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的情感表达
2018-12-29王倩
幼儿园室内设计情感表达应遵循的原则
动态性原则
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所以在需求以及兴趣方面会经常发生变化,针对这种现象,在设计幼儿园室内环境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动态性的基本原则。在幼儿园室内环境方面一定要具有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使幼儿园教学活动可以实现更加长远的发展。
童趣性原则
关于童趣性设计原则,就是要求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一定要站在幼儿的心理角度上进行充分考虑。在对幼儿的生活用品以及教学材料进行准备的过程中,要结合幼儿的身高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合理设置,这样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才可以不断提升幼儿的积极性。
审美性原则
通过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幼儿园室内环境,不但可以培养幼儿养成一定的审美兴趣,同时还能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因此,在进行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色彩搭配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采用太多的颜色进行搭配,同时也应该避免颜色的单调性。在对室内的装饰品进行摆放的过程中,可以按照相互交错的方式来进行,另外,在墙面或者桌子上不可以粘贴或摆放太多的物品,要保持一定的空间性。
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的情感表达
幼儿园室内环境布置
在对幼儿园教室环境进行布置的过程中,一定要站在幼儿自身的角度上进行充分考虑,这样才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首先,应该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在布置过程中不要使用面积过大的玻璃或者是其他易碎物品,装饰物品的边角和把手不能存在棱角,在对地面物品进行布置的过程中不要放置容易发生磕碰的杂物;其次,保证环境布置可以满足幼儿成长方面的需求。如果站在幼儿的生理角度上进行分析,幼儿的身体与成人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对物品尺寸进行设置时,应该按照幼儿的身高进行设置,并针对幼儿的需要对功能方面进行合理设计;最后,结合幼儿的年龄对设计内容进行明确。教师在对班级环境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应该与幼儿一起完成相应的设计、美化以及班级布置等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直接体现出不同年龄的幼儿在班级环境设计中的参与形式。
保证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的多样性
幼儿园的室内环境设计并不是体现在某一个空间范围,而是应该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与整体性。因此,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一定要站在整体的角度上进行考虑,而不能只是简单地针对一个墙面或者是一个角落进行处理。因为幼儿园室内涉及到的墙面比较多,可能在设计的过程中很难对整体性进行把握,这就需要通过形象或者是色彩等因素,实现所有主体之间的有效连接。在保证室内具备整体性的基础上,还应该满足一定的变化需求,可以在内容或者是结构上进行一些改动,这样就能使整个室内画面富有生机。在幼儿园室内存在各个功能区,需要对每一个功能区之间的关系有效地进行处理,保证室内整体环境的有序性,在经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之后,最终才能实现统一和谐的幼儿园室内环境。
满足色彩的多样性
在对幼儿园室内环境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幼儿自身的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教师不能只注重自己的喜好,而忽略了幼儿自身发展中对色彩的需求。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丰富的色彩可以对幼儿的视觉发展以及智能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幼儿参与到整个室内环境设计中时,可以在过程中感受到动手操作的快乐。
增强一定的创新性
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其自身都具备较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并且幼儿的创造不会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可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因此,在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设计人员的参与,同时也需要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来实现。如果是站在设计人员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工作不只是教师单方面完成的,也可以让幼儿参与到整个设计和布置过程中,使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提升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幼儿之间提供更多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如果是站在空间设计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应该将幼儿园室内的环境充分地进行利用,比如,可以将幼儿园的楼梯拐角以及窗台等进行合理设计,这样既不占用幼儿的活动空间,同时还能为幼儿提供更加有生机的室内环境。当幼儿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活动,才会更加利于实现各方面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室内环境设计工作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改善,还需要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分析。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在室内环境设计过程中加强对艺术知识的学习力度,使自己可以对相关的设计方法和艺术形式进行全面的掌握,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工作可以实现更加有效的开展。通过对幼儿园室内环境的合理设计,可以促进幼儿的积极性得到明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