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二胡集体课程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2018-12-29刘兰倩

艺术评鉴 2018年18期
关键词:微课设计教学改革

刘兰倩

摘要:依据高校二胡集体课程的发展现状以及学生学习情况,提出使用微课辅助学生完成课下练琴的设想。本文通过对教学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结果的分析研究,将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从五个基本的教学环节切入制定二胡集体课程的微课教学设计,从而实現课堂教学与微课视频相结合的交互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二胡微课 微课设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081-02

现阶段高校二胡集体课程为音乐院系的器乐副修常设课程,教学对象为音乐学方向非二胡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绝大部分是从零基础开始学习二胡。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通常一个教学班为十个学生,采用一周一节课的课程安排。每周四十五分钟的集体课对于器乐学习的时间上和内容上显然是不足够的,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开始设计与制作针对高校二胡集体课相对应的微课视频,采用课堂教学与微课相结合的互交式教学模式,辅助学生在课后完成练习,以提高学生练琴的积极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需求分析

笔者以湖南科技学院二胡集体课程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二胡集体课程中的学习情况及课后练习中碰到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对微课视频需求度的统计,通过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为微课教学设计提供数据支持。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6份,回收96份,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100%。该问卷共包含八个提问,涉及到学习二胡中认为最困难的问题,课堂教学后自己能否独立练琴;课后练习遇到困难如何解决;课后练习中是否需要加入相应的微课教学视频;倘若加入微课教学视频课后是否会观看;最希望在微课视频中看到的内容等提问,在选项方面分别设置了四个不同程度的分级答案选项,并附有补充项,可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填写。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学习情况方面:学生在二胡学习中碰到的最大困难集中在课后的练习,87.5%的同学不知道自己课后练习的是否正确,15.63%的同学在课后遗忘了课上学习的要点。课后练习方面:在课下能否独立练琴的问题中15.63%的同学表示有些困难,其他同学均可独立完成练习。而课下遇到困难的解决方法中46.88%的同学选择向二胡主修专业的同学寻求帮助,31.25%的同学会在网上观看相应的演奏视频进行对照练习,12.5%的同学不寻求帮助自己单独练习直到下次上课老师讲解。微课视频教学认同度方面: 98.92%的同学对课后练习加入微课教学视频表示支持,其中60%的同学表示每次练琴都会观看,40%的同学表示偶尔观看。针对微课视频的内容,同学们最希望加入的内容分别是演奏讲解、示范演奏视频、方法及理论讲解。

通过进一步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在课下独立练琴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少数同学在课后练琴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产生倦怠情绪,而在二胡集体课程加入微课视频教学最直接的目的——解决学生课下练琴的困难和疑问,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后练习,提高练琴的积极性。在微课视频内容的安排上主要是针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知识点的提炼,通过PPT制作图片动画与语音相结合的形式讲解理论知识,运用视频展示演奏讲解与示范,采用多种媒体形式相结合多方面的刺激学生的感官认知,以解决学生在独立练琴中所遇到的困难,从而更好的消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的教学设计要求课程大纲、学习目标做到清晰明确,课程流程设计具有科学性,学习各环节的时长上要设计分配合理,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完成教学内容,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完成自助式的个性化学习过程。微课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呈现,可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增强课后练琴的积极性与自信心。

微课在内容上虽有“短小精悍”的特征,但其包含的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总结归纳”“融会贯通”五个环节得以实现。在微课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安排教学内容的同时需要对其通过何种形式和载体呈现进行安排,对具体环节之间的连续性和时间安排上进行合理的设计。必须发挥微课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多种媒体形式相配合更能给学生带来感官刺激,在课堂教学之外随时随地可营造学习氛围,为学生在课下练习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高练琴效率,更好的消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依据二胡集体课的教学大纲,笔者选取“D调第一把位的音位”作为教学内容进行微课制作,该微课作品参加湖南省第二届微课大赛获三等奖。以下为此微课的教学设计案例(见表1)。

三、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及微课使用率的提高,针对高校二胡集体课程的现状,加入微课的教学利于增强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练琴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的重复性工作,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微课的设计需要依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练琴习惯,利用多种媒体方式将学习内容多样化展示,将教学设计和脚本设计进行精良的制作,围绕微课“短小精悍”的特征,呈现出课堂教学之外的移动型课堂,随时随地在课下还原课堂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希望通过课堂教学与微课视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促使高校二胡集体课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小晶,张剑平,杜卫锋.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1):82-89.

[2]王朋娇,段婷婷,蔡宇南.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在开放大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79-86.

猜你喜欢

微课设计教学改革
基于ADDIE模型的小学数学微课设计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微课程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微课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浅谈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几大关键点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