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开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2018-12-29吴玉松

家长·下 2018年2期

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手段、开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和德育品质,是我们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笔者将从“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和问题探究”“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优化有效教学方式”“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优化教师团队建设”“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实际组织有效数学活动”四方面入手,就如何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开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进行浅显的研究和探索。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根据学校的性质、特征、实际情况、可开发资源等多重背景进行综合衡量,教师团队要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进度调整教学模式和策略,借助多媒体、微课教学、优化教学模式和作业布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德育品质,提升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就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开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展开探究,希望笔者的拙见能够引起众读者的深思和共鸣。

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和问题探究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以下意义:能够促使民主课程开发模式的产生,同时关注教师、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二者的共同进步;充分关照师生的主体价值及其独特性和差异性;有利于实现政府、学校教师和课程专家的良性互动;优化教学体系,探寻更适合学校情况的教学课程开发,为学校、社会培养更为优秀的学子和教师人才。

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首先,一些学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且存在概念模糊、定位有失水准的情况,或者未充分把握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次,校本课程中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坚持“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课程开发都必须同时考虑社会发展、学生的需要和学科知识体系。然而在实际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往往会相对忽视学生的需求以及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情况,过于强调对学科知识体系的调整和改革。这便造成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脱离实际,未能最大化实现其教学、社会价值。

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优化有效教学方式

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各项教学课程的开展和优化,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在配合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众数学教师应当立足于教学实际,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配合更为高效、有效的教学方式,实现课程发展机制的多样化转变。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便引导众数学教师革新教学理念,借助多媒体、微课教学等方式优化数学教学模式,以更为生活化、趣味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贯彻校本课程开发任务。同时,学校还给予了数学教师足够的权利,落实了数学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便注重配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节奏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注重听取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方向和培养调研,从多方面考虑,以配合校本课程的开发进度。

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优化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本身的素养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也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二者可谓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笔者认为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教师要具备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以及高超的课程知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当有团队参与意识与共同合作精神,要勇于探索和研究。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亦对教师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得教师角色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当给予教师更为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和测试,促使教师开始向专家型教师转变。同时要落实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角色定位和人物布置,以实现教师的价值增强其幸福感,进而促进和优化教师团队建设,为校本课程开发培养更为优秀、专业、敬业的教师人才。

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实际组织有效数学活动

为更好地落实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我们应当进行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实现权力再构,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有效数学活动。建立学校新文化,实现校园文化的再生和发展。笔者在教学期间便注重切合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和大方针,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有效数学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大家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热情。

例如: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某一阶段,我校倡导众教师以“德育”为主题渗透于数学教学中,以革新校园文化,培育学生的德育素养,推动校本课程开发进程。于是,笔者结合当时数学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了“共享单车我来扶”的数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利用“统计”的数学知识和理念,以实地调查的形式搜寻校园周围共享单车的使用及摆放情况、统计需要扶起的共享单车数量,以及自己扶起的车辆数。借此强化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并巧妙渗透爱护公物、服务他人的品德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调整,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和专业素养,立足实际开展有效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