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地理课程中的作用
2018-12-29王林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手段也在飞速发展,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相结合,让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学中难以表达的部分变得容易表达了,也使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容易理解了。而且,对于天真活泼的初中生来说,多媒体可以让课堂上的气氛变得活跃,所以很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入新世纪以后,新式的教学手段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其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多媒体技术集画面、文字、声音等传播介质于一身,达到了将课程知识点与图标资料和视频录像并行的目的,能够让教师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有了多媒体以后,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次数就变少了,不用再担心粉尘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十分有利于师生的健康。可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多种优势,应该得到教育部门的大力的推广。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经验来说一说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学生理解重点知识
众所周知,地理有许多抽象的知识需要理解,如:经纬线经纬网、等高线的判读、地球的运动等。这些抽象的知识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如果是面对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讲起来就更难了。所以,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重点知识,不得不在黑板上通过图像的方式来教学。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有时候能够起到作用,但依然不够生动,使得有些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例如:在讲授《降水的变化和分布》时,我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动态的世界降水分布图呈现在学生们面前。而且,这张动态的世界降水分布图,不仅可以看到世界各地降水的分布,还能展示世界降水分布的变化规律,并且有数据和文字作为注解。所以,学生再看这张分布图时,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联系到具体的事物之中,进而方便他们将知识掌握。另外,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也提升了我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可见,多媒体技术在教师讲解重点、难点知识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教学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却总是不近理想,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时更是如此。地理课程虽然是一门文科课程,但又与历史等课程不尽相同,历史像是故事,而且还有一定的情感因素,但是地理呢?地理不仅没有像历史那样的优势,还需要背诵和理解不少东西,所以不容易使学生感到兴趣。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与地理课程中图像类型多的特点完美融合,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进而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们可以尝试用多媒体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时,我就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与课程相关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了解聚落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随后,在讲课的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通过表格的形式将该课程的知识点一一罗列,并通过动画的方式来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做的意义是,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后,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下去,强化学习气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我的课堂教学效率。可见,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极大提升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并将兴趣变成了学习动力,进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方便了我的教学过程。
多媒体技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地理教师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传授知识,还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地理素质。在对学生思维进行启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带来的便利,将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在多媒体中提出创新型题目,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已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例如:在讲授《地形图的判读》中,我为了考察学生对等高线的掌握情况,同时也为了启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可以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便在多媒体中出示了几幅只有等高线的地形图,然后问学生:“如果这些地形中爆发了泥石流,我们应该向哪个方向逃跑?”这个问题不仅能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再多思考一步。接着,在学生们进行解答之后,我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答案,便使用多媒体将刚刚那几幅只有等高线的地形图变成现实生活中的山地地形,然后再向学生们公布正确答案。可见,通过这样的方法,既生动想象地将知识灌输给了学生,也在不知不觉间启发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将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身为教师的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这种新技术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质量和效率,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