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级管理中礼仪教育的渗透

2018-12-29张玉洁

家长·下 2018年2期

班集体是校集体的基础所在,也是小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对小学班主任来说,应借助这一平台,实现对小学生礼仪教育的渗透,使小学生拥有良好的礼仪习惯,促进小学生思想意识的提升,让小学生都能够成为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公民,从而实现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进步。本文着重探讨小学班级管理中礼仪教育的渗透方式。

运用多种形式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层段较小,对许多礼仪内容都不甚理解,也难以对礼仪学习有充足的兴趣。所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运用多种形式,对礼仪教育进行渗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能够对礼仪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使小学生能够懂得讲文明、懂礼貌的真谛,将其践行在日常生活之中。

对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感恩演讲活动”,让小学生体会到父母哺育他们的辛苦、同学之间友谊的难能可贵、以及教师教育他们的不易。使小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懂得感恩、学会谅解、以增强小学生内心的大爱之情,激发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教师以及爱同学的热情,从而使小学班级管理中礼仪教育的渗透变得富有价值。

再者,还可通过“文明风采展”活动,将班级文明与个人文明进行展示,让班级与班级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都能够进行评比,使小学生能够为了获得胜利,而付出不断的努力,以凸显出礼仪教育的魅力。同时,还应在每周举行问题活动,以充实小学生的业余时间,实现对小学生情操的陶冶,让小学生能够为了集体荣誉感而相互协作,以实现小学生礼仪学习水平的共同进步。

深化礼仪教育

对小学班主任来说,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够实现对礼仪教育的良好渗透,以及对小学生的有效管理。所以,班主任首先应夯实自身的教学素养,确保自身能力可以应对礼仪教育中所遇到的难题,方可对小学生实施礼仪教育。同时,班主任应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以实现对小学生的正面引导,让小学生能够受到班主任高尚礼仪文化的有效熏陶,使小学班级管理中礼仪教育可以获得深化。

对此,在日常礼仪教育渗透中,班主任应具备十足的耐心与细心,切勿对小学生进行严厉批评,让小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畏惧情绪;而是采用和蔼的态度,去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班主任应始终以人格魅力去打动学生,即使在小学生出现错误的情况下,班主任也不应否定小学生,而是应先找寻到这件事情中存在的可取因素加以肯定,而后再对错误问题予以纠正,这样不但能够让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也能够避免因过于严厉的批评,对小学生的心灵造成挫伤,这就违背了礼仪教育的初衷。

在进行礼仪教育渗透时,班主任不但要关注班级中的大事,更要关注班级中的小事,从小事入手,让小学生感受到礼仪文化是随处可见的,是无处不在的。如看到地上有纸屑时,班主任应将其捡起来,对小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使小学生在见到纸屑时,也能够如班主任那般,将纸屑捡起来扔至垃圾桶,以此来达到深化礼仪教育的目标。

重视教育评估

礼仪教育的渗透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促成的。所以,小学班主任在渗透礼仪教育时,必须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去坚持礼仪教育渗透这件事情,让礼仪教育能够渗透至每一名小学生的心中。若想实现这一点,班主任则应重视教育评估,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及时反馈,让小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巩固小学生学习成果,促进小学生对错误问题的改正,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小学生能够学会运用礼仪知识,去面对生活中的人与事物,从而使礼仪教育渗透的深层次内涵得以彰显。

并且,小学生礼仪的规范性也是慢慢积累起来的,通过班主任的反馈,能够保证小学生积累过程的正确性,避免某些消极因素对小学生礼仪学习之路造成阻碍,将个别小学生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彻底消除掉。若班主任在渗透礼仪教育过程中,发现有某些小学生对错误行为不知悔改,又或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班主任则应及时对这类小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小学生不但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还能够乐于对自身错误行为进行改正,使礼仪教育的渗透能够发挥出作用。同时,班主任也应在反馈的过程中,了解错误行为产生之根源,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小学生改正错误。并针对小学生易于出现的行为错误进行良好教育,以将错误行为予以切实扼杀,使礼仪教育能够得到真正渗透。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礼仪教育,要求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以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为例,促进小学生对礼仪文化的感悟,让小学生能够对礼仪文化有一个透彻理解。同时,班主任应不断提升自身文化底蕴,以自身的一言一行的规范性,为小学生提供榜样,使小学生也能够以礼仪文化去面对生活,体会生活,从而使礼仪教育的渗透能够对小学生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作用。