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问题探讨

2018-12-29黄苑会

家长·下 2018年2期

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目前的状况

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生活在农村、父母长时间出去务工、由他们的祖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养大的孩子。然而,在这种长时间缺少父爱和母爱的情况下,儿童特性的发展是十分有限的。他们在课堂上保持沉默,同时并不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氛围中,与同伴合作交流极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与将来的成长发展十分具备破坏性。再加上教学条件和农村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与城市比较起来,还有相当程度的差距,这使得农村幼儿园的幼儿们目前的教学设施,并不足以满足教学的需求。面对这种状况,幼儿园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充分施展教学的作用,致力利用目前农村幼儿园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达到从少到多的变化,使课堂活动“动”起来,协助幼儿创造良好的人格,提升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水平。

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方法

展现个人人格魅力,塑造孩子们良好品格

假如教师不能在幼儿面前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那么怎样才能塑造幼儿们的良好道德素质并且把一个幼儿培养成一个好孩子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施展自己的个人魅力,让幼儿被教师的魅力所吸引,在心中想成为像教师那样的人,这对幼儿是有很大的正向疏导作用。例如,一个幼儿因为调皮捣蛋,不听从教师的安排。假如教师在这个时候采取强硬的惩处办法,只会给幼儿带来更多的情感波动,让幼儿更加抵触教师,更加抵触幼儿园,同时也会对其他幼儿造成不良影响。此时,教师更应该作为一个朋友,可以冷静地和幼儿说话,让幼儿们理解教师的善意和目的,改变他们的态度,同时在幼儿们心中创造了一个真挚友善的良好形象,让幼儿们能够更好地与别人进行交流。

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学习习惯

教师要建议幼儿多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才能,拓展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的智力发展得更好。但在农村地区,儿童可以阅读的资料相对较少,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外部环境,让幼儿在乡村间进行观摩学习。幼儿园应提供幼儿阅读的地方,如:图书角等,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图书,通过阅读拓宽幼儿的视野,促成幼儿的智力发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能仅仅要求幼儿进行简单阅读,并且要让幼儿把他们看到的东西说出来,并要求幼儿完整地说出他要表明的句子,以扩充幼儿的词汇量和阅读才能。

生活习惯

大家都明白,幼儿自我照顾的能力还不是很强,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给幼儿更多的关怀和关注,以便幼儿能够培养出好的习惯。假如教师不关心幼儿生活良好习惯的发展培养,而只重视教育幼儿的课本知识掌握情况,那么这样的幼儿就不是完整的、而是片面的,不能在将来的社会很好地生活生长。所以,幼儿园教师不仅仅要给幼儿传授一些基本的知识,也应该关注幼儿们的生活状况。

第一,礼仪。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学前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使幼儿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在幼儿园教师应加强幼儿礼貌用语的教育,教会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见了熟人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爸爸妈妈工作、学习和休息时不要去打扰,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影响了别人要说“对不起”;不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帮忙时应说“请”等等。一个孩子的礼仪教育不仅要在学校中体现,家长在家也要对孩子进行最基本的礼仪教育。家园共育,才能真正让孩子懂得礼仪的重要性,培养出有礼貌、有规矩的好孩子。

第二,午睡。具体而言,教师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规范幼儿们。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幼儿们合理地安排他们的时间,让他们可以休息好,保持更好的状态。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大大确保了儿童的睡眠质量。同时这不仅对幼儿们在幼儿时代有好处,也对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一日三餐。教师可以适当分配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吃完饭后将碗筷自己收拾干净,这样幼儿们能够养成良好的自我整理的观念。从小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让他们在心中留下一粒种子,总有一天,种子会成为参天大树,进而让他们变成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此外,教师在让幼儿排队的时候要教育他们不要产生不文明的行为,假如发现了不文明如插队的行为,教师应该及时制止并对其进行批评。

结语

乡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需要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多加关注和努力。因为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独特性和农村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比起城市里的教师,农村的教师需要对学生付出更多的关爱,要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上的爱。

鉴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教师应该从各方面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陪伴他们成长,让幼儿学会了解世界、能够自我照顾,并且做到自信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