康信息,对员工的运动、饮食、治疗等过程进行全面监测与提醒。员工可以通过APP随时与健康管理师、医生,或者运动健身教练实时互动,实现健康数据的电子化,可视化和动态更新。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评估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评估依据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最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