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幼师专业班主任面临的挑战
2018-12-29张艳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学前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幼师专业作为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幼师专业的班主任无论是在思想理念还是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为幼师专业的问题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在本文中,我主要立足转型时期幼师专业班主任工作开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
当前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社会的转型不仅要求幼师专业教师的职业进行转型还需要对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转型。但是,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由于一些幼师班主任的思想意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使其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与管理,从而产生了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挑战,还严重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本文中,我主要谈一谈当前幼师专业的学生存在哪些问题。
德育环境严峻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的传播速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所传播的这些信息带来的影响也是我们无法预估的。近些年来,网络上层出不穷地出现了诸多的幼儿教师虐待儿童的不良现象。这些现象的传播使得不少家长对幼儿教师转变了态度,甚至一些幼儿教师的道德素养受到了社会的严重抨击。在这样的情势下,选择幼师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的缺失。尤其是中专的幼师专业的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没有经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的熏陶,无论是在知识水平还是道德认知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加之,幼师专业的班主任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开展中,将教学作为工作的重点,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就业,将技能训练作为重点,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无形之中造成了中专幼师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有些偏低。针对这一情况,幼师专业的6d514b3eab2c4a94649905d64c615f0ed13f59abb487d8a2b08e9b872fe42941班主任首先要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既然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那么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的班级管理活动开展中,班主任需要将德育放在首位,学生只有具备了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职业修养,才能有效地将所学到的幼儿教育有关的知识落到实处。
理想信念的缺失
众所周知,理想信念是作为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其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由于中专生的年龄较小,其对外界新奇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现在的00后们,喜欢上网冲浪。网络中的一些错误的道德思想严重地侵蚀着学生的思想。在网络的侵蚀下,一些学生产生了消极的思想意识,认为学习无用,甚至产生了功利的理想信念。这对于其今后的就业发展是不利的。而且,在中专教学活动开展中,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只是停留在管这一层面上,没有认识到理的重要性,导致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活动开展中,难以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管理的目的是疏通班级秩序,疏通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其借助自己良好的道德修为来提升班级管理质量。也就是说,学生只有具备了高尚的理想信念,他们才会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奋进,无须班主任过多督促,其会自觉地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自主地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之中。而且,在高尚的理想信念的引导下,学生还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班主任要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开展中,积极地组织理想道德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三观教育。
心理问题普遍
心理健康作为当前社会热议的问题,其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对所执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观察,我发现女生存在着不少的心理问题。比如说,一些女生在学习上受到挫折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不愿意接受继续教育。一些女生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没有信心,常常会产生恐惧和焦虑等心理。尤其是对于幼师这样一个繁杂的工作来说,他们面对繁重的工作和爱玩爱闹的孩子们,常常会产生不满情绪。久而久之,不少人会选择将这些不满情绪发泄到孩子们身上,这也产生幼师虐待孩子的原因所在。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联合专业的心理教师积极地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课堂之中。除了在课堂中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之外,班主任还可以将其落实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比如说,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在沟通中发现其所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对其进行疏导,避免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后产生不可预估的心理问题。
在转型时期,社会对幼儿教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幼师专业的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要发现当前幼师专业的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借此提高其职业道德修养,为其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