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大数据时代中职学生怎样提高专业技能
2018-12-29周媛媛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流通方式多样,媒介多样,通讯交流发达,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便捷而紧密,日常生活中高科技产品也无处不在,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大数据的存在,使对于消费者行为习惯的判断,产品销售量的精准预测,精确地策划出营销范围,存货的补给得到了全面的改善与优化。作为中职学生,怎样在大数据时代提高本身的专业技能呢?
明确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的麦肯锡,麦肯锡教授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当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如今大数据越来越受关注,“大数据”在互联网行业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互联网公司在日常运营中生成、累积大批量的用户网络行为数据。这些数据的规模是相当庞大的,是完全不能用G或T来衡量。IBM的研究称,整个人类文明所获得的全部数据中,竟然有90%在过去两年内产生。而到了2020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将达到如今的44倍。
庞大的信息量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科技手段出现,它的价值堪比石油和黄金。“大数据”的特征是:第一是数据量大;第二是数据类型繁多;第三是数据价值密度相对较低;第四是处理速度快,时效性要求高。
转变思想,提高应变能力
“大数据”带来的巨大价值正逐渐被公众认可,通过数据的全面收集、分析与共享,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法,这种方法比任何一种传统的方法都更加精准和理性。大数据不仅广泛应用在信息通信行业,而且逐渐渗透到很多传统行业,如果能够将科技、将大数据有效收集整理,分析处理业务的企业也将更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在计算机应用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全面了解新时代的特点,明白数据分析的广泛应用,促使学生思想的转变。如今中职学生就业虽然不是很难,但是想要拥有一个稳定、有潜力、有实力的工作岗位,竞争力还是很大的。在以后的工作中,特别是中职学生所学和所用有时有很大不同,所以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广度,在校期间,让学生学会更多的技能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顺应时代发展
21世纪的教育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师德,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而且应具有探索研究掌握现代教育理念,把握现今学生的思维规律,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时刻追随时代步伐的观念,终身学习,摄取更广泛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建构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知识结构。顺应时代的要求,教师通过掌握不断变化的教育规律,减少盲目性,增强应变性,进行适当的教育改革,不断研究新问题,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使教育改革结出丰硕的成果。“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如今知识更新非常快,更重要的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怎么学习,去掌握新的科技技术,避免知识结构陈旧,无法适应工作岗位;认清如今的就业压力,促使学生各种能力同时进步,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全方位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水平
学校对于中专三年级的学生都会进行全面的职业指导,让学生了解就业信息,掌握一定的应聘技巧,树立客观、务实的择业观念。调整好心态,找准自己将来在社会中的就业方向,时刻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在专业学习中提高职业素质、职业技能,为以后步入工作岗位做好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缩小从学校到职场的断层。通过毕业前的实习,了解社会的需求,了解用人单位需要员工具有哪些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令学生得到锤炼,储备更多更强的专业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组织,参与丰富的校内校外活动。学校开展在线学习活动;互联网交流软件应用在学生与家长的联系中:平面设计比赛、网页设计比赛、电子应用文写作比赛、视频软件处理比赛、APP制作比赛等等。
提高网络使用安全保密意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年,我国各种 “泄密事件”频频出现,其主要问题存在经济领域。我国的“保密工作”尚未适应国际发展,知识产权保护观念薄弱,所以国企或一些传统企业经济情报疏漏百出,致使损失巨大。“两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事件、宣纸事件、胱氨酸事件等等很多无安全意识的知识产权泄密事件带给我们深刻的教训。许多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网民自身安全意识偏低,使得不法分子钻空子。因此,学生在校期间,教师就要有意识强调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丰富网络安全知识,以不变应万变,避免掉入不法分子处心积虑设置的网络“陷阱”中,造成单位与个人受到重大的损失或伤害。
总之,中职学习学历虽不高,但是却拥有强大的可塑性和适应能力,在大数据时代,不仅要求学生有更全面的专业技能,还要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顺应时代的迅猛发展,对于科学技术新设备熟练掌握,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做时代的落伍者。提高职业素质,掌握更多技能,做好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提高就业竞争力,为以后更高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