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析习近平历史观的两个层面*

2018-12-31,

关键词:党史特色历史

,

(滁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

敬重、重视历史,注重从历史中探寻治国理政的经验,是习近平的一个习惯。早在地方工作期间,为尽快熟悉地方情况,无论走到哪里,习近平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地方志。习近平一直保持着对历史的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站在党的事业、民族复兴的高度,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社会历史特别是党史、国史的重要讲话、谈话、报告和演讲,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历史观。习近平历史观从内涵上分析,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基于宏观层面,阐述的是对社会历史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二是基于微观层面,将有关社会历史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运用到历史学习研究的具体实际中,形成的有关社会历史特别是党史、国史的重要观点或得出的重要结论。

一、宏观层面——关于社会历史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习近平从宏观层面阐述的对社会历史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集中回答了“什么是历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研究历史”及“怎样学习研究历史”等关于认知、学习研究历史的态度、目的、方法等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历史

在多重视角地考察历史中,习近平多角度地阐发了对历史的见解。

就历史的内涵来说:“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1]也就是说,历史既是纵向的人类社会变迁、发展的历程,也是横向的过往人类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累积和遗产。

就历史的特质来说:其一是历史的客观性。历史作为过去发生的事,是不能任意选择的,是写在人民心中、不容抹杀也抹杀不了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2]。其二是历史的规律性。繁芜复杂的历史发展表象背后,存在着普遍性、统一性、必然性 ,亦即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3]。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规律,又如,任何国家试图用武力对外侵略扩张、企图用武力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都是注定要失败的,等等。其三是历史的人民性。习近平根据历史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提出历史是人民创造、人民书写的,强调“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4]。

就历史的地位来说:习近平认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但它却影响着现实、指引着未来。历史于现实,它是现实的根源,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5]。历史于未来,它与未来紧密相联,一个民族只有牢记过去从哪里来,才能明确明天往哪里去。同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历史的警示和启迪,也能引领我们更好地走向未来、开创未来。

(二)为什么要学习、研究历史

习近平认为,学习、研究历史不仅在于获取历史知识,而且“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而具有历史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1]。

一是培育历史眼光。培育历史眼光首先是要善于透过历史视角来分析、认识问题。如对中国的认识,习近平认为,历史和现实都要看,“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6]。历史地看中国,不仅能使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也使中国的世界形象更客观真实可信、更丰富全面立体。其次是要善于从历史的接续演进中来认知现实。如在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习近平反复强调不能割断这条道路与改革开放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探索、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及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传承的关系。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从历史的接续发展中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能雄辩地说明这条道路选择的历史必然,而且厚实了道路理论的根基,使道路自信不会流于空洞而是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再次是要善于从历史的镜鉴中来把握现实。如在论证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时,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7]历史是现实的镜鉴,它警示后人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不可替代性,不断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并以先进的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社会变革、引领社会前行。

二是汲取历史经验和智慧。作为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历史中蕴含着宝贵的资源、经验和无尽的智慧。首先,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和智慧。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崇尚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自强不息等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历史先贤的崇高精神追求,仁人志士的忧国、爱国、报国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怀……,以及五四精神、抗战精神、长征精神,等等。史能益智、史能修身,历史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宝贵精神都是活生生的育人素材,是鞭策激励后人向上向善、见贤思齐的“营养剂”,立足实际,科学地运用这些宝贵的历史育人资源,即能使人从中受到教育、培育品质、陶冶情操、得到启示、获得正能量。其次,历史中蕴含着宝贵的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中所蕴含的、或时人或后人总结的成败经验、得失智慧、兴替规律,都是治国安邦的“教科书”“清醒剂”,也是“最好的老师”,以古鉴今,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我们今天注重德治和法治的结合,重视党风廉政建设,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深刻总结古今中外历史经验和教训所得出的重要结论。

三是增强历史担当。历史担当即是在学习、了解历史的过程中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接受并担负起历史交给的重任、赋予的使命。有了历史眼光,汇聚了历史经验和历史智慧,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增强“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的自觉性,而这一“自觉性”归根到底还是要通过“历史担当”来呈现。有了这种历史担当,前行的方向才会更明确、步伐才会更坚实、动力才会更恒久。一是要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担当。学习党史、国史,面对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的辉煌、近代以来屡遭侵略蹂躏的坎坷命运及建国以来民族复兴所展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今天的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二是要增强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的历史担当。学习党史、国史,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党领导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累积的根本成就,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探索的根本成果,今天的我们要倍加珍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矢志不渝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怎样学习研究历史

科学的方法如同一把钥匙。有了科学的方法,才能对历史现象、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才能“通古今之变”,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使历史发挥以古鉴今、资政育人之功效。习近平关于学习研究历史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做到:

一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学习研究历史的根本方法。习近平提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8]。实事求是也是研究国史的基本遵循。实事求是作为研究历史的根本方法,要求我们从全面的、客观的历史事实出发。“全面的”就不是断章取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客观的”就不是主观臆想的、“戏说”“恶搞”的、简单虚无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方法,要求我们讲成绩不夸大、对问题不回避,要求我们尊重历史、敬重历史,“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9]。做到“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二是以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研究历史。联系、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遵循“历史不能割断”的原则,不仅要注重历史发展中的横向联系,即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客观因素,国内外各个方面的社会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还要厘清历史发展中的纵向联系,在历史与现实、未来的关系中,在历史的接续发展中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演进的逻辑和走向,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三是明确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和本质。历史资料浩如烟海,历史现象繁芜复杂,历史进程波澜起伏,面对丰富、复杂、曲折的历史,厘清其主题、主线,抓住其主流和本质无疑是行之有效的历史研究方法。主题即主要课题或曰核心问题。历史的主题也就是那个历史时代面临的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是这个历史时代交给的根本任务,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也就是根本任务的完成过程)则构成了历史发展的主线。为解决主要矛盾、完成历史任务而进行的历史活动、取得的成就在历史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和中心地位,影响、引领着历史发展的趋势,这即是历史的主流和本质。

四是党史、国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应“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历史事件、人物及其活动,应该从其时的社会背景、时代条件出发,将其置放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去分析、评价。不仅要考虑到国内各种历史因素,还要考虑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对于党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曲折和失误,应着重于分析当时的社会环境,认真探讨出现错误的多重原因,研究建立防止此类错误再犯的机制和制度,而不应简单地归责于个人,抑或以偏概全、肆意地虚无历史。

二、微观层面——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观点

习近平将宏观层面的有关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贯穿到学习研究历史的微观实际中,尤其是党史、国史的具体实际中,并由此对党史、国史中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新概括,提出了新观点和新论断。这些新概括、新观点、新论断是习近平历史观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观点主要有:

(一)对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作出新的概括,阐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即是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追梦史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言简意赅地将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追求和梦想概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追梦历程概述为三个阶段,即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寻梦——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外国侵略和内部战乱,中国千疮百孔、积贫积弱、民不聊生,中国人民期盼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愿望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迫切、强烈,其时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改良救国、革命救国的方案你方唱罢我登场,但追梦的尝试都失败了,最后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才“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的逐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终于找到了中国梦的打开方式(特色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圆梦——“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0]35-36。习近平从历史的视角、以历史的方法来阐述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并以“中国梦”这一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持续奋斗历程串联起来,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共鸣,它能使我们深刻了解昨天寻梦的艰辛、懂得道路的来之不易及“道路决定命运”的真谛,从而坚定在今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念;也为明天的圆梦指明了路径和方向——弘扬中国精神、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不断朝着“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迈进。

(二)依据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揭示了党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是近代以来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第一大历史任务,第二大历史任务就是要在完成第一大历史任务的基础上继续为实现国强、民富而奋斗,两大历史任务就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为己任,团结带领人民为之不懈奋斗,这就是党史发展的主线。经过90多年的奋斗,党领导依靠人民做了三件大事(即三大历史贡献)、实现了三次历史飞跃——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1],这就是党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习近平关于党史发展的主流、本质的新论断,能使我们从“三件大事”“三次飞跃”的辉煌业绩中深刻认识党的伟大、深入领悟“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深层内涵;能使我们从党的创业史和奋斗史中获得不忘初心的警醒、汲取继往开来的勇气和力量;同时,对历史虚无主义也是当头棒喝,在“三件大事”“三次历史飞跃”面前,任何虚无党史的论调都显得荒谬至极、不值一驳!

(三)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作出全面、深刻总结,提出了“两个不能否定”的重要论断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可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社会上对这两个历史时期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误解和曲解,对此,习近平鲜明地提出了“两个不能否定”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紧扣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条主线,深刻揭示了这两个时期在历史发展本质上的一致性:“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这一论断重申了“历史不能割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开创离不开改革开放后的实践,也离不开改革开放前的探索——改革开放前创设的制度基础及20多年建设所累积的物质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建设、改革一脉相承、薪火相传,共同绘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完整画卷。这一论断再次强调了历史不容虚无: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10]22-23。不能用前者否定后者,也不能用后者否定前者,前一个时期在很多方面为后一个时期创造了条件,后一个时期是对前一个时期的扬弃、完善、发展和创新。“两个不能否定”既正视改革开放前后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的差异性,更突出强调二者在坚持根本制度和根本道路上的一致性,并将二者统一于党领导人民探索、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这对我们自觉澄清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问题上的错误认识,对今天的党史、国史研究,对新形势下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四)基于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视角,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就其历史缘起看:习近平梳理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五百年的历史发展脉络,认为世界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从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的“一国”实践)到苏联模式形成(社会主义的“多国”实践)、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步探索到改革开放以来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习近平的这一总结正本清源,科学、雄辩地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其他什么主义”[10]12,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10]21。就其历史发展进程看: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历史的结论。近代以来,中国人苦苦寻觅,“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12]。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奋力探索、接力实践的结果。建国后党的历代(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开创、成功推进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10]23。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科学论断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它不是一句虚幻的口号,而是历史发展的真实逻辑。同时,科学地认知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也有助于夯实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的根基,从而更好地鼓足“行”的干劲、坚实“行”的步伐,坚定树立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的信念和历史担当。

(五)回顾、总结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揭示了战争史对人类的警示意义

关于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习近平先后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讲话中习近平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伟大意义及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等都作了重要阐述。“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13]。回顾、总结抗日战争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习近平尤为重视战争史对未来的警示意义: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就是要提醒人们共同铭记战争史给予人类的启示即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不忘战争的牺牲和伤痛,加倍珍惜今天和平、安宁的美好生活;铭记抗日战争历史,就是决不允许日本侵华历史被否认、篡改和肆意歪曲,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铭记战争历史,不是要宣扬、延续仇恨,而是要告诫世界和平、合作、共赢“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14],及警醒自身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13],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铭记战争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更好地面向未来。同仇敌忾、不畏强暴,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舍身救国、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今天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唯有大力弘扬抗战精神,建设现代化国家,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才能告慰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不畏风险、无惧牺牲的前辈和英烈!

(六)提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即做到“八个不能”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阐述了他对历史人物评价的一贯态度,即“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八个不能”:首先,“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 。这两个“不能”是就个人历史活动而言的,强调评价个人的历史活动要紧密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要建立在对社会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之上。其次,“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这两个“不能”是就个人历史作用而言的,强调历史发展是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再次,“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这两个“不能”是就个人历史业绩而言的,时势造英雄,时代条件决定了个人发挥历史作用的广度和深度,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时代”去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最后,对革命领袖,“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这两个“不能”主要是针对现实中评价革命领袖时出现的或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两个极端化倾向而言的。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不护短以至列功覆过,不虚无以至以一眚掩大德。对他们的失误和错误,科学的态度应该是“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15]

三、结束语

习近平历史观的两个层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宏观层面,即关于社会历史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反映的是习近平对历史敬重、重视的一贯态度及其学习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它在习近平历史观中居于统领地位,也是我们学习研究历史的基本遵循。其微观层面,即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观点,是习近平将有关社会历史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运用到党史、国史学习研究的实际中,并由此所作出的新概括、提出的新观点和新论断。这些新概括、新观点、新论断的提出,体现了习近平学习研究历史“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的务实作风,彰显出习近平历史观与时俱进的特质,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科学把握党史、国史,对我们理清党史、国史中的大是大非问题,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党史特色历史
第一次学党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新历史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