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课花球啦啦操的有效教学实践
2018-12-29华汪
小学体育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学习感官,而花球啦啦操的引入可以丰富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能够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改革做足准备。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从以学情优化动作、以实践提高能力、以赛事巩固效果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体育花球啦啦操的有效教学实践。
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学体育运动内容的单一性、训练方式的枯燥性让许多小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抵触情绪,导致小学体育教学十分被动。花球啦啦操是指以花球来组织啦啦操运动的一项新兴运动,将其引入小学体育之中,比较符合小学生喜欢韵律感强、动作丰富的体育运动的学习需要,可大大提升小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育,使小学生在自身体质与运动才能的逐步优化过程中体会到参与运动与锻炼对于提升自身生活质量的作用,从而为落实“终身运动”教学开一个好头。
以学情优化动作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处于成长时期,所以教师无需使用过于复杂的花球啦啦操动作。但是,教师也不能以一成不变的花球啦啦操动作来应对所有的小学生。小学生将会随着年级变化与体质变化而对花球啦啦操的动作训练产生需求变化,因此,以学情来优化花球啦啦操的动作十分必要。
就比如在选择花球道具的时候,教师便可以让小学生自主挑选自己喜欢的花球,因为花球的颜色、形状多种多样,让小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道具便于保护小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另外,在设计花球啦啦操动作的时候,笔者除了会结合32个啦啦操基本手位来编排啦啦操动作之外,还会结合时下十分流行的舞蹈元素来进行动作编排,以动感音乐与极具韵律味的舞蹈动作来激发小学生的锻炼兴趣。比如,笔者便利用现在十分流行的《C哩C哩》这首歌曲来组织花球啦啦操动作,小学生对这首歌曲耳熟能详,他们也十分喜欢这首歌曲的舞蹈动作。在花球啦啦操教学中,笔者直接将花球啦啦操的具体动作与这首歌曲的舞蹈动作整合起来,以此来设计整齐划一的视觉效果。果不其然,本轮体育教学大大引起了小学生的运动兴趣,他们都十分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花球啦啦操动作演练活动。
以实践提高能力
小学体育教学中最主要的课程活动便是实践教学,只有在充足而丰富的实践中才能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就目前来说,花球啦啦操体育教学并未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但是要想充分发挥花球啦啦操的教学功效,还需以实践为巩固能力的基本保障,使小学生在体育学习与动作练习中获得进步与发展。
就比如在花球啦啦操的32个基本手位的动作训练中,笔者便将6名学生分在同一小组,鼓励学生在组内学习花球啦啦操的手型与步法动作。本节课知识是花球啦啦操的基本技能知识。只有掌握花球啦啦操的32个基本手位以及具体手位所对应的手型、步法,才能够让小学生打下良好的运动基础。在小组学习中,小学生应互相监督、检查,看一看本组组员所做动作是否标准,力量是否到位。小组学习可以将“大班额”学生分成小班教学,便于笔者管理与监督小学生。另外,为了激发小学生对花球啦啦操的运动兴趣,在32个基本手位教学结束之后,笔者也鼓励小学生随意跟着音乐节奏自由舞蹈,使他们随心而发,大胆展示自己的运动与舞蹈才能。
以赛事巩固效果
“优胜劣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法则,这也使得人类内心深处存在争强好胜的活动因子,小学生亦然。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时常组织花球啦啦操学生比赛,鼓励小学生自行创编花球啦啦操动作,选择花球啦啦操音乐,以比赛来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小学生在竞技活动中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意识,进而巩固花球啦啦操教学效果。
一般情况下,每个学期的花球啦啦操期末考试,笔者都会以“花球啦啦操创编展示”活动来作为考试内容,要求小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到的花球啦啦操运动技能进行动作编写,以“活动报告”方式来提升小学生的运动技能。另外,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笔者也常以花球啦啦操赛事来组织小学生展开团队作战。花球啦啦操赛事可以给小学生营造一种紧张、激烈的运动氛围,这种氛围可以让每一个小学生在花球啦啦操运动学习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运动态度,使其在比赛中了解集体智慧与团队作战的重要性,从而让小学生学会汲取他人智慧,树立集体意识。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花球啦啦操赛事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运动才能与创新能力,还可以优化小学生的体育品质,使其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
结语
总而言之,花球啦啦操是一种能够充分调动起小学生运动兴趣的体育项目,教师应合理利用花球啦啦操来组织体育运动,以花球啦啦操来锻炼小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锻炼小学生的肌肉收缩能力与柔韧性、身体协调能力等,从而逐步达到增强小学生体质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