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阅读习惯的培养

2018-12-29冯秋华

家长·下 2018年2期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时间作保证。并且,家长的重视和影响是习惯养成的关键。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所以,阅读对孩子学业尤为重要,是孩子一生的财富。从长远来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只有充分吸收养料,储存足够的知识量,广泛地阅读,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鱼得水。因为阅读不仅有助于智力发展,也是一种全面活动。

那么,怎么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呢?尤其是现代背景下,电视、手机充斥在孩子的生活里,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在几年的教学中总结出一些最重要的经验。

一年级是培养阅读的最佳时间

首先,刚进入一年级的新生对于小学是充满好奇的、兴奋的,对知识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兴趣。其次,他们的生活步入正轨,不像幼儿园那么随便,逐步有时间观念,并且在教师和家长的引领下逐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他们更容易喜欢阅读。

一年级需要认识大量的字,阅读更是增加识字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书本上的字毕竟有限,孩子们的识字欲望又是如此强烈,因此,此时通过阅读适合他们的读物,扩大识字量效果非常好。学生认识字多了,理解能力强了,相应的学习成绩也会提高。这是双赢的。

阅读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

虽然有的孩子更早地接触读物了,但是没有针对性,还没有养成习惯,要阅读,首先要培养习惯。那怎么样才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经过实践总结出只有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达成愿望,缺一不可。

教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只有教师重视起来,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把阅读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当中,不仅是课内阅读,还要把课外阅读融进课堂,引导学生,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进而推荐适合他们的读物。一年级孩子对教师有一种近乎寻常的崇拜,对教师的要求都会积极完成。这时候,教师的布置要求最容易实现。

家长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孩子的热情和激情是一时的,没有毅力坚持,这时最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监督。家长要怎么做才好呢?首先,要让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好把家长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时间做保证,并且大量的阅读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教师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时候,家长的重视和影响是养成习惯的关键。因为,最有效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

我认为,阅读不仅是孩子们的事,也是家长的事,但凡家长喜爱阅读的,孩子也不会差到那里去。把孩子比喻成一只勤劳的小蜜蜂,要采蜜,就得有花园,谁来建?只有父母。这个花园就是阅读氛围,即是我们所说的家风。以我家为例,孩子在家时,我们家是不开电视不玩手机的,孩子看见的永远都是在看书、读报的情景,并且我们总是把适合孩子的读物放在他最容易拿到的地方。很自然可以想象得到,孩子也会默默地看书。此时,我就适时地引导,默默地陪着他。陪伴是最温暖的。我们一起聊书中的故事,讲一讲自己的理解。有时候,儿子特别崇拜我,向我请教,还下定决心和我比赛,对阅读就更加痴迷了。这个时候,我无比高兴,我知道,孩子一定会爱上阅读的,至少已经有了兴趣和动力。

接下来要做的是坚持,仅仅有兴趣是不行的,孩子的毅力还不够。这时候,要给孩子一个书架,一个空间,更容易养成拿起来就阅读的习惯,适时地增加阅读的书量。这些都是家长必须做到的。不要讲大道理,只要默默地陪伴,阅读就会在陪伴中自然成长。这些都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在我刚接手一年级时,就会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把这些经验分享给所有家长,并且监督、检查家长是否完成我布置的任务,在家是否按要求做了,有什么收获,有哪些感受。很多家长在微信里告诉我:“收到很满意的效果,孩子也不要手机玩了。”并且表示会积极配合教师做一个榜样父母。看到这样的成果,我也很欣慰。的确,读书是一件美好而优雅的事,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学习同样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在童年时期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那就很难设想会有完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