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黄梅戏伴奏音乐的发展
2018-12-31刘梦
刘 梦
(安庆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戏曲艺术是我国独有的、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集音乐、美术、舞蹈、杂技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其中,音乐是戏曲的灵魂所在,是剧情展现与情感渲染的最直接途径。戏曲音乐所包含的声乐与器乐(声乐唱腔与器乐伴奏)两个部分相互交融、互相依托,尤其是近年来伴奏乐器的不断创新、改革,为戏曲声腔乃至戏曲音乐的发展演变带来种种影响和可能。反之,戏曲音乐的变化发展与器乐伴奏及伴奏乐器的更新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认真梳理器乐伴奏的发展历程,从中吸取有利于戏曲音乐发展的经验,促进音乐与表演的共同繁荣。
1 黄梅戏伴奏音乐的历史演变
黄梅戏由一个田间地头的民间小戏发展为影响深远、广受群众喜爱的重要剧种之一,这与黄梅戏音乐的创新和改革是分不开的,经过不断的尝试、吸收、借鉴,伴奏乐器和形式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多样化,层层推动唱腔的改进与革新。
1.1 打击乐伴奏时期
在黄梅戏发展的初期,即解放之前,受生产条件和审美水平的限制,除简朴的唱腔之外,演出时仅仅使用鼓、云板、大锣、小锣、铙钹等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伴奏,由于演出时一般固定为三人伴奏、七人演唱,这种特殊的演出形式又被称为“三打七唱”[1]。“三打”这种伴奏形式是早期黄梅戏发展不成熟条件下的产物。
1.2 管弦乐伴奏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受京剧、徽剧等成熟戏曲剧种的影响,经过不断的摸索、尝试,通过对黄梅戏唱腔音域和特点的把握,最终确立了以胡琴类乐器高胡为主奏乐器[2]。随着主奏乐器的确立,二胡、中胡、笛子、笙、琵琶、扬琴等丝竹乐器不断加入其中,逐渐形成了可以适应中、小型演出场合的伴奏功能较为全面的传统音乐小型乐队。小型管弦乐伴奏在传统打击乐伴奏的基础上增添了旋律声部,使伴奏与唱腔融为一体,为演员的演唱提供了便利。
1.3 交响化伴奏时期
随着文化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黄梅戏除了流传于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外,更多地作为一种艺术登上各地的舞台,受众群体越来越广,舞台越来越大,题材越来越宏大,对戏曲音乐和情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使用民族丝竹乐伴奏已经不能满足对唱腔的烘托和情感的宣泄,交响化伴奏乐队应运而生。一部分经过专业训练的作曲家在乐队编制上引入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单簧管等西洋乐器,同时改变传统的作曲技法,在侧重旋律唱腔的同时,丰富音乐的和声织体,合理编排乐队的配器,改传统齐奏为交响,提高了伴奏音乐的感染力。
1.4 数字化伴奏时期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代,电脑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便捷,同样由电声合成器制作而成的数字音乐也为黄梅戏音乐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需现场演奏乐器,通过电脑的数字信号即可模拟出各种乐器的音色、音高,通过不同的编排、组合,制造不同的伴奏效果。数字音乐同时可以转化为MP3等格式储存在一些便携设备中,方便、快捷的特点成为其受人民群众和一些演出团体追捧的原因。
2 不同伴奏模式的编制组成及功能
黄梅戏的伴奏虽然历经了打击乐伴奏、管弦乐伴奏、交响化伴奏、数字化伴奏四个时期,但若按其伴奏乐器的功能特性和演奏风格来划分,总体上可以分为中国传统乐器、外国西洋乐器以及电声乐器三大类,其中主奏乐器高胡作为伴奏音乐的灵魂发挥了其他伴奏乐器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故单列一栏,着重叙述。
2.1 主奏乐器
熟悉中国戏曲的人都了解主奏乐器之于剧种本身的重要地位,主奏乐器是唱腔的浓缩,是风格的体现,是一种戏曲音乐区别于另一种戏曲音乐的重要标志。不同的主奏乐器、不同的乐器音色、不同的演奏技法决定了戏曲音乐不同的风格特征。而不同个性的戏曲音乐也会选用相应的主奏乐器来传达自身的特点——京胡的婉转悠扬、椰胡的圆润朴素、板胡的高亢嘹亮、曲笛的精致华丽各自精准地发扬了京剧、汉乐、秦腔、昆曲等戏曲音乐的特色。黄梅戏根据委婉清亮的唱腔特征,对越剧高胡进行改革[3],确立了甜美抒情的主胡(主奏乐器)演奏风格,自此,以高胡为核心的伴奏音乐风格形成并影响至今。
高胡在伴奏中的作用称为托腔,主要表现为对黄梅戏唱腔的烘托与衬托[4]。高胡与唱腔同时演奏演唱一段旋律,除了与唱腔的音高、节奏、气口保持一致外,还要模仿唱腔的滑音、装饰音,对音乐进行润色加工,强化唱腔的旋律与风格。除此之外,高胡还能起到引领、铺垫的作用,通过你简我繁的穿插对比,丰富听觉和情感的变化。
2.2 传统乐器
由传统的中国乐器组成的民乐管弦伴奏乐队,按音乐的职责和功能可以分为文场和武场两部分。文场一般指各种丝弦乐器,而武场则由打击乐器组成。在黄梅戏音乐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只有代表武场的“三打”部分,缺失了文场部分。直至解放后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民族管弦乐队的伴奏模式,通过引入丝弦乐器明确了文场伴奏的重要地位。根据统计,黄梅戏伴奏中所用到的传统乐器有:拉弦乐器:高胡、二胡、中胡、大胡等;弹拨乐器:琵琶、扬琴、古筝、三弦、中阮等;吹管乐器:笙、竹笛、唢呐等;打击乐器:板、鼓、大锣、小锣、铙钹等。
其中,拉弦乐器、弹拨乐器与吹管乐器共同组成了伴奏音乐的文场部分,文场音乐一般为唱腔服务,音乐以抒情、活泼为主。文场音乐有两个功能:首先,对唱腔音乐的托腔保调作用。与高胡相比,管弦声部的乐器构成复杂,音乐效果更加夸张,塑造的音乐氛围更加合理,展现的情感更加到位。其次,文场乐器担负着前奏和间奏的过门演奏[5],在填补不同唱段之间的空白的同时,对戏曲音乐的整体和剧情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以打击乐器为代表的武场音乐又称作锣鼓点,通过不同节奏的变化、组合铸就了黄梅戏音乐的骨架,对于舞台气氛的渲染、场景的迅速切换以及不同角色的性格塑造等方面不可或缺。
2.3 西洋乐器
当越来越多的专业作曲家参与黄梅戏音乐的创作后,大量的根据西方作曲技法编配的歌剧式作品问世,传统乐器的伴奏模式已经不足以完全展现作品的气魄,引入西洋乐器,吸收中外乐器之长处,对乐队和声部进行重新编排,通过中西调和实现演奏效果的最优化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据统计,被引入黄梅戏伴奏中的西洋乐器有:弓弦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木管组:长笛、单簧管、双簧管、英国管、大管等;铜管组:圆号、小号、长号、低音号等;打击乐:定音鼓、铃鼓、三角铁、钹、锣等。
在传统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民族打击乐器的基础上,加入弓弦组、木管组、铜管组和西洋打击乐,扩大了伴奏音乐的表现力:首先,从人数上来说,乐队编制扩大,音域加宽,音量加大,气势宏伟;其次,乐器种类丰富,音色丰富多彩,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再次,解决了单一的民族器乐组合重旋律轻织体、低音声部偏弱导致音响不平衡等问题[6]。
2.4 电声乐器
电声乐器除了数字信号模拟音乐之外,主要包括电子琴、双排键、电吉他、电贝司以及一些需要插电演奏的乐器。电声乐器有一般乐器所没有的优势,尤其是双排键电子琴这类乐器,可以模拟和切换多种乐器音色,旋律声部和和声织体可以同时演奏,一件乐器兼任多种功能。
3 不同伴奏模式的比较
从单一的打击乐伴奏到确立主胡、加入民族丝弦乐和西洋乐器甚至于加入电声音乐,黄梅戏音乐的发展演变离不开生活水平的改善、观众审美的需要以及黄梅戏艺术的广泛传播,可以说正是由于后者促进了伴奏音乐的不断演化与更新。
早期黄梅戏又称作黄梅调,在黄梅县地区民歌、小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歌者通过清唱简单上口的小调倾诉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不公。此时的黄梅戏处在萌芽阶段,远远不能称之为一种表演艺术,倒像是传播歌词信息的载体。单调的演出内容和形式日益不能满足人民的欣赏需要,黄梅调从单纯的叙述逐渐衍生为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小戏,内容更具文学性,演出形式由清唱改为对唱,在歌唱的基础上加入舞蹈、念白、打击乐伴奏,划分了不同的角色行当,实现了从自娱到表演的过度,这一阶段即为所谓的“三打七唱”时期。“三打七唱”时期伴奏音乐比较粗犷、单调,除却活跃现场气氛的功能外,锣鼓点通过有章有法的节奏组合表现了情感的丰富变化,不但奠定了黄梅戏音乐的发展基础,而且增加了戏剧表演的观赏性。
锣鼓乐的伴奏模式也有其缺陷,只有节奏乐器、没有旋律乐器,黄梅戏演唱调高不统一,演员时常找不到调门,只得根据自己的演唱习惯各唱各的调。有感京胡对京剧的托音作用,改良高胡作为黄梅戏的主奏乐器,使得唱腔从此有调可依,有音可循。主胡的引入展现了黄梅戏音乐对以京剧为代表的成熟剧种发展模式的借鉴,强化了黄梅戏唱腔的风格特征[6],主胡与唱腔相伴相依的经典组合一直沿用至今,围绕高胡为中心的小型民族管弦乐队的伴奏模式也逐渐确立。小型伴奏乐队虽然兼具吹、拉、弹、打的功能,人数却一般控制在十人以内,演奏员往往兼奏相近的同类乐器,最大限度的节约了演出成本和资源。小型民乐队不仅逐渐成为黄梅戏音乐的主流,同时也广泛盛行于其他戏曲品种的音乐中,这种伴奏模式顺应了中国音乐的发展规律,符合传统音乐对于旋律线条感的侧重,各声部以唱腔旋律为基础作大合奏,但又不局限于死板的演奏乐谱上的简单音符,演奏员根据经验围绕主旋律即兴加花、变奏,其对情感的细描、对民族性格的塑造、对地方风格的凸显等是其他伴奏方式不可比拟的[7]。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黄梅戏剧目已经满足不了观众的欣赏需要和审美追求,如何在作品的题材、体裁、内容、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成为黄梅戏发展亟需解决的紧要问题。中大型作品的相继问世,对伴奏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小型民乐队无法支撑起规模如此宏大的作品,伴奏模式必须改革。为了解决音量小、气势弱、织体单一等问题,作曲家进行了各种尝试,最终确立了中、西合璧的大型交响乐队伴奏模式。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电脑的普及,电声乐器在乐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数字音乐和录音技术的产物——伴奏带也备受演出团体推崇。伴奏模式的近两次改革引起了一部分人士的反对,他们认为加入不符合中国本土音乐语境的西洋器乐和电声乐器,会破坏黄梅戏鲜明的音乐色彩和风格韵味,因此不值得提倡。交响化伴奏虽然不及传统文武场伴奏风韵典雅、灵动传神,但其磅礴的气势、夸张的音乐效果促进了黄梅戏对于题材、表演、舞美、表演的创新,推动戏曲发展进入新纪元。电声音乐尤其是伴奏带虽然音效刻板、无法媲美现场伴奏,却大大节约了演出的成本,其便携性的优势更是推动了黄梅戏在群众中的普及[8]。
当代传统音乐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要发扬、传承传统文化,需要顺应环境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通过积极的自我调整寻找一条科学的传承之路。黄梅戏从地头乡间的民间小戏一步步走进城镇、走向舞台、走进千家万户,这一切都源自于它的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尤其是伴奏乐器和模式上的不断探索、尝试,推动了戏曲艺术的自我完善,使得其在本世纪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剧种之一。在传统文化传承日益艰难的今天,要继续求发展,就必须一如既往保持宽阔的胸襟和气度,以文化的传播为首要目的,不惧尝试和创新,勇于借鉴,为黄梅戏的明天努力开创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