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进程研究

2018-12-29谭萍

家长·下 2018年2期

图书馆教育资源数字化研究特点分析

内容方面

学术界针对不同属性的图书馆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在这些建议中也都注重图书馆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需要充分体现出内容的特色性,这些内容包含了特色的优势、目标理念及价值取向等,并通过这些特色内容展现出人文性。在对内容选择方面,很多学者对国外优秀图书馆数字化内容选择原则进行探讨,并充分赞同所遵循的知识价值、获得更多用户、避免重复等原则。在建设方面则积极引进现代快速发展的网络资源以及弘扬民族文化、人文内涵的中小学文献资源。在建设的过程中凸显出数据库建设、文献内容紧密关联的重要性位置。

技术方面

在技术方面涵盖了宏观技术和微观技术以及其他技术,也驱使着数字化图书馆更具有专业性。从图书馆教育资源数字化技术发展历程来看,实现了三次技术飞跃,其中第一次主要是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和桌面排版软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实现了小批量的信息数字化;第二次是光存储技术和扫描技术的应用,使得一大批教育文献资料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第三次是现代全信息化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其中应用到的技术也包含了分析处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内容检索技术、语言理解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在图书管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中都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除此之外,现代新兴发展起来的虚拟化技术、RSS技术和个性化服务技术也都对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发挥着推动作用。

服务方面

在服务方面现已经涵盖到对服务模式、服务评估、服务人员等方面,并且也越来越体现出人性化特点。随着新媒体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对服务层面的研究其趋势也体现在如何使得数字化图书馆更加能够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其中尤其是使用现代网络发展潮流,并且满足不同种类消费者需求。与此同时,学术研究人员也持有相同观点,即构建数字化图书馆,必须要培育高素质工作人员,使得工作人员在实际开展工作中,不仅懂得识别各种信息,还需要知道怎样处理、分析这些信息。针对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则通过局域网、校园网、Internet等开展信息服务,这些服务类型也包含了个性化服务模式、集成化服务模式、动态服务模式等。

管理方面

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颠覆了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在对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研究时,也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出发,站在宏观的角度,要求在图书馆管理中注意战略管理、合作协调管理、标准化管理等问题;站在微观的角度,则要求注重馆藏管理、制度管理、内部管理等问题。

图书馆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展望

实施战略管理,获得有机发展

著名图书馆学家认为图书馆就是一个不断生长着的有机体,结合现代图书馆构成,就能够发现图书馆主要是由馆藏图书资源、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构成,并且三者之间的任何一方出现变化都会对整体造成影响。因此,图书馆也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在日常管理中也需要综合考虑到各方的利益。

在当前图书馆服务也逐渐向个性化方向靠近,也倡导数字化图书馆之间相互联合,并构建馆藏资源共享模式,这也预示着未来数字化图书馆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在未来建立图书馆教育资源,也需要做到面向全社会,并努力获得各级政府的支持。

特色化的内容,人性化的服务

构建图书馆数字化和教育资源数字化处于同步发展趋势,内容作为其关键部分,也要求在构建时结合区域发展教育资源的特色,打造院校、专业、科研等不同特色内容,并且建立起具有地域特色的资源库。同时,在教育资源中涉及到的史料,很多还未被开发,在教育资源数字化发展中也需要引起重视。而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也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流趋势,通过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增进了图书馆和用户的沟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对用户的细致分析,进而结合用户的信息资料、阅读习惯推送更具有针对性的书籍资源,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兼顾科技和人文

在图书馆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中,可以将运用的技术简单概括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资源数字化技术,这一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主要是将实物资源转化成为数字资源;另一部分在于现代多媒体技术,主要是将数字资源运用多媒体的形式,呈献给用户。因此,技术才是发展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关键,如当前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数字资源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用户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观赏内容。同时多维度的链接使得用户知识更具系统性,还能够嫁接到其他客户端。除此之外,在语言翻译技术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使得国际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结语

本文主要是对图书馆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进程进行研究,通过对图书馆教育资源数字化研究特点分析,并对图书馆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进行展望,使得图书馆教育资源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化,也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教育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