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时代社会化阅读发展策略研究
2018-12-29袁丽娜林凡
袁丽娜 林凡
摘 要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全民阅读氛围日益浓厚,社会化阅读以建立阅读社群的方式,注重阅读过程的互动与分享,成为全民阅读深入开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通过分析媒介融合时代全民阅读现状和社会化阅读的特点,提出社会化阅读创新阅读理念、建立定制化阅读圈、注重知识服务升级的发展策略,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全民阅读的推广。
关键词 媒介融合;全民阅读;社会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8-0103-02
1 媒介融合时代全民阅读的现状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媒介融合态势不断深化,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加工、制作、扩散的整个传播流程,也改变了知识生产与传播的路径和方式。从宏观阅读环境层面来看,自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设“书香社会”,2016年12月出台《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2017年3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到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倡导全民阅读”上升到“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反映了我国对全民阅读深入持续开展的重视,也为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全民阅读环境提供了保障。特别是2018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为全民公共阅读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从设施、运行、服务等方面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做了明确规定。
从全民阅读推广的媒体环境来看,由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社会化媒体、移动媒体构成的社会媒体系统以不同的形式较为全面地进行全民阅读倡导活动的传播。如在电视媒体领域,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好书》盛典、《朗读者》《读书》《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深圳卫视的《一路书香》节目,北京卫视的《书香北京》节目。在新媒体阵营中,“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官方网站”“中国全民阅读网”等网站以及“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等官方微博的设立都为全民阅读的推广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全民阅读信息发布及阅读平台。同时,每年世界读书日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的以“书香中国”为主题的阅读活动使构建“书香中国”、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形成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良好口碑的活动和媒体栏目。在十多年来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的全民阅读活动推广的过程中,不同省份、城市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阅读项目,如北京阅读季、江苏读书节、深圳读书月、杭州学习节等,促进了全民阅读活动的常态化、多样化。
从公众阅读认知与阅读行为来看,由媒介技术推动的媒介形态演进与发展带来了公众阅读认知的改变,人们逐渐将新媒体作为阅读平台,将阅读过程从单一的以视觉化信息获取为主,扩展到听觉、触觉等多媒体的阅读体验。在第四届中国阅读大会上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达到152亿,数字阅读用户接近4亿人。当公众对数字阅读形态的了解不断加深,接受程度与使用频率不断增加之后,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助推力。据2018年4月发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指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图书阅读率为59.1%,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3.0%,各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手机阅读接触率为71.0%①。在不同媒介的接触时长方面,成年国民人均每天对手机媒介的接触时间最长,在传统纸质媒介的阅读方面,成年国民人均每天的读书时间最长。此外,在移動媒体上进行有声阅读成为阅读的新形态,呈上升态势。
2 媒介融合时代社会化阅读的兴起
社会化阅读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渠道,将信息获取与社会交往融为一体,注重分享与互动,强调可移动、个性化的阅读形态。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社会化阅读在阅读内容、阅读形式、阅读平台等方面呈现新的特色,更好地满足了公众的自主性、实用性、便捷性等需求,为全民阅读推广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方面,社会化阅读中阅读内容的构成多元化。从阅读内容的生产机制来看,由于社会化阅读过程主要在智能手机、移动阅读终端等媒介平台进行,内容生产成本降低,公众生产、创造内容的可能性极大增强。因此,大量用户生成的内容融入阅读内容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阅读资源构成,像众多阅读类应用都提供了原创内容的专题或栏目。从阅读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看,多为文本混合、音频、视频的多种组合,围绕同一阅读主题的内容可以开发出有声阅读产品、视频阅读产品等多种类型。随着智能语音、AR、VR、全息成像等技术运用到阅读过程中,阅读内容的呈现效果更为生动、直观。
另一方面,社会化阅读注重分享式阅读的受众体验。社会化阅读的传播过程中,阅读者、阅读内容、社会关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和多层次的互动。阅读内容以“推送”“订阅”的方式传递给阅读者,随后以“评论”“转发”等方式沿着阅读者的社会关系或阅读社群进一步扩散,将相对封闭的个体阅读转化为具有较强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社群阅读,并且在阅读内容的分享中又不断衍生新的阅读话题和社群关系,既加深了阅读过程的参与度与活跃度,也增强了社群关系的稳定性。
3 全民阅读视域下社会化阅读的发展策略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不同媒介系统为推广全民阅读营造了不同的阅读场景,通过政府、行业组织、社会机构的多方参与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全民阅读的法规政策中,都提到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全民阅读的内容供给,进一步完善全民阅读推广的服务体系。在媒介融合时代,社会化阅读将阅读过程嵌入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有助于全民阅读在家庭阅读、亲子阅读、校园阅读、社区阅读、农家阅读等多层面的深入推进,让知识传播与人们的阅读需求适配度更高,使公众在阅读分享与互动中,获得深度阅读体验。
1)创新阅读理念,建立定制化阅读圈。阅读活动是社会文化传承和公众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途径。在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系统下,信息传播主体的中心地位明确,信息传递过程以单向传递为主,信息接受者彼此之间的关联性薄弱。社会化阅读改变了阅读活动的信息传播模式,确立了以读者为主的信息传播模式,将读者个体作为社会关系节点的身份引入到阅读活动的信息扩散过程中,让阅读融入人们的生活,作为生活方式的基础构成之一并逐步深化为品质生活的体现。如微信读书就是典型的基于社会关系链开发的阅读应用,从选书、读书、分享阅读感受、讨论话题的整个阅读过程都与读者微信朋友圈的关系链结合在一起。
2)构建线上与线下互动的阅读场景。社会化阅读打通了阅读的时空限制,扩展了阅读的场景,让公众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数字化阅读,有助于全民阅读推广主体创新阅读服务方式。如城市公共图书馆在举办各类阅读主题活动、开展讲座等形式的线下阅读推广具有较好的基础,但对于数字阅读资源的使用和推广相对薄弱,公众更倾向于利用城市公共图书馆的新媒体平台作为获取资讯、信息传达的渠道。对于城市公共图书馆来说,可以借助新媒体将线下阅读场景延续到线上,形成持续性更强、活跃度更高的线上阅读场景。像开展亲子阅读、家庭阅读、社区阅读等线下活动时,活动规模、参与人数、时间等方面会受到场地、交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将活动延伸至线上,不仅可以使参与者获得经验分享、交流的机会。而且,城市公共图书馆能够以“阅读推荐”的方式将数字阅读资源提供给参与者,从而提高数字阅读资源的利用率。
3)注重知识服务的创新,提升阅读体验。社会化阅读借助移动互联网作为传播渠道营造的阅读环境中,阅读者社群化的互动,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也促成了知识服务的升级。一方面,知识服务更加系统化、长效化,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浅阅读”的现象。另一方面在知识分享过程中,增加阅读过程的附加价值,使阅读者在获得知识内容价值的同时也实现阅读文化价值的认同。如樊登读书会从建立移动互联网上的微信读书社群到建立遍布国内、海外的读书会分会,形成了稳定的阅读社群。在其核心产品樊登读书会App上,每周更新一本书,每年精讲50本书,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对书籍的解读,让阅读者在了解书籍内容精华的同时,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
注释
①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克莱·舍基.认知盈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蔡骐.网络社群传播与社会化阅读的发展[J].新闻记者,2016(10):55-60.
[3]丁云亮.社会化阅读模式的媒介学分析[J].中国出版,2018(7):29-32.
[4]康茜.从场域区隔到流动传播:社会化阅读的进路[J].编辑之友,2017(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