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趣味元素,优化化学过程教学策略
2018-12-29张春艳
张春艳
【摘 要】 兴趣是学习之本,有了兴趣,学生不仅对学习的内容充满无限的好感与向往,更会自发地研究学习的内容,深入思考相应的问题。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挖掘化学学科中的趣味元素,彰顯化学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充分实践趣味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自发而深入的学习中提升学习效率,助长综合素养。
【关键词】 素养;趣味;兴趣;发展
趣味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初中化学教学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教师要改变传统化学教学中“死记硬背”、“包办一切”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基于他们的心理特点,全面地挖掘化学中的趣味元素,从而让化学课堂焕发光彩与魅力,让学生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享受化学带给他们的乐趣。
一、精心设计实验,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化学是基于实验的一门学科,开展实验对于学生掌握概念,发现化学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对于初中生而言,一些化学理论知识、实验过程对于他们而言是比较陌生的,如果强行灌输实验结论,难以让学生建立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对实验进行创新,使其充满无限的生命和活力,从而让学生们感受到化学实验的趣味性,真正投入到实验中解决问题,实现提高。
比如在组织学生们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们能够有效地掌握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精心设计了趣味实验。在实验中,首先教师让学生们预习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然后,教师为学生们分别展示了稀盐酸与大理石、稀硫酸与大理石、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的反应实验,让他们观察实验现象,进行交流讨论,将现象及自己的分析汇总到表格中。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们结合刚才的实验思考:实验室制取法中能否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采用哪种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更为合适?教师设置了思考探究环节,让他们基于自己的认识对问题进行回答。最后,教师带领学生们对实验进行回顾、总结,帮助他们查漏补缺。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采用了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对实验进行了优化,有效发挥了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并使得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在实验中掌握了知识,建立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元素,需要被合理地开发、利用,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
二、巧用现代化技术,让课堂更为灵动
初中化学知识较为琐碎、抽象,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的手段,不利于现代化教学课堂的构建,也难以让学生真正建立学习的兴趣。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化学教学的进程,某种程度上突破了很多阻碍。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地认识到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优势,挖掘这些教学手段的趣味元素,将其优势放大,让化学课堂不再枯燥单一,从而变得更为丰富生动,绚丽多彩。
比如“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难度不大,没有理论性太强的内容。开展这部分的教学,关键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化学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理解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提高爱护环境的意识。而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单纯地灌输“大道理”的教学效果不会十分理想。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了大量有关燃烧对环境影响的资料,并制作课件进行导入,推动教学活动的进程。然后,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以此来让学生们观察燃料燃烧形成的酸雨、产生了雾霾等生活情境,初步感知生活中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体会到环境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同时,教师还让学生们交流分享生活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事例,以此来唤醒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接下来,教师为学生们展示了利用新能源的例子,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清洁燃料的优点,体会到新能源的重要性。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充分地发挥了现代化技术的优势,将更多趣味性的教学元素利用到化学课堂中,让课堂由“简单说教”转变为“自主感悟”,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趣味性教学内容,让课堂充满智慧
趣味元素是多方面的,教师除了要通过教材来找出趣味性的内容外,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全方位地挖掘趣味元素,比如可以从古诗、文章、生活等多个方面来加强化学与其他元素的联系。一来可以丰富学习内容,让化学课堂不再枯燥乏味;二来可以提高学生跨学科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一箭双雕”“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比如某堂化学活动课上,教师引入了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这也是形容春节中欢乐氛围的著名诗句,如果深入地挖掘,这首诗中也蕴含着很多化学原理。首先,教师为学生介绍了爆竹的原料——黑火药。同时,为他们提供了阅读素材,了解黑火药的成分。通过阅读,学生们发现它是由木碳粉、硫磺粉等材料混合组成,这样不仅可以将化学的知识融入到教学情境中,还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很早就研究化学、研究火药,知道我们古人的智慧与勤劳。然后,教师为学生们解释了爆竹发生爆炸的过程,让他们了解到爆炸后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的生成物并伴有粉尘。这样一来,学生也就理解了爆竹爆炸的原理和产生烟雾现象的原因了。最后,我们还可以略带介绍爆炸后的生成产物和威力,教育学生不要燃放烟花爆竹,这样不仅为了安全,也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随后,教师让学生探索其他诗句中蕴含的化学原理,进行相关的总结,回到课堂中进行交流分享。到此,我们的趣味元素是高于化学教育教学本身,让教育提升至情感、智慧、发展等多个环节,真正体现了教育的意义。
仔细分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带领学生挖掘了古诗中蕴含的化学知识,让化学课堂变得更具人文性,变得更为有趣。因此,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善于通过多种渠道来挖掘趣味性元素,让化学课堂充满智慧。
总而言之,化学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教师需要广泛地挖掘趣味的元素,并将这些生动、形象的教学素材应用到化学课堂中,为学生创造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氛围,满足他们学习的内在需求,使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久而久之,学生便能转化角色,从被动变为主动,提高掌握知识的效率,丰富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