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18-12-29梁丽群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以说疑问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也是学生进行一系列探究活动的基础。美国教育学家斯特.林卡尔汉指出:“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思维,评价教学效果和推动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由此可见,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大有裨益。但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实践和研究,缺乏问题设计的艺术性、科学性以及探究性。导致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也没有发挥问题教学的功效。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问题教学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问题教学法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
在新课改革背景下反思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以实现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和问题教学等方式是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西方学者德加默曾经说过:“提问得好就是教得好。”可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可以通过课堂问题教学的效果来反应。因为问题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教师教得如何,学生们掌握的程度怎样,都能在课堂问题教学中加以了解。因此,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Plz55FtlObuYul7YdW6TpqwazFIlwh/LKb02ZCNeMdk=,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对教学过程实施实时的监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指出:“方法指导不在于全盘指导,而是相机指导。”由于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缺乏思维的深刻性,学习过程中很少能够主动发现自己学习的漏洞和不足,有一些知识点往往是似懂非懂,这时我们教师必须及时地设置疑问,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相关知识点。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掌握相关知识点和技能,还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扩宽学生的学习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俗话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通过巧妙地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掌握初中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果。由此可见,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其意义是极为重大的。
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问题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人们越来越注重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单纯地教授学生知识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实施问题教学法时,要紧随新课改的步伐,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这样学生在思考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提升了自身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愚公移山》这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一: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呢?在移山的过程中,愚公遇到了哪些问题呢?最终愚公克服困难移走山了吗?这个问题的设计是需要学生阅读全文,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接着我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问题二:有人认为,愚公的行为无法理解,大山挡住了愚公的路,愚公可以搬家或者绕路走呀,可是愚公却在科技那么欠缺的条件下,选择挖山,还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也去挖山,同学们对这个观点怎样看呢?这个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不同的观点。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发言,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应该肯定,而不应该将问题的答案进行限制,从而激发学生问题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这样的问题设计在让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巧设疑问,引导学生多思
俗话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置疑问就能让学生在欲望的驱使下,集中注意力,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探究。这样就能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再塑生命》这节课时,在课堂一开始,笔者就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我们这篇文章却叫做《再塑生命》呢?‘再’是‘又一次’的意思,那么‘再塑生命’在文章中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一提出马上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家兴致勃勃地从文本中寻找出问题的答案,把一堂本来枯燥无味的说明文课上得气氛活跃,精彩纷呈。
结语
总之,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在初中语文问题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问题的探究,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使学生在“问”中有所感悟,有所长进,在“问”中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