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弱连接与低活跃度下的陌生人社交

2018-12-29郭亚星

新媒体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调研报告

郭亚星

摘 要 社交媒体中使用率最高的为微信、微博、QQ,而作为广场式存在的微博因为其公开性、虚拟性为陌生人社交提供了可能。而其所建立的微博群社交群组同样具有弱连接性,打破地域限制,但同时使用者会根据群聊话题与自身期待是否相符,来关注微博群,由此对微博群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微博群使用率较低,活跃度较低。本调研通过访谈法,关注分析年轻群体中微博群的使用状况,进而分析微博群现有活跃度,调研发现粉丝群是微博群中值得关注的一部分。

关键词 社交群组;微博群;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8-0012-03

1 绪论

1.1 调研背景

《2017年凯度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社交媒体总体上持正面态度,认为社交媒体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2018年全新的调查模式显示,人们对社交媒体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打的总分为79.8分。按年龄段来看,“90后”对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有更强烈的感受。其中微信、微博的使用率依然排在前列。

在2010年底,微博群是微博平台推出的聚集具有共同爱好的微博用户的群组功能,一经推出,受到了众多教育者和学生用户的响应,并对微博群的功能寄以“构建在线学习共同体” “支持课程学习”的希望①。由此在网页搜索微博群进入“设置管理—应用管理—搜索应用”组别建立微博群,或在手机客户端“消息”栏能看到“发现群”,点击即可建立微博群。微博群的初衷是以兴趣为导向,形成线上学习群组。群内成员在微博群内可以再发起话题进行讨论,同时发布自己的原创信息。

1.2 调研目的

微信、微博、电商社交平台是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对于微博公共空间的研究已经不胜枚举,而微博群组的聚合能力有探讨空间。而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使交往模式不断更新,公众媒介选择呈现多样化状态,信息生产与传播能力日渐增强。

因此,本调研报告以20~30岁微博用户群体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其对微博群的使用情况,分析社交群组之一的微博群目前的使用率、活跃度和使用者、群主的基本状况等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调研时间

2018年1月1日—2018年2月15日。

本次调研时间跨度为一个半月,选择寒假保证与各所高校的同学进行线上线下交流。

2.2 调研对象

微博在年轻群体中使用率和满意度更高,所以本调研年龄段选取为20岁~30岁。同时由于性别与学科会影响媒介使用习惯,故而本调研选取文科生40位、工科生25位,男生30名、女生30名。

此外,为避免调研对象性质局限造成样本信度低下,除学生外,选取4名工作者。另一方面,因在调研前期得知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很少有微博群群主,故而在线上选取4位不同性质的微博群群主作为调研对象。

2.2.1 线下

河北邢台沙河一中2013届21班的40位同学;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级建筑学专业25位学生;河北邢台25岁~30岁不同工作的20人。

2.2.2 线上

4位不同领域的微博群群主(兴趣类、生活服务类、粉丝群、师生群):

@书香可人(读书兴趣类),管理群组“好书

之徒”。

@风采邢台(本地服务类),管理群组“沙

河市”。

@赵立新星闻社(粉丝类),管理群组“赵立新星闻社”。

@ECho泼墨(师生类),管理群组“姓郭名建斌的粉丝群”。

2.3 样本选擇

随机选择。

样本分为学生与工作人员,其中学生分为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为降低地域局限,本调研访问对象中,工科对象为不同籍贯的同一所大学的学生,文科对象为同一籍贯不同大学的学生。

样本选择条件为“使用过微博群组”,故选取工科5位调研对象、文科19位调研对象、工作者4位调研对象以及线上博主4位,共32个样本量。

2.4 调查方法

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群成员:兴趣导向为主,依赖黏性一般

3.1.1 使用者性质

调研过程中可以发现,文科学生比理科学生接触时间早,有在一线城市或者南方城市生活、学习经验的调查对象接触微博群时间早且利用率相对

较高。

本次调研过程中发现,工科学生使用微博群的5人中,使用率为20%,而其中4人是2015年后才开始进入微博群,另外一人也是2014年末才开始使用微博群,且此调研对象家乡为四川成都。

文科学生使用微博群的人数为19人,使用率为47.5%,且其中一人为群主。这19人中17人在南方读大学,2人在北京读大学。

而工作的调研对象中使用过微博群的4人,是在外省读大学时曾使用的微博群,在外省生活4年,且微博群使用4年。其他工作的调研对象都是没有离开河北邢台。

4位微博群群主均是30岁以上工作人士,出于兴趣和商业宣传的目的,建立微博群,丰富自己的生活。

3.1.2 微博群使用数量少,活跃程度低

在本次调研过程中,微博群使用率较低,调研对象加入的微博群数量较少,活跃的群几乎为0。

除作为群主的调研对象有8个微博群,本次调研对象使用的微博群数量都在5个以内(包含5),活跃度均较低,27个非群主的微博群使用者中,无人在群里发言,且群里基本都是群主发言、发链接。而作为群主的调研对象所管理的群也基本无群成员发言。

3.1.3 每个人的依赖黏性较低

较多微博群成员表示初次使用微博群都相对偶然:发私信发现;学院话题讨论需要;被现有群组的群主或管理员拉入新群。同时,粉丝群组的成员表示积极申请加入微博群,但是明星不定期空降的粉丝群审核机制严格。总体黏性较低。

对微博群的依赖根据不同微博群属性表现出阶段性:在考研期间,较多使用加入的“考研群”“英语群”;关注健身时,较多使用“健身群”“本地约跑群”。当兴趣一旦消退,对群的积极性也就下降,基本处于屏蔽状态。

3.2 群主:以粉丝和商业宣传为主

3.2.1 群主性质特征

调研发现,群主较多都是业余建立管理微博群,都有其正常工作,工作种类与建立微博群无必然联系。群主是微博群内最活跃的人,而在群内的活跃程度和更新群动态、群微博的频率直接决定了此微博群的发展。其中,群主因为粉丝和商业目的建立群组的管理积极性较高,一般管理3~5个群组。

本次调研中共五位微博群主,其中有两位是学生(@小丸子@ECho泼墨),分别出于兴趣和项目日常联系的需要,管理了粉丝群和师生群,但现在基本已经解散。而@书香可人博主群内发言频率较高,每天会发布至少10条图书售卖链接(链接转向其个人微店)。@赵立新星闻社管理的群组则具有较为严格的入群审核机制与群组日常任务,在群主的带动下,群内较为活跃。

3.2.2 建群目标:弱连接中的沟通、宣传

一般群主在工作的同时,建群分享信息,因其则责任感促使群主保证群组的存在,由此被需要而获得满足感与责任。而群主与群内成员无实质关系,仅限于群内联系或者互相关注。

而师生群、好友群则是用于日常联系。因为微信属于强关系群组,在不想建立很密切关系或只一次事件有合作的情况下,会选择建立微博群,保证工作与生活的界限。由此好友群、师生群基本都只是线上好友,群成员对彼此现实生活并不了解,属于虚拟社交。如笔者就有加入中山大学张志安老师的师生群,但张志安老师并不认识笔者,而笔者与群内成员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认识。

粉丝群:组织管理群内粉丝,发布日常任务(“超级话题”讨论、宣传新剧新综艺新活动、打榜投票),及时发布偶像动态准备好应援,经营好微博群等待偶像空降。地区服务群:发布地区最新头条动态;发布救援互助信息;提供超市、商场优惠活动;更新地区相关的政务管理信息。

3.3 群组:以粉丝群为主,活跃度差异较大

3.3.1 群组性质与功能

微博群群组主要分为:“名人明星”“影视综艺”“动漫游戏”“投资理财”“行业交流”“女性时尚”“体育运动”“情感交流”“生活”“同城校园”。而其中使用率与活跃度相对较高的是粉丝群和地域导向的“附近群”。

本次调研中发现,粉丝群的使用功能为闲聊、投票、宣传,群成员会围绕偶像开始日常聊天,不定期为偶像在微博、各个赛事或商业活动进行投票,同时及时去偶像的“超级话题”下积极讨论。兴趣群组则是以各人爱好为导向,分享兴趣相关的内容。如在本次调研中的@书香可人群主分享书单,但也是为自己的图书微店做宣传。

粉丝可以为关注的意见领袖创建群(粉丝群),基本明星粉丝群都是由较为积极、忠诚的粉丝建立、维护,并且明星会选择性空降粉丝群,由此微博群会更有影响力,同时也会设置一定的新成员入群

审核。

3.3.2 一般群活跃度较低,话题数量少

微博群的成员数目、聊天频率、活跃程度与微博群性质有很大关系。除粉丝群以外的群组,一般情况下,成员数目在500以内,且微博群使用具有阶段性。例如“姓郭名建斌”的粉丝群作为师生群只有22人,且微博群现已废弃。而@书香可人管理的微博群成员有126人,处于每日有微博用户申请进群也有人退出,除群主日差以“好书之徒”发表链接外无人发表信息、观点。

“赵立新向新力后援团”是比较完善的微博群组,并且建立了微信群,成员有485人,四个管理员,设置了群规,由群主管理员每日更新赵立新老师的作品、活动、照片等,同时运营超级话题、腾讯和头条。群内成员活跃度较高,赵立新老师也会空降到群里与粉丝交流。

4 结论与建议

4.1 微博群弱关系性,活跃度弱

微博是一个提供公共讨论的开放平台,相对强关系环境的微信属于弱连接空间,而在此基础上的微博群,很多时候只能够提供线上交流,更多的是一种虚拟社交。社交媒体的四大热潮为“明星代言、品牌赞助、网红经济、流量引导”②。而对于此使用者会根据群聊话题与自身期待是否相符,来关注微博群,由此对微博群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微博群使用率较低,活跃度较低。

4.2 微博群功能亟待建设

《2017凯度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显示,社交媒体正面影响主要是熟人社交和知识获取,例如“随时了解朋友的动态”(70%)和“让我与家人/朋友的沟通更便捷”(70%),以及“方便我更快地了解社会热点”(69%)和“增长了我的知识面”(61%)。而本次调研发现,微博群的使用者存在获取知识和了解信息的需求,而微博群在这方面的功能还无法满足其基本需求。

5 结束语

央视市场研究公司(CTR)媒介与消费行为研究总经理李晏指出:“以前提起社交媒体,人们通常想起微信、微博、QQ等。但在移动时代,网民的社交行为大大泛化了,社交行为无处不在,因此很多产品都具备了社交属性。”

在本次调研中,前期访问的85个调研对象只有28个使用过微博群,且这28个人使用微博群时间多为3年,对微博群依赖并不深,故本调研选取的调研对象未充分深入到微博群使用者中。同时在对微博群的研究设计只关注本次调研过程,缺乏整体性。此外,由于分析能力与文字表达的不足,此次调研报告的数据分析没有精确完整,需要进一步提高。

结束以访谈法为主的调研,对微博群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在接下来的关于微博群的调研中可以以问卷法为主,保证样本量和数据的有效性。另外,可以单独研究粉丝群的微博群组,重点关注微博群的具体数量、話题性质、管理和群组功能。

注释

①百度百科“微博群”。

②凯度《2017凯度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

猜你喜欢

调研报告
卧龙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档案抢救开发调研报告
卧龙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档案抢救开发调研报告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发展预测及在校生现状分析
关于天峨县乡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佛乐禅思 寓教于乐
关于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观认同问题的调研报告
曲阜市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调研报告
蓬莱市公共机构节能减排情况调研报告
2015年度河南省演艺市场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