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课堂上更会“听”
2018-12-29司马云豪
虽然现在教学形式越来越多,但有时候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所需要的知识,这和孩子的听课效率是息息相关的。不但要教师传道解惑,也需要学生善于倾听。如何能让孩子更好地倾听,本文将以自己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新课程改革不断渗透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创新教学设计,越来越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越来越活跃的学习氛围层出不穷,但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小学生喜欢说,喜欢表达自己,但不喜欢听,这种现象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中尤为明显。仔细聆听是学生获取信息和提取信息不可或缺的方式,尤其对于思维能力较低的小学生来说,“倾听”尤为重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的首要任务,虽然有各种学习方式,但如果你真的想学习,“听”是必要的先决条件。目前的课程似乎非常活跃,学生们总是处于激动的状态。但他们真的能听到多少?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倾听是非常重要的。“聆听”不仅要求学生听取,还要求学生倾听,理解内容并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
提高课堂趣味性
小学生喜欢在玩耍中交流,在游戏中学习。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教师在教学的组织上,不能仅仅只考虑知识的学习,更要注意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可以在一些学习的环节上设计一些小游戏,这样不仅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获取信息。
在五年级教学课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里,教学时可以先游戏引入:先让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举手,再让学号是3的倍数的同学举手,请两次都举手的同学到讲台上来,让下面的同学猜一猜他们的学号可能是多少。学生积极性很高,都认真地思考,然后踊跃发言。就这样,一堂平实的理论教学课,在妙趣横生的游戏中展开了。
激发学生求知欲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对于学生来说,一旦他们面对新的、神秘的、矛盾的事物,就会自发地想要去探究,去发现,去学习。
在学习圆的时候,笔者以生活中车的轮子为例子,提出圆的概念,又让学生们想一想,为什么车的轮子是做成圆形的,而不能是其他一些形状,比如正方形或者三角形呢?充分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之后的一节课,孩子们都是聚精会神地听着关于圆的知识,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思考为什么生活中有那么多地方只能用圆形。因此,他们能从中理解圆的特性:圆与圆上点之间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就叫做半径。用数学语言来讲,在同一个圆圈内,所有的半径都是相等的。 因此,人们将车轮变成一个圆形,以使车轴通过圆的中心。 当车轮在地面上滚动时,车轴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始终等于车轮的半径。 这样行驶起来才会平稳。正是如此,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对课堂的注意,认真地倾听与思考,学到了一开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完成了一节高效的圆的课程。
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学习倾听教师的问题或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倡导学生从小组讨论和动手操作中学习新知识。这要求学生首先听教师的问题或要求。当我问一个问题时,我总是提醒学生:“老师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老师只说一次。”“请仔细听取请求并重新执行。”同时,我们也必须认真引导学生的姿势。
例如,听教师讲话时,要求学生看教师的脸,并做一个特殊的表达。如果教师的观点符合他或她的想法或需要,他们会接受或同意微笑和点头。当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我也会告诉他们不要打断别人的话,听别人的话,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当别人的发言错误时,我要求学生学会评估他们的发言,不要重复别人的意见,并根据别人的发言或发表新的意见建立他们的意见。当其他人发表不同意见时,他们应该能够接受,改变他们的观点,并听取他人的意见,而且必须有选择地接受它。
让学生及时反馈听课的效果
数学是研究空间几何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并不可能所有的知识都设计得生动有趣。在这种时候又要怎么让孩子认真地倾听呢?比如,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教学,会算的孩子对新方法的探索兴趣不大,不会算的同学却无从着手。为了真正达到交流的效果,我让孩子们四人一组,会计算的同学将自己的方法说给不会的同学听一听,然后在反馈时提问“他是怎么教你的?”在一开始提问时,大部分孩子站起来都傻了眼,但随着这样的小组活动开展次数多了,学生明显提高了倾听别人的发言的能力。
俗话说得好:“教师讲得好,学生不听也拉倒。”当学生自己发现倾听的魅力,感受到倾听带来的快乐时,我们的课堂就不仅有热烈的讨论、激烈的争论,也会有静静的倾听和默默的思考。课堂教学将更实在、更精彩,课堂教学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