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2018-12-29杨梅琼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往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加重视学术教育而常常忽视学生的人格教育。殊不知,这是一种顾此失彼的做法。所以,在《道德与法治》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着重开展学生的人格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拥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青少年,以期每位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
教师教书育人不是为了使学生成为读书机器,而是希望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成为有着健康体魄和丰盈灵魂的人。也就是说,通过《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为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价值、世界观念。相信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家庭教育的配合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定可以为学生的人格养成贡献力量。
情境导入,珍视生命
生命教育是人格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每个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重视他人的生命价值时,才有可能将整个社会建造得更和谐。而且,教师可以利用课本上的事例为学生建造一个情境,通过这个情境来导入这个课程的学习。
例如在《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课的学习中,我首先扮演课本中突发疾病躺在路上的女士,请同学们扮演当时路上冷漠走过的路人。为了加深学生的感受,我邀请几位同学来体验我这个角色。并不需要很长时间,每个人在地上躺三分钟即可。因为当一个人被病痛、无助和害怕的感觉、路人的冷漠包围着的时候,主观的时间流逝会变得十分漫长。
情境体验结束后,我询问学生,作为一位病人,躺在人来人往的路上却无人问津,有什么感受?学生纷纷表示:很痛苦、无助、渴望有人来帮助自己121e55609106266ba7bb43de6f2a6fe819e8bcf366a7207b54e6d0972040ac99、绝望等等。是的,每个人都渴望被善待,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需要帮助时可以有人伸出援手。那么,这首先就要求我们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只有每个人都这样去做,才能在遇到危难时获得他人的帮助并乐于助人。
情境导入可以快速将学生拉入一个特定的场景,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场景中当事人的实际情感。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真正做到“感同身受”,充分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验,认识到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帮助他人就是珍视他人的生命。
也许自己一个小小的善念,将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而且,情境导入可以让学生感悟生命,这对于学生的人格培养至关重要。只有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以学引思,认识自我
人贵自知,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在人际交往中不卑不亢。而且,教师通过对学生自我认知的培养和引导,可以让学生更理性地对待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使学生的个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例如,在《认识自己》的课程讲解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以“我是……”的句式写出二十句对自己的描述,同学们可以从生理上、心理上、他人评价三个方面来进行描述。其次我请同学们来评价我,以“他是……”的句式写下同学们对教师的评价。最后,我请同学们对班级内的某一位同学进行评价。
通过上述课堂活动,引发学生们思考: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自46d3c69c05dcbdb5eb0527386f122b8ffad25e58797b43af8a7dee8158d33531己?如何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学生经过自己思考,认为我们应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但不能盲从和自我贬低,应该用理性的态度冷静分析他人的评价。对于他人多次提及的、异口同声的评价应该加以重视,勇于面对这些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改进,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
通过课堂学习的引导,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认知和他人评价更加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
正确、理性、客观地认识自我,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自尊自爱的健全人格。一个人认识自我的程度越高,自我价值的开发程度也就越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自我认知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更新自我认知体系,进而建造自己的人格格局。
家校共育,健全人格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学生的教育启蒙就是由家长来进行的。家长和学校应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保持一致,积极配合,使学生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回到家庭当中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环境。相信经过家校共同配合培养,学生将会具备一个健全的人格。
例如,在《家的意味》一课中,提到了在中国的文化体系当中,“家”的重要性。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之后,我要求同学们思考,家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们家有哪些好的家训和家规?另外,我要求同学们每个人给家长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于家庭的感情,同时,也请家长给你们写一封回信,让我们用传统的书信形式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经过引导学生感受家的意味和重要性,学生学会了感恩父母、感恩家庭。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共同教育,建立了正确的家庭观念。而且,正确的家庭观念对于学生的人格教育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良好的家庭关系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家庭观,而在正确的家庭观念下才能养育出心理健康、灵魂充盈的优秀学生。
学生的人格培养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学生的人生而言,人格教育远比学术教育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